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英泰山写生之七☆十八盘与“雲步橋”
今天,我们有幸跟随孙华英老师泰山写生之旅,体验写生生活。记录一位艺术家一天的点点滴滴,都令人为之动容。现分享给大家。


在泰山的中天门,我们见证了孙华英老师与学生们的一段难忘写生经历。他们背着沉重的画具和生活用品,徒步攀登了数不尽的十八盘台阶。对于年过半百的孙老师来说,这无疑是一场体力和毅力的双重考验。然而,正是这份坚持与执着,才让我们有机会欣赏到那一幅幅充满灵性和生命力的画作。

当孙老师抵达“雲步橋”时,她迅速地找到了写生的最佳位置,并开始了她的创作。她的笔法娴熟而自然,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不一会儿,“雲步橋”的形象便跃然纸上,那独特的“似象非象”的艺术效果让游客们赞叹不已。大家都驻足观看,欣赏、拍照、合影留念,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


孙华英老师对画作的追求精益求精。每一笔、每一划都经过深思熟虑,力求完美。她不仅注重画面的整体构图,还细致入微地刻画每一个细节。她的画作不仅仅是对外在景色的再现,更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她的坚持与努力,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艺术创作的艰辛与不易。

在教学过程中,孙老师展现出了无比的耐心和细致。她不仅亲自示范绘画技巧,还逐一指导学生们的作品。她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鼓励学生们大胆尝试和创新。她的教学方法生动有趣,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进步。

孙华英老师常说:“学无止境,勇于创新。”她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勇于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她的写生画作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气息,充满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创新精神。她的这种精神不仅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行,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学生。

除了艺术的魅力,孙老师还带给了大家一份意外的惊喜——泰山煎饼卷大葱。在午时的阳光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共享这份简单而美味的午餐。尽管在旅途中不慎将保温瓶中的水洒在了台阶上,但孙老师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到山上的便民店补给水源。


然而,旅途中的小插曲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在上山的大巴车上下车时,我们不慎将一公文包丢在了车上。幸运的是,老家肥城边院镇的司机师傅发现了我们的失误,并电话通知工友寻找我们。他跑得满头大汗追上我们,将公文包归还。我们由衷地感谢他及泰山公交的每一位工作人员。

在上山的途中,我们还遇到了来自日照市的一对夫妇。他们主动帮助我们抬行李,尽管素不相识,但他们的善举让我们倍感温暖。在此,我们也向这对夫妇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着夕阳西下,我们结束了这一天的写生活动。踏着月色归来,心中满是收获与满足。孙老师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人民大学的博士生导师,更是一位充满智慧和爱心的人生导师。


值得一提的是,孙老师的丈夫李希更先生也默默支持着她的工作。作为一名曾参与自卫反击战的一等功臣李希更先生的坚韧与勇敢深深地影响着孙老师和她的学生们。他在后厨酒店等候着我们归来,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让大家在疲惫之余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这一天的写生之旅,让我们看到了孙华英老师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她的画作不仅仅是对外在景色的再现,更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她的坚持与努力,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艺术创作的艰辛与不易。对此河南朋友在抖音进行了直播……


孙华英老师的泰山写生之旅,不仅是一次艺术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她用自己的画笔诠释了泰山的雄伟与秀美,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真谛。
在此,我要向孙华英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她的坚持与付出,让我们有机会欣赏到如此美妙的艺术盛宴。愿孙老师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泰山写生行
泰山之巅云雾绕,
十八盘上步步高。
孫师挥毫雲步橋,
画笔生花韵味飘。
,
汗水洒阶不言苦,
心随画动乐陶陶。
游客驻足皆称赞,
美景佳作共长谣。
,
师生情深似海潮,
教学相长乐逍遥。
艺术殿堂勤探索,
创新求知路不遥。
,
感谢相助众人心,
温情满满似春潮。
愿此旅程成回忆,
美好时光永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