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
虫二
画家诗人席慕容说: 如果真相是一种伤害,请选择谎言;如果谎言是一种伤害,请选择沉默;如果沉默是一种伤害,请选择离开。
十月最后的几天,田野一片岑寂,缓慢地回到初始的状态。大地呈现一片片裸露的黄色,随着温度不断下降,出现霜冻,土地越来越冷。
风过云不语,空气更空旷。远方传来的消息,心已经在无数次的抑郁中煎熬了几个来回。在一次次死亡与告别中,领悟到文明与生命都是脆弱的,以及活着的不容易。生命中总有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比如天道;比如灵魂;比如爱与慈悲。也总有我们一定要放下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循环。苏轼有言: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赶在天亮前,把眼泪擦干,有人昨夜在南,今夜躺着回北。天已睡去,灵魂在天堂里低语,他的脸已化为风、叶子的坠落,以及玻璃上滑落的秋雨。
我不再为执念飞蛾扑火,我不再探求自己生而为人的真相,苟活于幻象之中,不再激动,做为一个喝酒吃肉的动物,不再相信所谓自带光芒的真话,也不再因为以胆怯,来骗取一闪而过的同情。
他的背影在深秋的雨夜变得绰约、飘忽。草丛中,没有蛙鸣、虫叫,寂静中一种声音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贴近耳畔,你在说: “不要在我的墓前哭泣,我不在那里,我没有离去″。
想起你在雨里,很多雨水经过你的衣服、皮肤汇入你脚下的土地、河流,滂沱已是必然,悲悯与勇气挂在你的脸上。雨密集如刀割,镜头里的你,铿锵有力的话语完全取代了雨声。
深秋的暴雨抚慰着我们,抚慰这个因失去你而迷茫的现世,雨水压住尘土,拯救干涸的生灵,用倾泄,清洗人间的罪孽。
疫情、冲突、战火让多少人的血流光了,十月最后的日子,天公忍不住“泪飞顿作倾盆雨”。
冬天正在来的路上。
刘兰玲简介:
笔名虫二,毕业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政治经济专业。曾就职《信息时报》责任编辑,记者。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广州黄埔创作基地主任、岭南微文学传媒编委、广东岭南诗社社员、印尼《千岛日报》中华文化专版编委。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老干部(老年)大学《文学创作与赏析》班教师。
由星岛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诗集《听风吹雨》。诗歌《一座丰碑》获“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征文二等奖;《紫金之歌》获得首届“永安杯″诗歌大赛优秀奖;《月圆之夜 隆平与稻花》获“家国情怀”诗歌大赛优秀奖;“写给广州的诗”诗词大赛《扶胥之口》获优秀奖。
代表作有长诗、组诗《黄木之湾》、《苍穹下的洱海》、《德庆印象》。
《山里的村庄》、《荷塘的蜻蜓》、《光阴怎能老去》等多首诗作入选《南方优秀诗选》。
作品发表于《中国诗歌网》、《今日头条》、《广州头条》、《北京头条》、《侨星》杂志、印尼《千岛日报》,美国纽约《综合新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