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轻抚岁月的脉络
文/ 何俊锋
岁月如流,容颜沧桑,记忆斑驳,我一边感慨万千,一边眷恋无限的行走在尘世里。岁月悄悄,一转眼就到了十月最后一天,那清风吹起的街巷里,早已不见了往昔的花香,自然也少了些喧嚣与热闹。我用心斟酌,在文字里安暖,把那些遗落在风中的爱,在时光中沉淀,变成淡雅的花香,慢慢的将余生滋养。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匆匆的过客,这个世界给予了我太多感官和心灵上的美好,当然,有些人与之遇见后,转身便忘记,而有些人只是一个擦肩,便成了必然回首。
于淡泊间轻抚岁月的脉络,于浅浅的时光中细品人生的波澜起伏,我将心绪悠然地融入一盏温热的茶香里,在宁静的清晨缓缓啜饮。 在每一次的回味中,我都要找寻那迷失在尘世喧嚣里的真我。顾目望去,四季的往复中,不是所有的清晨都阳光明媚,也不是所有的黄昏都晚霞绚烂,它时而大雨滂沱,时而清风和煦,有生活的奔波,也有日子的舒闲。
四季流转中,去品味一份淡泊与从容,阳光是最好的滤镜,它的所到之处,阴霾消散,色彩斑斓,我享受着一年中每一个季节无尽的浪漫。
一盏清茶,不会惊艳岁月,却可温柔时光,在人生这一场修行里,我心怀朴素的享受着每一刻时光,然后坚持用文字对生活进行最本真的表达。岁月的山峦积淀着沧桑,生命的泉水涤荡着澄澈,我用文字,将生命所有的过程都一一叠起。不论沧桑,不问悲喜,写尽一生的颠沛流离,写尽千山万水,写尽岁月的温柔。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在独处的光阴中沉淀自己,修一颗平和强大的内心,寻一束光,照亮落满尘埃的生活,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每件事情,去丰盈内心的空旷,软化岁月的棱角。
与生活为伍,行走在尘世外。时光这把筛子,无情的把所有的东西都滤掉后,最后剩下的就只有日常。经历了漫漫的人生长路,依然心怀着对人纯真的善,以及对生活执着的爱。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喝茶,一个人听音乐,一个人慢慢的寻味,只愿能修一山青,修一篱翠,修一袖清风朗月,来充盈属于自己的城堡。继续用简单的文字,把自己放在适合自己的灯光下,有效利用自己的天赋,活成那个最高版本的自己,去遇见更好的生活。
中年不是终点,而是人生下半场的起点,没有谁会一路风光,也没有谁会一生失意。守着自己的烟火,看静静的思绪,在内心忽明忽暗的闪烁,没有搀杂一丝的烦恼和快乐,这一刻,我只享受一杯茶给予我的从容。窗外,淡蓝的天空,飘渺的流云,而此时的心情,竟如云朵般的轻松,随意流动,慢慢飘过,如秋末的一缕凉风,带给我无法言说的惬意。安安静静的品手中的香茶,平平淡淡的听喜欢的音乐,在安静的时光中放纵自己,留下一段淡淡的思绪。一念风起,一念叶落中,将秋天薄念的情怀,融进了初冬浓忆的时光里。
吉日快乐口占
文/屈军强
之一
听曲读书快慰牵,悟情品美眼心宽。
世间人善桃源画,四季如春梦尽圆。
之二
无事常思静坐闲,宁神舒畅笑风然。
晨光造访丹田守,苏轼吟诗便忘年。
之三
笔舞传香墨兴开,一诗一意写情怀。
倾心如醉造新境,古训箴言吟唱来。
之四
品茗谈古知缘深,观景赋诗拍美频。
乐意人生谁有怨,出门一笑写风神。
画家吕玲国画审美六谈
文/屈军强
莺飞燕舞绿关山,笔㡳起波见妙篇。邀友长安心气爽,巾帼依旧种福田。有幸常观女画家吕玲作品,或方寸扇面,或巨幅山水,其情、其境、其趣让自然、笔墨、生命与形式奏响了和谐的交响。山水之象,气势恢宏。花竹神韵,审美洗心。为此,我的笔下便有了六谈小文。
之一
我最喜欢艺术美学中的"情境"二字,"情"者,人之心态,作品之情感;"境"者,人之视野,作品之境界。山水画达意寄情,安顿心灵,把儒、道、释奇妙融合,把人、景、情相互交织,恋山畅神,爱水抒志,"意出尘外",高雅、超脱中多了意情致远和审美情趣。读吕玲山水画是对"情境"二字的最佳诠释。
之二
目前画家书家很多,但善于思考、善于勤奋、善于创新、善于沐徳的书画家更少。在我眼中,吕玲可属德艺双馨的画家,原因有三,一是对创作苦修实追,几年功夫,其作品出奇惊人。二是对艺术苦思妙想,山高水长,云霞兴起,画之情调气韵不凡。三是社会苦乐奉献,每当雅集笔会、下基层服务,吕玲都是苦累不顾,尽兴挥毫,其精神令人钦佩!一位同道这样赞她:"人情好,画境好,德艺并美好加好。"但愿画界书坛多一些这样的人,认认真真出作品,堂堂正正做好人。为此,余专作"点绛唇"曲一首,品赞吕玲山水作品:山品金秋,引入画绪频相顾。水云揽处,意境难休步。桥卧如虹,多少真情句,轻舟记。见松闻语,时念辛勤路。
之三
千山万壑,以心畅游,万象皆立于胸怀。吕玲最大的成功只有三个字"勤"、"悟"、"重"。"勤"是在自然中勤学,在古代名画中勤览,在今人作品中勤思,"借笔墨之飞舞,写心中之逸气。"作为一名画家,悟是基础,悟又是关键,古画经典《长江万里图》《千里江山图》,她反复临摹,反复体味,山山水水,烟烟云云,草草木木,边思边悟,万般美景烂熟于心,传神之笔富人神韵,因而她受益无限作品神形兼得。"重"字贵在重构图、色彩与意趣。韩干画马、顾恺之山水、黄公望写意、李可染神韵、石涛笔下魅力等等,都是"神韵具备,"其形似自然在其间矣。"一生三个字,守望初心,精于丹青,佳作迭出,谁人不赞,那个不惊。
之四
古人讲:"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山,有高有低。水,有动有静。色,有浓有淡。笔,有轻有重。线,有长有短。野外写生,灯下兴笔,日月付辛,勤笃如此,她绘画创作就如电影蒙太奇手法,古纳"六要",今借"三远",正确处理景与墨、实与虚、大与小、有与无、气与韵的关系,把昨天、今天和夜晚、白日诗意组接,常寄寓着真诚、潇洒、务实、谦逊、乐观、撷拾的画外音,让其作品借自然之形,写自己之心,抒生之朝气,意足情深,让灵性气韵张扬四处,传馨画外。
之五
呂玲喜画竹子,她笔下的情境朴素无华,幽静挺拔,给人力量和象想。古今文人大都爱竹、书书、画竹、赞竹,都是通过竹来表达自己的坚韧形象与人格魅力。苏轼、郑板桥最好,他们有诗和、有书画、有雅趣,"群居不倚,独立不惧。""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于霄。"这既是他们精神的写照,也是对淡泊自守的讴歌。吕玲画竹,意在竿,情寄叶,美在骨,境在鸟,雅在趣,"一石一韵竹观天,一鸟一花美延年。"
之六
我曾写过一篇小文,题为《乐事",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勉励自己勤奋执着,收获快乐!吕玲老师也与我有同感,写写画画真快乐,可以丰富自己,可以寄志交友,可以愉悦身心,可以启发后化。所以她以苦为乐,以乐写兴,以美扬善,平远山水识"天趣",笔下生花作"墨戏"随意命命默以会心,朝夕相伴自然天成,性情与才气跳然纸上。"境皆天就,不类人为。"
为山,为水,为天,为地,为竹,为花,为情,为趣。俯视吕玲笔墨丹青,是情之观摩、境之神巧、趣之禅悟、美之升华!"巨笔宏篇云水间,红花叶绿鸟鸣间。争夸盛世好独色,梦境相牵数百年。"这是我之感言。
画,真景之妙,墨趣之美,写心写情,寄托精神。我这样认为。你说呢?
七古-深秋
文/李周省
枫树叶红月季伴,
两样楚清眼难辨。
只能高低上下分,
深秋色迷红黄乱。
2024.10.31于深圳
2024年10月30日星期三雨
如秋如雨
文/冯捷
其实人常常会被困绕在一些小事上,甚至碎雨闲言上,甚至眉高眼低上,甚至……可你也不能简单的就说这人不展拓,不潇洒,少修炼,缺通透……也许。可是。
可是,你就困在这儿,泥泞在这儿,焦虑在这儿,愁在这儿了,于是。
于是,你忐忑地踱着步,你不安地望向了窗外一一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
你愁,愁得像一团愁雨时,你下意识地从床前起身,徐徐地、木木地,还有一些愤愤地走向了露台。你伸手向天接雨,低头朝地顿足,嘴里呐呐叹息:"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你就这么哀哀怨怨的怨哀着,你就这么不知不觉看着愁雨发着愁,你不知什么时候掏出电话,不知不觉中拔通了他一一
……
几个回合,一派肺腑之后,你的愁团竞然解开了!在不知不觉间,在你不屑,其实是不想,抬杠,顶牛般地怼着対方的一言一语中,你心中的节消散了,释怀了?
……
也许电话只是个电话,烦愁像雨一样下着下着自然消融了?你笑了。"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你甚至怀疑人生不就鸡零狗碎三千事?人生有大事吗?无大哪来小?大事没有小事无足挂齿。
人生不就是这些婆婆妈妈,叨叨唠唠,是是非非吗?日子不就是这些芝麻粒,豆腐渣,诗情和画意。所谓的前程远方其实就是芝麻西瓜,尽在一条滕上,都是一样的,这便是生活嘛。趣如是非,味如秋雨,如是如非,如秋如雨一一
"阑风伏雨秋纷纷,四诲八荒同一云。"谁又不是这样呢?小处泥泞,大路顺畅,任重而道远。
还有别的吗?
"桃花流水窅然生,别有天地非人间。”
哦?这也是生活,这是诗生活。诗中话,话中诗,是诗话生活!
黄栌似火,红叶如诗
文/何俊锋
秦岭多黄栌,其叶每逢秋季,便会变幻出绚烂无比的色彩,如同被大自然用最浓烈的颜料精心涂抹。黄栌,它就是闻名遐迩的香山红叶的主角,每到秋霜降临,漫山遍野的黄栌树便将山峦染成一片红海,成为秋日里最壮丽的景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用在黄栌身上也恰如其分。当秋天的脚步悄然临近,黄栌树像是听到了季节的召唤,叶子开始渐渐变色。起初是淡淡的红晕,似少女羞涩的脸庞,而后那红色如同火焰般蔓延开来。逆光下的黄栌叶,像是被点燃的火炬,通透而明亮。
阳光穿透叶片,那细密的脉络如同生命的血管,清晰可见,每一片叶子都像是一块精美的红玉,散发着迷人的光泽。在那片黄栌林中,每一棵树都像是一位盛装的舞者。它们伸展着身姿,在秋风中翩翩起舞。红色的叶片相互交织、碰撞,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它们在演奏秋天的乐章。逆光望去,整棵树都被镶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环,叶子像是透明的羽翼,随风轻颤。那红,红得热烈,红得奔放,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它是大自然最纯粹的表达,是生命在秋季里的狂欢。
漫步在黄栌树下,脚下是厚厚的落叶,宛如铺就的红毯。叶片在逆光中闪烁着,有的红得深沉,像是醇厚的红酒;有的红得娇艳,恰似少女的红唇。这片红色的世界,仿佛是一个童话中的王国,让人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一个故事,也许是春天的萌动,也许是夏日的成长,而如今,它们在秋天里展现出最绚烂的自己,为这个世界带来了无尽的美丽与温暖。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黄栌林上,给这片红色的海洋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逆光下的黄栌树像是一团团燃烧的晚霞,与天空融为一体。此时的黄栌,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是秋天的象征,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礼物。它用那如火般的红叶,书写着生命的华章,让每一个见过它的人,都被它的美丽所折服,在心中留下一抹永恒的红。
老牛鸣
文/秦牛
残秋细雨黯情萦,
满目霜天淫雾生。
荷敗己缺琼伞盖,
菊芳还有玉姿撑。
云横岸柳炊烟淡,
风卷茅屋住所倾。
幻梦朦胧粮价涨,
农心缥缈老牛鸣。
2024 -10 -31于扶风
十一月,轻抚岁月的脉络
文/何俊锋
岁月如流,容颜沧桑,记忆斑驳,我一边感慨万千,一边眷恋无限的行走在尘世里。岁月悄悄,一转眼就到了十月最后一天,那清风吹起的街巷里,早已不见了往昔的花香,自然也少了些喧嚣与热闹。我用心斟酌,在文字里安暖,把那些遗落在风中的爱,在时光中沉淀,变成淡雅的花香,慢慢的将余生滋养。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匆匆的过客,这个世界给予了我太多感官和心灵上的美好,当然,有些人与之遇见后,转身便忘记,而有些人只是一个擦肩,便成了必然回首。
于淡泊间轻抚岁月的脉络,于浅浅的时光中细品人生的波澜起伏,我将心绪悠然地融入一盏温热的茶香里,在宁静的清晨缓缓啜饮。 在每一次的回味中,我都要找寻那迷失在尘世喧嚣里的真我。顾目望去,四季的往复中,不是所有的清晨都阳光明媚,也不是所有的黄昏都晚霞绚烂,它时而大雨滂沱,时而清风和煦,有生活的奔波,也有日子的舒闲。
四季流转中,去品味一份淡泊与从容,阳光是最好的滤镜,它的所到之处,阴霾消散,色彩斑斓,我享受着一年中每一个季节无尽的浪漫。
一盏清茶,不会惊艳岁月,却可温柔时光,在人生这一场修行里,我心怀朴素的享受着每一刻时光,然后坚持用文字对生活进行最本真的表达。岁月的山峦积淀着沧桑,生命的泉水涤荡着澄澈,我用文字,将生命所有的过程都一一叠起。不论沧桑,不问悲喜,写尽一生的颠沛流离,写尽千山万水,写尽岁月的温柔。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在独处的光阴中沉淀自己,修一颗平和强大的内心,寻一束光,照亮落满尘埃的生活,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每件事情,去丰盈内心的空旷,软化岁月的棱角。
与生活为伍,行走在尘世外。时光这把筛子,无情的把所有的东西都滤掉后,最后剩下的就只有日常。经历了漫漫的人生长路,依然心怀着对人纯真的善,以及对生活执着的爱。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喝茶,一个人听音乐,一个人慢慢的寻味,只愿能修一山青,修一篱翠,修一袖清风朗月,来充盈属于自己的城堡。继续用简单的文字,把自己放在适合自己的灯光下,有效利用自己的天赋,活成那个最高版本的自己,去遇见更好的生活。
中年不是终点,而是人生下半场的起点,没有谁会一路风光,也没有谁会一生失意。守着自己的烟火,看静静的思绪,在内心忽明忽暗的闪烁,没有搀杂一丝的烦恼和快乐,这一刻,我只享受一杯茶给予我的从容。窗外,淡蓝的天空,飘渺的流云,而此时的心情,竟如云朵般的轻松,随意流动,慢慢飘过,如秋末的一缕凉风,带给我无法言说的惬意。安安静静的品手中的香茶,平平淡淡的听喜欢的音乐,在安静的时光中放纵自己,留下一段淡淡的思绪。一念风起,一念叶落中,将秋天薄念的情怀,融进了初冬浓忆的时光里。
吉日快乐口占
文/屈军强
之一
听曲读书快慰牵,悟情品美眼心宽。
世间人善桃源画,四季如春梦尽圆。
之二
无事常思静坐闲,宁神舒畅笑风然。
晨光造访丹田守,苏轼吟诗便忘年。
之三
笔舞传香墨兴开,一诗一意写情怀。
倾心如醉造新境,古训箴言吟唱来。
之四
品茗谈古知缘深,观景赋诗拍美频。
乐意人生谁有怨,出门一笑写风神。
画家吕玲国画审美六谈
文/屈军强
莺飞燕舞绿关山,笔㡳起波见妙篇。邀友长安心气爽,巾帼依旧种福田。有幸常观女画家吕玲作品,或方寸扇面,或巨幅山水,其情、其境、其趣让自然、笔墨、生命与形式奏响了和谐的交响。山水之象,气势恢宏。花竹神韵,审美洗心。为此,我的笔下便有了六谈小文。
之一
我最喜欢艺术美学中的"情境"二字,"情"者,人之心态,作品之情感;"境"者,人之视野,作品之境界。山水画达意寄情,安顿心灵,把儒、道、释奇妙融合,把人、景、情相互交织,恋山畅神,爱水抒志,"意出尘外",高雅、超脱中多了意情致远和审美情趣。读吕玲山水画是对"情境"二字的最佳诠释。
之二
目前画家书家很多,但善于思考、善于勤奋、善于创新、善于沐徳的书画家更少。在我眼中,吕玲可属德艺双馨的画家,原因有三,一是对创作苦修实追,几年功夫,其作品出奇惊人。二是对艺术苦思妙想,山高水长,云霞兴起,画之情调气韵不凡。三是社会苦乐奉献,每当雅集笔会、下基层服务,吕玲都是苦累不顾,尽兴挥毫,其精神令人钦佩!一位同道这样赞她:"人情好,画境好,德艺并美好加好。"但愿画界书坛多一些这样的人,认认真真出作品,堂堂正正做好人。为此,余专作"点绛唇"曲一首,品赞吕玲山水作品:山品金秋,引入画绪频相顾。水云揽处,意境难休步。桥卧如虹,多少真情句,轻舟记。见松闻语,时念辛勤路。
之三
千山万壑,以心畅游,万象皆立于胸怀。吕玲最大的成功只有三个字"勤"、"悟"、"重"。"勤"是在自然中勤学,在古代名画中勤览,在今人作品中勤思,"借笔墨之飞舞,写心中之逸气。"作为一名画家,悟是基础,悟又是关键,古画经典《长江万里图》《千里江山图》,她反复临摹,反复体味,山山水水,烟烟云云,草草木木,边思边悟,万般美景烂熟于心,传神之笔富人神韵,因而她受益无限作品神形兼得。"重"字贵在重构图、色彩与意趣。韩干画马、顾恺之山水、黄公望写意、李可染神韵、石涛笔下魅力等等,都是"神韵具备,"其形似自然在其间矣。"一生三个字,守望初心,精于丹青,佳作迭出,谁人不赞,那个不惊。
之四
古人讲:"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山,有高有低。水,有动有静。色,有浓有淡。笔,有轻有重。线,有长有短。野外写生,灯下兴笔,日月付辛,勤笃如此,她绘画创作就如电影蒙太奇手法,古纳"六要",今借"三远",正确处理景与墨、实与虚、大与小、有与无、气与韵的关系,把昨天、今天和夜晚、白日诗意组接,常寄寓着真诚、潇洒、务实、谦逊、乐观、撷拾的画外音,让其作品借自然之形,写自己之心,抒生之朝气,意足情深,让灵性气韵张扬四处,传馨画外。
之五
呂玲喜画竹子,她笔下的情境朴素无华,幽静挺拔,给人力量和象想。古今文人大都爱竹、书书、画竹、赞竹,都是通过竹来表达自己的坚韧形象与人格魅力。苏轼、郑板桥最好,他们有诗和、有书画、有雅趣,"群居不倚,独立不惧。""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于霄。"这既是他们精神的写照,也是对淡泊自守的讴歌。吕玲画竹,意在竿,情寄叶,美在骨,境在鸟,雅在趣,"一石一韵竹观天,一鸟一花美延年。"
之六
我曾写过一篇小文,题为《乐事",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勉励自己勤奋执着,收获快乐!吕玲老师也与我有同感,写写画画真快乐,可以丰富自己,可以寄志交友,可以愉悦身心,可以启发后化。所以她以苦为乐,以乐写兴,以美扬善,平远山水识"天趣",笔下生花作"墨戏"随意命命默以会心,朝夕相伴自然天成,性情与才气跳然纸上。"境皆天就,不类人为。"
为山,为水,为天,为地,为竹,为花,为情,为趣。俯视吕玲笔墨丹青,是情之观摩、境之神巧、趣之禅悟、美之升华!"巨笔宏篇云水间,红花叶绿鸟鸣间。争夸盛世好独色,梦境相牵数百年。"这是我之感言。
画,真景之妙,墨趣之美,写心写情,寄托精神。我这样认为。你说呢?
七古-深秋
文/李周省
枫树叶红月季伴,
两样楚清眼难辨。
只能高低上下分,
深秋色迷红黄乱。
2024.10.31于深圳
十月一祭祖
文/李君
十月阳历最后天,明日初一祭祖先。我们都是为人子,今朝祭祖理当然。父母养咱不容易,千辛万苦受艰难。今日咱们在人世,应该报恩理应还。我们都有子和女,他们责任应承担。十月一日送寒衣,烧纸叩拜泪涟涟。今生难见老先人,回想人脉泪不干。绕纸焚香作纪念,人脉香火代代传。子女如今长成人,就是人脉的根源。莫忘父母养育恩,报恩送衣在明天。
知止知足,不执不妄
文/ 何俊锋
飞雪来时,花未开,江岸暖时,花才放。春风抚,夏雨醒,秋水寂,冬雪安,不向春风求凉意,不为夏雨念乡愁,秋水独钓悲欢寂,漫漫冬雪待梅香,人生最可贵处,在知止知足,知止而少忧,知足而常乐,不执于未得的,不妄于将至的,念寂念起,一场冷雨,离合悲欢,一暮江天。
往昔可以放下,当下可以珍惜,未来可以向往,一壶风雪茶,有冷暖,有甘辛,有喧寂,知足时,才能细品世味,不妄求未曾有的,知止时,才能静观世相,不忧患无常至的。万千的世相,如一场迷离的烟雨,得之泰然,失之亦淡然,雾清雨霁,才见此中真意。
三千弱水,一飘足以饮,漫天飞雪,一伞足以遮。前路上,有荆棘和光明,一路的兼程风尘,笃定前行,知足则不必忧,知止则不足畏。不执不妄,满心欢喜。
给心烙印
文/鸿翔(陕西)
没有平静的河水,总有翻滚喷涌的浪花,没有笔直的通途,总有太多的拐湾抹角,只是祈祷生活的普通与平凡,但总有太多的烙印于心间。
走过春秋,不问雨雪,只觉沧桑不凡,心之所往,命运羁绊,生活处处不能随人所愿。雪地上的烙印令人心暖,沙滩上的烙印巧是那正欲启航扬帆。
为什么树皮总是那么粗糙?因为那是生命的褶皱。为什么天空的云朵五彩斑斓?因为大自然不是单一的底色。风总是令季节忽冷忽热,雨让一切都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谁不求一生平安如意,一帆风顺,但事与愿违,总有太多的意想不到左右我们,有挫折与教训,有诲恨和惭愧,甚至心灵的烙印会铭记终生。
大地无语,风雨有痕,人生苦短,岁月悠悠,给心烙印,走过风雨春秋,也许这是一次经历,一个烙在心中的足迹。
成长少不了风雨洗礼,而成功更是经历千辛万苦的人生,也许就在某一个春夏秋冬,也许就在某一天的午夜晨昏。给心烙印,一切起伏沉落都是缘分,一切呵护成长都是一颗感恩的心。
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或苦或甜,或悲或喜,烙印于心的永远是一段风月岁月,那是情感的天空,思想的星辰,让我们看到前行的方何与力量,让我们感恩爱与被爱的温暖与阳光。
人生匆匆,一粥一饭
文/何俊锋
大起大落,大悲大喜,在沉浮中漂泊,路过一盏灯火,原来走走停停,风来雨去,只为这寸许的光明,怦然了己心。江上几叶轻舟,一轮白日,墙上半是枯藤,一阵风起。难料明日,难堪过往,只叹岁月匆匆,唯余满目风尘,清冷的日色,呜咽的风吟,邂逅在温婉的时光里,却转眼远去,再回首,来路依稀,一场唏嘘。
尘心需要安抚,或一湾碧水,或一阵风来,或一盏灯火,留不住的,是一场缘幸,放不下的,却是一念悲喜。人生匆匆,不过是一场温饱,一杯水,一碗饭,已是至味清欢。雨点浮萍,月过窗棂,拥有时已珍惜,别去时亦要释怀,世间哪有万全法,不过是从容其心,匆匆来去,一粥一饭而已。
一痕旧时光,一道斜阳影,阵阵涟漪泛起旧事,片片浮云落在波心,一粥一饭,品人间味。
2024年10月31日星期四雨
雨中拣"元宝"
文/ 冯捷
“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连连的深秋雨纷纷,一下子使寒冷像雾似的笼罩和裹挟着人们。头上、身上、裤角上湿淋淋、雾蒙蒙、冷飕飕……突然。
突然,眼前出现了四盏嗳色的光芒!忽闪忽闪地在林立的楼群中一个不大的街面处。并不起眼,甚至在雨水和寒雾中是那么羸弱,怯懦,却顽强地闪烁着暖暖的光,而且冒着热腾腾的气息,围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我好生惊奇?走过去一看:好家伙!像看见大元宝。我看见了那一颗颗、一笼笼、一筐筐的包子。它们在寒冷和浓雾中,白白胖胖,精精神神,莹莹剔透,它可不就是大元宝吗?它是粒粒钻石呢!它们简直就是上帝播撒在人间的温情和福音呀!
我刚要从旁挤上前去,只听一个温软的声音:"不用急。"旁边的和我一样的抢包子的顾客白了我一眼,"排队!”
说实话,这种情景,这般小店,这样的天气里,在物质发达奢华的今天,这种现象还是极其罕见的!
轮到我了!我买了包子,还有热浪滚滚的粥、活色生香的小菜以及细糯如玉的豆腐脑,总共才花了7元5角?比一碗面还便宜,却吃得肚饱腰圆,热火朝天。
我本想问问究竟,可他们忙得“连滚带转",擀的擀、包的包、熬的熬、煮的煮、卖的卖,无一人空闲和我搭讪,更别说摆龙门阵了。
据说这家店铺曾在西安市的东南西北开了33家,据说这家包子祖传五世,据说……据说……
我准备择日好好采访一番,核实一下。现在我先告诉您:这家店的地址在曲江新区创意谷西侧的龙游南路上,它的名字叫"时辰包子”。
我就想:在曲江这块“新贵”地盘上,一家土得掉渣的包子店只所以这么空前繁荣高涨,首先取胜于它的定位吧?温暖、随性,快乐、经济,质朴无华却货真价实。取胜于它的独一无二,取胜于它的纯手工制作,还有它的秘方独到,以及颗颗包子饱满硕大,味美绝仑?
待我问清楚了,后续报告于您。
祝福雨天温暖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