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众春园赋
作者:刘立哲
堂以燕居,园以游憩,皇室官宦豪右之有园久矣。石崇斗奢,金谷园锦缎布障;宋祖观稼,玉津园麦浪飘香。百宝洞天私匿,千园异彩纷呈。
天下胜景数帝都,三形佳处寻州郡。定州城东北隅,古为汉中山王故宫处,台殿观榭皆上国之制。岁久颓毁,遗基尚存。至宋,定州地临北番,守御久而苦民;重臣身负圣命,城池坚而砺兵。李公昭亮,挂帅治定。依汉王宫旧址,挪军饷以造园,贪奢华而傲功。潴水为塘百余亩,周岸植柳上万株。波光花木掩映,莺燕亭榭穿鸣。私享赏观之乐也。至欧阳修举劾皇亲,昭亮调离,日渐荒废。
后韩琦帅定,念士修其业,农服于田,工治乃器,商通厥货,有百日之劳无一日之逸,公于其心而达众之情,复兴其园,名曰“众春”。治长堤于迴塘,筑园门于西南。垒石为山,绕山为池,跨池为梁。堂宇大新,旧泽重现。乔木阴翳,芳草萋萋。晴日微波泛绿,暖烟啼鸟穿飞。月引池台之梦,花看人代之春。荷风桥影,秋色蝉声。吏与民同游其间,尽享为生之乐也。韩琦治定,设条教,葺帑廪,治武库,劝农兴学,人人乐其愷悌。公左行斧钺,击强梗之兵;右哺饮食,育彫瘵之民。使悦近来远,安居乐业,田无废陇,户有余粒。至离去,数千民奔阙下,挝登闻鼓以求留任;阖城人塞道路,避众春园而惧扰民。呜呼!昭亮造园,动以其权而求己之欲,民怨之;忠献复园,公于其心而达众之情,民感之。公虽去,甘棠遗风犹存。
宋南渡以至明代,豪右据园为私,后日渐荒废,湮没于荒烟蔓草矣!明唐祥兴莅任定州,与韩忠献神明相通,遂捐俸购地数十亩,假梦复韩忠献之众春园,掘土获苏文忠之雪浪石,濯石使归故地,建堂以祠二公。设以台池,莳以花木。蔚葱掩映,秀丽盖当年遗胜矣。韩苏二公之来定,时有久暂,遇有通塞,故立业有深浅。然志存生民,虑在国家,其道一也。合而祀之,令人感慕而不废弃者,盖遗爱之深也。园之复,非借之以宴游,而寻韩魏公之初衷,公于其心而达众之情也。
历岁既久,风雨飘摇,至清众春园几漫漶倾圮矣。清代税法一钱以上皆入官库。然韩逢庥、宝琳两任太守,捐己俸若干,补公帑之不足,上不亏下不敛,重修众春园。韩苏公祠、雪浪斋、古欢堂、煕然台、驻春寿石亭、清韵轩等名贤胜迹,各得其所,美轮美奂。堂皇以对四民,轩楹以觞宾客,亭馆以适游憩,廊舍以课诵读,庖厨以处厮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帝西巡,皆驻跸园次,奎章耀壁,为众春园增光添彩。君臣同仰前贤,吏民忧乐一契,更乃亘古未有之盛事也。
所谓公于其心而达众之情者,非圣贤独有,庶人亦应效法之。七十年前众春园毁于战乱,仅存雪浪石及雪浪斋,岂不惜哉!一九五二年开国领袖毛泽东曾临园赏石,亦斯地一大盛事也。今人唯知园之旧址,而不见当年胜概。若再复其园,使后人流眄古贤胜迹之余,触景兴怀,以公于其心而达众之情自励,方不负韩魏公建园之初心也。是以赋。
2016年11月14日于定州
作者简介 :刘立哲,1948 年生,定州人。高中高级教师退休。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收录在《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歌咏五台山》、《孝诗三百首》、《当代中华诗词精选》、《中华诗词网选刊》、等大型诗词选集。另散见于《中华诗词》、《诗词月刊》、《北京诗苑》、《香港诗词》、《深圳诗词》、《长白山诗词》、《难老泉声》、《八桂诗词》等。出版有诗词集《品墨斋诗选》、《品墨斋诗文选》(第二辑)、《刘立哲书刊诗作选》,主编有《东忽村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