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我脑海中鸬鹚温顺且极度依赖主人的形象的,是春节之后的江苏盐城丹顶鹤湿地公园之行。导游小姐兼任司机,一边开车一边为我们介绍路边、天空景物。车行不远,我突然发现湖边滩地上,有一片林子不知何故,竟完全变成白色,在阳光照射下,树干枝条犹如银铸蜡雕,白亮得晃眼。这一景象让我惊呆了,连忙询问导游,那是什么树林,怎么长成这样?导游见问,微笑了一下,俏皮地告诉我:“那是一片旱柳林,变成白色是鸬鹚的‘杰作’!”见我发懵,导游随手指了一下白树林近旁的水面,对我说:“你看,那边几乎被黑色的水鸟落满了,其实那都是鸬鹚,正在洗澡呢。它们刚从海堤东面的黄海里吃饱了鱼飞回来,海水泡在身上不舒服,就先用淡水冲下澡,再到旁边的树上休息。成千上万的鸬鹚在树林里栖息,粪便拉在树上,时间一长,林子就全白了。在丹顶鹤湿地保护区,每到鸬鹚归巢,那万鸟归巢的景象极为壮观,现已成为我们丹顶鹤保护区的一大自然景观了。”


导游的话,让我想起,在盐城工作的女儿,曾给我发来一条万鸟归巢的视频。记得当时的手机屏幕上,天空被夕阳浸染成金黄色,远处海天相接的天际线,移动过来一抹由蠕动的小黑点组成的云带。靠近了,只见无数的黑色小精灵,密密麻麻地在天空中旋转、聚集……当时我看到这段视频时,就感觉景象十分壮观震撼,却没来得及细想那是一种什么鸟。现在听导游这样说,我猛然意识到这可能就是鸬鹚。


导游告诉我:“鸬鹚这种鸟,你别看它长相不咋样,但它们却是公认的美满姻缘的象征,到了繁殖期,结成伴侣的两只鸬鹚,从营巢孵卵到哺育幼雏,都是相互体贴、和睦相处、共同完成。《诗经》中的第一首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个‘睢鸠’,我们这里多数人认定它就是鸬鹚。”

导游的解说,为我增添了不少知识,也一下子颠覆了我头脑中对鸬鹚的固有印象。我这才明白,早年我所认知的鸬鹚,那么乖巧依人、从不展翅天空,那都是捕鱼人长期驯养的结果。小小的鸬鹚,它们放弃自由自在翱翔天空的生活,来到人类身旁,默默地帮助人们捕鱼;它们还被众多文人写成诗歌,摄入画册,为人们带来无尽的美学感受。想到这里,我不禁对鸬鹚充满爱意,但还是有点担心,我询问导游:“鸬鹚如此强势,会不会挤占丹顶鹤的生存空间?”导游小姐开心地笑了:“这可真没有,鸬鹚很‘懂事’,保护区里鱼不够吃就去海里捕鱼吃,栖息的林子,被粪便沾染白了影响生长,它们还会换片林子憩息呢。”多叫人疼爱的鸬鹚啊。

作者简介:陈凤朝,淮安市税务系统退休干部,淮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原淮安军分区军事志工作特聘执行主编。

朗诵者简介:李莉,网名:茉莉芬芳,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理事 ,声动淮安阅读会总艺术顾问;资深播音、主持、编辑、记者,在省市级广播电视台工作四十一年,任新闻部副主任,负责主持人节目的编导策划,职称主任编辑。荣获中国记协颁发资深新闻工作者荣誉证书和证章、淮安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作品多次荣获中央、省、市级一二三等奖。 党百年大庆荣获“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