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异乡游子、在外工作者回故乡参加“采风”活动的感受。
“采风”吟,
净潭翰墨香
秋分撤金,稻浪泛波;
河水欢畅,丹桂飘香;
碧玉蓝天,云淡风柔;
状元故里,才子齐聚;
雅士染墨,文人赋诗;
挥亳抒情,吟诗赋爱;
斗诗斗词,信手拈来;
即兴即智,脱口而出;
万里丰乐,鱼米之乡;
民俗古朴,红色土地;
移步即景,景中有景;
钟灵毓秀,人才辈出。
植入灵魂
的风景
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每个人都会邂逅一抹醉人的风景与美好。
每一处风景,
都是大自然馈赠的礼物;每一份美好,亦是你心中阳光的折射。她让你在喧嚣的尘世中找到宁静的“港湾”,在人生的梦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大本营”。
让你停下脚步,坐下来用心感受那一份美好和美丽的风景。
正值秋分时节,天门市诗词楹联学会、天门市蒋立镛状元文化研究会30余人走进净潭乡开展采风活动。我作为一名异乡游子、在外工作者应邀参加采风活动。
采风团先后到市博物馆蒋立镛状元馆参观后,乘坐大客车一路向东……市老领导孔圣坤不顾年岁已高,加入其间——当汽车驶入净净大桥时,河水似乎激动了,涌起层层波澜,溅起朵朵晶莹的浪花,欢迎远道而来的文人墨客。
在秋风的轻拂下,按照采风的程序,先后参观净潭中学蒋状元雕像及蒋状元文化长廊;七屋台状元堰、状元碑、洗砚池、观堰台等状元遗迹;
杨文村刘家咀“耕读传家”、明代古树;
蒋场村清代青石板街、革命老区遗址、清代民居、贺龙广场、蒋状元纪念碑、蒋场村文化园等遗迹。
(二)
整个一上午的采风,使我这个游子对故乡有了更深层的认知:
由陌生到熟悉的了解了故乡的山水风情;由远而近的触摸到家乡人文历史;由浅入深的掌握了故乡乡土风俗;由表及里的清晰了家乡古建筑,古树名木——使我真正理解了一位哲人讲的“在寻找美好的风景路上,一直相信:美好会遇见美好”的真正含义……
当来到市博物馆蒋立镛状元馆、净潭中学蒋状元雕像及蒋状元文化长廊,馆馆珍藏的是瑰宝,雕像展示的是民族的风骨;文化长廊见证的是状元精神,给莘莘学子留下的是不朽的丰碑。
正如诗人程琳姣所赞:“状元故事贵殊珍,引领千年好树人。高阁书香全屋韵,长廊赋就满园春”。
当来到七屋台状元堰、状元碑、洗砚池、观堰台等状元遗迹,堰堰呈风景,碑碑见景色;池池飘墨香,台台绽芬芳。这些堰、碑、池、台,似镶嵌在七屋台上的一颗颗明珠,在秋日的映射下,闪着璀璨的光辉。
台中心的菏花塘,把这些“珍珠”环环相拥。那粉红、粉白色、紫色相兼的荷花,仿佛刻意打扮一番,正得意的绽放她的艳丽,以她那美丽的颜姿向远方的客人献眉、微笑。
(三)
绿油油的荷叶,有的害羞似的紧贴水面;有的趾高气昂站在水面上,以礼节的方式向客人们行注目礼。
塘(湖)中心的一座孔桥东西相接,在湖中穿叉而过,仿佛要把这些遗迹揣进怀里,与湖环环相抱,守卫这些“明珠”,防止她们溜掉……
当来到杨文村刘家咀“耕读传家”、明代古树边时,仿佛听到了242年前蒋立镛状元的读书声。正如任爱华诗人所赞“朱笔传佳话,宏篇启后昆。一门多进士,几代好儿孙。承继青云志,以昭华夏魂”。
仰望那株500年橖梨树,仍挺立于凤头之地,不襟使我肃然起敬:那一根根粗细相兼的树枝,见证着沧桑;那一层层厚厚的树皮,刻印着岁月风霜。正如陈建新会长所描述:“风头镶古树,沧海已桑田。雨猛身心立,人狂祸福焉。黄尘皆过眼,绿野著吟篇。但得钟灵气,还赢五百年”。
当来到蒋场村清代青石板街、革命老区遗址、清代民居、贺龙广场、蒋状元纪念碑、蒋场村状元文化园,我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那一块又一块青石板街,和清代三处古民居,记录着曾经的繁荣;革命老区遗址的48块牌匾(48衙门),见证着在这块红色沃土之地,1932年贺龙、段德昌率红三军刻下的红色印迹。
(四)
肃立在贺龙广场,望着栩栩如生的贺龙元帅画像,我仿佛听见了马蹄声声,阵阵枪声的声音,看到了贺龙领导的红军配合领导笫四次反围剿斗争,开展土地革命,春耕生产和夏汛救灾工作的场面。
在参观蒋状元纪念碑,蒋场村状元文化园,一股股激动、自豪的情感跃上心头。正是:
盤地擎天凤竹堂,雪洞苦读好儿郎。二百四十二风雨,频江而立远眺望。状元之乡郁文化,追根朔源渊源长。忠孝家训映彩虹,宗教之莘门风扬。
如果说上午的采风是一首又一首诗,轻轻演绎着一串又一串感人的故事,那么,下午的座谈会恰似一位美术家,绘制出一张张胜过山水的图画。
(五)
当净潭乡乡长万洁威拉开座谈会的帷幕后,当与会人员观看净潭乡的宣传片;当净潭乡中学负责人等五人分别介绍净潭和蒋场村革命老区基本情况后,市诗词楹联学会陈建新会长在净潭这幅美图上涂上了精彩的一笔:如果把中华传统文化比作中国历史上的桂冠,那么,中华诗词便是这桂冠上那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陈建新会长的“用心感受、真情溶炼、放纵想象、倾情制作、交流分享、宣传推广”。既是方向,又是进军的号角。
一村一诗诗韵浓,一诗一品一芬芳——它将让我们的诗词随着想象一起飞翔。
此时的我,仿佛看到了各位领导、学者、文人雅士当场朗诵的百余首诗词,在百里丰乐园涂墨添色……
文人墨客聚净潭,状元故里增风光。
此刻的我,脉动、起伏、潮涌、澎湃——故乡的原风景,是如此的壮观;
此刻的我,心中的潮水如三峡的闸门拉起,瞬间奔腾而来……
(六)
——岁月的磨打不是诗与远方,不是信念,磨打的是异乡游子眷恋故乡特有风景中的那颗心,那双眼。
会场中的那一幕幕场景,如天门的东西湖,水秀山青,时而平湖秋月,时而波浪起伏,时而浪花飞溅——彰显的是故乡的气势;一位位领导的讲话,铿锵有力,寄予的是殷切希望,传递的是故乡清脆的声音;一个个学者朗诵的诗篇,倾情倾爱,昭示的是家乡儿的才气与豪气;一个个亭子的耸立,绿水环抱,展示着状元之乡的精神财富;一条条青石板的铺设,古朴古色,折射着曾经的繁荣;一株株古树的傲然,枝叶茂盛,见证的是岁月的沧桑;一块块红色牌匾的悬挂,衬托着岁月的风霜,标志着红色的印迹;一座座文化园、文化馆,弥久沉香,散发着浓郁的文化韵味;一幢幢房屋,古今相兼,淳朴自然,记录着昔日的辉煌;一座座塘堰,荷花绽放,突显着故乡鱼米之乡的风韵;一条条河渠,环绕着状元故里,与旁边的水泥路、柏油路齐头并驱,伸向远方,伸向未来……
啊,故乡的鸟语花香,山青水秀,绿水环绕,湖光山色,民俗淳朴,精彩纷呈,如诗如画的风景,早已深深的跌落进我的心田,植入我的灵魂,久久难以抹去……
蒋三德
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