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建群作品
一.《 登望湖楼 》
思寻稼轩韵,重上望湖楼。
抱子枯蓬老,推波画舫悠。
凭栏欣暇愜,品茗享晴柔。
芦荻飞霜絮,迷眸送雁鸥。
❊ ❊ ❊ ❊ ❊ ❊
【吉特赏析】
《 登望湖楼 》首句点明主旨,思寻辛弃疾之韵,登高望远。颔联描绘湖面景象,枯蓬老树与画舫悠然形成鲜明对比。颈联转而写人,凭栏品茗,享受闲暇时光,晴柔二字尤为传神。尾联以芦荻飞霜、雁鸥迷眸作结,既写出了秋日的萧瑟,又寓含了对远方的无尽遐想。诗作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观察力。
🔸🔸🔸🔸🔸🔸🔸🔸🔸
王建群作品
二. 《 沧浪小坐 》
八月明湖美,沧浪四面风。
波平画船破,苇乱鹭鸥翀。
小岛名亭在,杜公诗句雄。
泉城天下誉,讴赞古今同。
❊ ❊ ❊ ❊ ❊ ❊
【吉特赏析】
《沧浪小坐》描绘了八月明湖的美景,展现出沧浪之畔的宁静与壮阔。诗中“波平画船破,苇乱鹭鸥翀”生动刻画了湖面波光粼粼、船行其间,以及芦苇摇曳、鸥鹭飞翔的生动画面。提及“小岛名亭”与“杜公诗句”,不仅增添了文化韵味,也展现了历史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尾句“泉城天下誉,讴赞古今同”则是对泉城美景的由衷赞美,跨越古今,情感真挚。
🔸🔸🔸🔸🔸🔸🔸🔸🔸
🔸🔸🔸🔸🔸🔸🔸🔸🔸
王建群作品
三. 《 秋晚岁凋 》
夜露知秋晚,凉风感岁凋。
佛山枫叶醉,趵突菊香飘。
俗务浮云散,书生老病憔。
闲居弄平仄,块磊酒难消。
❊ ❊ ❊ ❊ ❊ ❊
【吉特赏析】
《秋晚岁凋》描绘了晚秋的景致与诗人的心境。首联“夜露”、“凉风”点明时节,氛围凄清。颔联“佛山枫叶”、“趵突菊香”则转以自然之美,反衬岁月流逝之哀。颈联笔锋一转,写尽俗务浮云散去后的书生之态,老病交加,透出几分无奈与悲凉。尾联以闲居弄诗、借酒消愁作结,情感深沉。诗作意蕴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
王建群作品
四.《 膝病感慨 》
膝病寻藜杖,晨昏已着绵。
心仪红叶谷,情惜绿荷田。
慧岭迟香桂,清河早发船。
秋深方九月,感慨有余篇。
❊ ❊ ❊ ❊ ❊ ❊
【吉特赏析】
《膝病感慨》以膝病起兴,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因身体不便而生的无奈。诗中“藜杖”、“着绵”细节描写生动,体现了病痛的困扰。中间四句通过对红叶谷、绿荷田、香桂、清河等秋日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情感细腻且富有画面感。尾句“秋深方九月,感慨有余篇”点明时节,同时“感慨”二字升华主题,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
🔸🔸🔸🔸🔸🔸🔸🔸🔸
王建群作品
五.《 明湖秋吟 》
十月明湖景,芦蒲乱絮飞。
莲蓬余苦子,杨柳卸鲜衣。
四季称佳美,三生莫仵违。
超然灯火靓,我伴晚霞归。
❊ ❊ ❊ ❊ ❊ ❊
【吉特赏析】
《明湖秋吟》描绘了十月明湖秋色,意境深远。诗中“芦蒲乱絮飞”、“杨柳卸鲜衣”等句,生动展现了秋日明湖的自然景象,富有画面感。同时,“莲蓬余苦子”一句,寓含哲理,引人深思。尾联“超然灯火靓,我伴晚霞归”则流露出诗人超脱物外的心境和对自然美景的依恋。
🔸🔸🔸🔸🔸🔸🔸🔸🔸
王建群作品
六.《 静守心扉 》
蛩声报秋晚,霜露被晨昏。
浊酒消长夜,清风散俗根。
山中红叶趣,笔下墨梅魂。
静夜常凝坐,心存不二门。
❊ ❊ ❊ ❊ ❊ ❊
【吉特赏析】
《静守心扉》以秋景起兴,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诗中“蛩声报秋晚”等句细腻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清冷,而“浊酒消长夜,清风散俗根”则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以风清心的心境。后两句“山中红叶趣,笔下墨梅魂”转而描绘自然之美与文人雅趣,最后“静夜常凝坐,心存不二门”点题,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坚守。
🔸🔸🔸🔸🔸🔸🔸🔸🔸
🔸🔸🔸🔸🔸🔸🔸🔸🔸
五律二首~
(与墨德诗友步韵唱酬)
一.
五律·明湖秋吟.
王建群.
十月明湖景,芦蒲乱絮飞。
莲蓬余苦子,杨柳卸鲜衣。
四季称佳美,三生莫仵违。
超然灯火靓,我伴晚霞归。
❊ ❊ ❊
附:
五律·秋吟.
忻瑶康.
秋暮雁行杳,风寒芦絮飞。
黄花灿重九,老丈易轻衣。
冷暖随时变,颜容与我违。
迢迢故乡路,虽远亦思归。
❊ ❊ ❊
又:
五律·秋吟.
雨田.
雾重压凋树,霜天红叶飞。
晚风摇寂柳,晓露湿寒衣。
登阁征鸿远,凭栏望眼违。
残灯月楼上,为客叹难归。
❊ ❊ ❊
二.
五律·静守心扉.
王建群
蛩声报秋晚,霜露被晨昏。
浊酒消长夜,清风散俗根。
山中红叶趣,笔下墨梅魂。
静夜常凝坐,心存不二门。
❊ ❊ ❊
附:
五律·秋情
忻瑶康
有明当有晦,夕照送黄昏。
叶识西风意,身归老树根。
寒蟾冰作影,桂子玉为魂。
云厚终成雨,又教吹到门。
❊ ❊ ❊
又:
五律·秋情
张灼辉
寒来秋节至,独坐对黄昏。
雁字横天外,蛩声泣树根。
云归难入梦,客倦怎销魂。
犬吠惊残叶,茶烹待叩门。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