作者:王玉权
一入红楼梦难醒。无论旧红学还是新红学,尽管评红论著连篇累牍堆积如山,但终未解开老曹设下的许多谜局。
读了李开华的《闲话红楼》书稿,直如醍醐灌顶,痛快淋漓,大呼过瘾。它直接挑战了诸如王国维、胡适、俞平伯、周汝昌、冯其庸等红学权威和大咖。
李开华何人?默默无闻的草民一个。中学毕业,小厂退休职工。就住在古城高邮中市口附近的千佛庵巷内,此巷毗邻清代赫赫有名的训诂大师王氏父子旧居纪念馆。
李开华先生今年八十一岁了。承蒙抬爱,专程骑单车来我处拜访。出乎我的意料,见他完全不像个龙钟的耄耋老人。形容他精神矍铄似乎不够,人家耳聪目明,丰姿俊朗,一派仙风道骨的文人形象。看起来不过六七十岁光景。真奇!
据他自云,二三十年前,偶得一竖排繁体港版《金瓶梅词话》,当然是足本的了。后又在大街上见人兜售清人张竹坡的足本《张评金瓶梅词话》,要价不菲,咬牙购回。至于红楼梦,他也有两个版本。一为《脂砚斋评石头记》,二为《全本校注红楼梦》。
他在阅读中发现,两书的不同版本,文字上多有讹错,便下了笨功夫死功夫,动手抄录校对。出于酷爱和探奇心,一抄便坚持了七八年。卡片摞案盈尺。前后改了九稿,这工作量真是不得了!所以对金红两书烂熟于心。2014年,仅用几个月,便一气呵成地写成了近二十万字的《闲话红楼》书稿。真正是瓜熟蒂落。
不动笔墨不读书,至理箴言!十年辛苦不寻常。他甘于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经得起日月经年旷日持久的磨炼。急功近利浮躁心态是不可能有出息的。
金瓶一百回,红楼一百二十回,两书对照,李开华发现,红楼彻头彻尾“抄袭”了金瓶,红楼就是金瓶的翻版!
从红楼第一回起到一百二十回终,每一回都和金书有相对应的情节,只不过有先后详略的区别而已。重大关目几乎相同,书稿以对应回目详细摘录分析,有根有据。
幻境(梦)、判词、册子、配画、大观园(大花园)、贵妃、皇帝、太监、官吏、黛玉葬花(瓶儿葬子)、金玉良缘掉包计、多角恋爱、做和尚、抄家、死人、升官发财、华服美食、诗词谜语、棋牌酒令等等,两书均有对应描写。
宋张载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脂批也提请读者,“看红楼要和金瓶对着看。”有比较才有鉴别。
李开华发现,这种从头到尾一以贯之的风格,显然符合老曹步步栽谜设伏的笔法。于是大胆断定,红楼全书一百二十回是一个作者,不存在高鹗续书问题!
李开华还了老曹的全部著作权,了却红学研究领域长期争论不休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什么顶级艺术品都有断臂女神维纳斯式的遗憾,这种论调可以休矣。
高鹗本人在乾隆年间和程伟元活版印刷红楼全本时(著名的程乙本),在序言中曾明确无误地申明,后四十回非他所续,是用重金从民间搜罗购买来的曹氏原稿。我们是相信当事人,还是轻信五四时代胡博士的武断呢?
老曹一以贯之的文风,略举数例便可证明。
金写花子虚死后,家产随瓶儿一起尽入西门府,西门庆拆了花家旧房建大花园,安顿自己及六房妻妾。红写林如海死后,黛玉家产尽入贾家盖大观园,安顿宝玉及六房女友。
金写西门庆和瓶儿结婚,西门庆却到潘金莲房中去金玉良缘了,瓶儿饱哭一顿后上吊自杀。红也写了出金玉良缘调包计。明面上说宝玉娶黛玉,实际上却和宝钗去金玉良缘了。黛玉饱哭一顿后焚稿气死了。
瓶儿葬子悼子,黛玉无子葬花,均写得哀婉动人震撼人心。
贾琏连放两道哨,在家和鲍二家的私会,王熙凤吃醋捉奸,闹出人命。西门庆也连放两道岗,和惠莲幽会,潘金莲吃醋捉奸,闹出人命。
鲍二家的和惠莲均上吊自杀,两家亲戚均挟尸讹诈,打官司,以便中饱私囊。
红写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金也写潘金莲爱撕扇子以博一笑。
红写宝钗扑蝶,金也写金莲扑蝶。
红写警幻仙女和宝玉交媾,金写狐仙和瓶儿交媾。
红写颦儿写十二首咏菊诗,金写瓶儿《金瓯令》菊花词。
金红两书雷同情节太多太多,举不胜举。红实实在在地大抄特抄了金,从头至尾一以贯之的老曹笔法,蛛丝马迹,雪泥鸿爪,滴水不漏,足以证明全书系一个作者,非曹雪芹莫属!
在李开华看来,曹雪芹拥有一百二十回的全部版权,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长期以来,关于作者曹雪芹的身世,成了红学研究的一大热点。普遍认为《红楼梦》是作者的自传或半自传。曹雪芹乃曹寅之孙,书中写的就是曹家旧事。
李开华彻底否定曹雪芹是曹寅之孙的说法,认为二曹之间风马牛不相及,无半毛关系!
据李开华统计,全书共出现了十二个“寅”字。没有一处避讳。假如曹雪芹真是曹寅的孙子,这如何解释?要知道,避讳是古时的通习,天大规矩!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要为尊者讳、亲者讳。违背了就是大逆不道,甚至会杀头坐牢。
林黛玉每写“敏”字,总要有意少写一二笔,读如密音,就是避母贾敏之讳。
苏东坡每为人作序,为避尊亲之讳,均写作叙、引。
为避皇帝讳,惯用的地名也得改,这种例子屡见不鲜,不举了。
老曹的“十二”,似乎隐藏了某种魔咒。什么十二钗、十二小道士、十二小尼姑……中国人也喜用,什么十二生肖,岳飞连接了十二道金牌,不知和一年有十二个月有何联系?其中讲究也是个谜。
闲话少叙。不多不少十二个寅字,不晓得老曹在这里卖的什么关子,有什么壶奥?但至少确凿地证明什么孙子之说完全是胡咧咧!若真是,老曹敢不避讳,居然一而再,再三再四,直至再十二?孙子说完全是讲不通的!
脂砚斋可能是老曹的红颜知己,脂评对一再出现的“寅”字,从未提出过异议。
红评家极多,也从未见有一家对此发表过异见。足见孙子说之谬。
曹寅乃雍正朝一大贪污犯,在江宁织造任上,连续接驾四次,大肆挥霍铺张,银子花得如海水似的,亏空极大,这乃一桩定谳的大案。老曹在书中也间接写过。如果孙子说成立,老曹会自曝家丑吗?好不近情理。
红书中充斥了贾宝玉不忠不孝离经叛道的种种劣迹,如果孙子说成立,老曹会如此作践自己吗?
再说,如果自传说成立,把曹寅家事搬至书中,乾隆皇帝能容忍程高出版发行程乙本吗?乾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大贪污犯在书中间接翻案,诽谤朝廷的。要知道,恐怖之极的文字狱,到了乾隆朝已臻极顶,致使千千万万士子人头落地的。
很显然,此曹非彼曹,尔曹罢了。连曹雪芹三个字也是假托的笔名。还假惺惺地说什么字霑,沾沾自喜吧?正像他崇拜的先师《金瓶梅》作者笑笑生一样,都不愿留名于世的。
李开华揭秘红楼,颇有趣的是拆字游xi。玩拆字游xi是中国人的专利。只有汉字这一举世独一的文字才可以玩,玩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那些歪歪扭扭的洋文是玩不起来的。
下文以两书两个男一号及主要女角开涮。
金书男一号西门庆,又名贾庆。贾字折开,西门一大人也。也许老曹受此启发,灵感一动,设计了贾府。取贾字上半段,偏重于西府,贾宝玉即西府(荣府)的。红书男一号贾宝玉对应了金书男一号西门庆。贾宝玉,又一西门庆也。
老曹精心设计了红书开篇,在西门上做足了文章。开篇即写苏州阊门,阊门即苏州西门,对上号了。阊,谐音娼,更妙。金书西门府实是妓院,娼妓。红书翻版金书,特特的写阊门,不但明指西门,又隐射贾府实为娼门。一箭双雕,匠心独运。
我们家乡流传一俗语,说上苏州去了,即入梦乡的意思,不知其他地方有没有这俗语了。点明是一场大梦!满纸荒唐言,假语春言,疯话,梦话,红楼之梦!(顺说一下,书中扬州话高邮话很多,几次提了高邮大才子秦少游及他的字号太虚,怀疑作者极可能是扬州高邮人。)
西门庆的大花园中住着六个大小老婆,他占有的女人很多,最后转世做了和尚。
贾宝玉的大观园中也有六处女生宿舍,女人更多(正册、副册、又副册……)。册子,金书也有,类似老鸨院中,供嫖客点妓女的花名册。最后也是做了和尚。
受历史局限性,老曹辈那时找不到出处,都走向了虚无主义。可叹!
金书借王婆之口,评说西门庆,“潘驴邓小闲”。
什么意思?
潘,指古美男子潘安。男色之冠,颜值酷酷的,像韩剧的乖乖小鲜肉,靠一张脸即可征服天下靓女。
驴,刀郎歌词中的马户。指那个东西。演义中渲染武皇男宠张易之兄弟的玩意儿。红书中薛呆子的粗俗话,女儿乐,一根鸡巴朝里戳。浑极了的肮脏话。
邓,指古大富翁邓通。有钱人。西门庆不待说,贾宝玉本身虽无钱,有贾母宠溺,什么也不缺,有钱有地位。古今一义,有钱能使鬼推磨,什么交易也拿得下。
小,哄女人的甜言蜜语温柔体贴的小性子。
闲,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年纪轻轻的无业族,大都不会干好事的,不是偷便是盗,男盗女娼。
两个男一号,一样德行。两个家伙都生有一副好皮囊。贾宝玉的“玉”,命根子,成天挂在身上。小小年纪便和女人上床了。他见一个爱一个,吃在碗里,看着锅里,恨不得天下佳丽皆入他怀。两个男一号都专会招蜂引蝶寻花问柳。有的是金钱地位,都是泡妞专业户。
金书中充斥了自然主义的色情描写,性文化泛滥成灾,肮脏龌龊污秽不堪。西门庆,净玩性。金书重在淫而粗俗;红书重在情而高雅。红楼远胜金瓶!
金书主角,潘金莲,李瓶儿,春梅,从人名中各取一字,组成《金瓶梅》。好响亮的书名,金瓶插梅枝,清供菩萨前。好讽刺!
红书对应女角扩员至四组。阵容强大,场面宏大,富丽堂皇。老曹在女儿身上倾注了心血,塑造了一个个的“这一个"的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将小说艺术推向了至今无人逾越的巅峰!
对应潘金莲的四个为英莲,谐音金莲。她们身世相似,都有前男人,后男人。一为被药死的武大,后嫁西门庆;一为被打死的冯渊(逢冤),后嫁薛蟠。
晴雯,宝王为她写悼词《芙蓉女儿诔》,水芙蓉,莲也。
凤姐,琏二奶奶,琏,谐音莲。她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从通纵,纵慾。令,美,如常言令郎、令媛、令尊等。人,指性。木,指亡,如人将死,叫行将就木。说明她的性格行为和潘金莲类似。
尤氏,潘金莲为天生尤物,尤氏无异又一金莲。
对应李瓶儿的四个平儿,平谐音瓶。供在贾琏房中的花瓶。
颦儿,颦,谐音瓶,林黛王别名。泪多水多,易破的瓶儿。
妙玉,菩萨案上供着,好看呢,被强盗偷走了。
秦可卿,也好看,从天香楼下坠下,瓶儿破了。
对应春梅的四个袭人,陆游诗“花气袭人知骤暖”,指春梅。
宝钗,薛(雪),雪映梅花。一百一十回写她“洁白清香是春梅”。
李纨,稻香村老梅。
芳官,官谐音冠,群芳之冠,当然是春梅了。
潘金莲、李瓶儿、春梅各分身为四。
西门庆也分身为四,贾宝玉、贾赦、贾珍、贾琏。
红书如此规模的扩容,是在传承金书基础上的极大发展。老曹如一极高明的导演,同一脚本在他的再创作下,焕发出了耀目的光辉!老曹伟大!
值得一提的是李开华先生的忧心忡忡,焦点在于对贾宝玉这个文学形象的误读误解。尤其是在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播出后,推波助澜地加深了人们对其认识上的偏差。
老曹英明,安排贾宝玉是荣府次子贾政的次子。因为宝玉还有个已死了的哥哥贾珠。次子的次子,次而又次的货!这就是老曹给他的定位!
脂批也指宝玉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老曹有《西江月》二首,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乖僻性
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老曹如此苦口婆心,世人却置若罔闻,不听忠言。贾宝玉居然成了世上女孩的心上人,男孩儿的楷模。男男女女都把他作为崇拜的偶像。如此荒唐,实在匪夷所思。
贾宝玉为他心爱的丫环晴雯写的《芙蓉女儿诔》中,有这样两句,“箝诐奴之口,剖悍妇之心"。恶毒地咒骂亲娘老子,恨不得要食肉寝皮,忤逆不孝之极!奸淫母婢金钏,被老子贾政毒打。要知道这个金钏在王夫人房中,原是贾政的通房丫头。犯老子禁脔,还了得!怪不得这个政老爷发火呢。贾政,假正也。老色鬼小色鬼,一丘之貉!
贾宝玉种种劣迹,罪魁祸首是贾府第一夫人贾母。上樑不正下樑歪,荣宁两府的一群不肖子孙全给惯坏了。
老曹是公正的。红楼女儿的归宿,如黛玉魂归离恨天,秦可卿死封龙禁尉,鸳鸯女殉主登太虚,王熙凤历幻返金陵等,她们都升天了。唯贾母和那个恶毒妇人赵姨娘归地府赴冥曹,下了地狱。活该!老曹爱憎分明,大快人心。
毛主席曾有批语,贾宝玉穿衣吃饭都要人服伺,不足为训。就是说,贾宝玉决不是青少年的楷模,而是一反面教材。
老曹著书,十年辛苦不寻常。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境界之高超越所有今人!为了闺阁昭传么?为天地立心也!他自有自己的价值观,滴滴血泪融化在这百万言的煌煌巨著中。
李开华先生了不起!独具慧眼,破天之荒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点出的贾府五代人十二位爷及贾府四春中,耗费了大量心血,反复琢磨,总结出了前人无一能述及的红楼秘诀,充分反映了老曹著书的主导思想。
第一代,贾源(缘)、贾演(演)。
第二代,贾代化(代),贾代善(代)。
第三代,贾敬(竟),贾赦(谐音邪),贾政(正)
第四代,贾珍(谐音神),贾琏(连)贾珠(主),
贾环(环)。
第五代,贾蓉(容),贾蘭(难)。
贾府四春,元迎探惜(原应叹息)。
调整顺序后,为“缘演代代邪正连环,神主难容”。不难理解,就是说贾府五代人,代代邪正不分,官匪勾结连环,上天不容,实在令人叹息!
玩文字游xi么?是!老曹这方面是老手、高手、神仙手!读者懵懂,智者融通!老曹碰到了一个大智大慧的李开华,破了天荒谜局!我也如诸君一样,读红楼这段文字时浑然不觉,哪晓得其中隐含着惊天秘密呢!经开华先生一点拨,心灯一亮,拨开迷雾见青天矣!佩服!佩服!佩服得五体投地!
红楼全书是有刚硬的骨头的,勿为表面的柔情蜜意软化了我们的心,变成娘泡一个,软不拉叽的立不起来,那还是中华民族的子孙么!
红楼不朽!曹雪芹不朽!
开华,开花!绽开了一朵硕大的红楼奇葩!
【作者简介】
王玉权,笔名肃月。江苏高邮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退而不休,码字怡情。不钓名和利,只钓明月和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