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探讨刘因《过奉先》一诗写作地点的三篇文章(之一)
冯宝哲
刘因(1249-1293),字梦吉,号静修,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是元代儒学代表人物,理学家、诗人。他曾作有《过奉先》五律一首“闰辽承宋统,此志亦雄哉。置县名犹在,因山势已摧。百年元魏史,千古汝南哀。华表鹤应有,悲风海上来。”过去曾被蒲城县的旧志收录,载于康熙、民国等多部县志,以为是其路过蒲城的作品,最近参与编篡《中华诗词文库•陕西卷•蒲城分卷》,在编审的过程中,发现此诗也依然在列。其附注为:“①闰辽承宋统:古人以闰统代指伪统治或运数不正常的时世,这里指元朝。②元魏史:北魏文帝迁都洛阳,改本姓拓跋为“元”。③汝南哀:汝南县自东晋以后,凡六次置废。借喻朝代更替频繁。④华表鹤:指久别归乡之人。”
细读全诗,其意似为久别归乡之人对县名置废改变之叹喟,颇生疑点,特别是当时蒲城已于宋初恢复原名,虽仍可称奉先,但是否另有所指,值得考究。于是便在百度搜索“奉先”一词,结果为:“古县名。(1)唐开元四年(716年)改蒲城县置,治今陕西省蒲城县。以奉祀睿宗陵墓,故名。属京兆府。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复名蒲城县。(2)辽置,治今辽宁省北宁市西南北镇庙。为显州治。金天会八年(1130年)改钟秀县。(3)金明昌二年(1191年)改万宁县置,治今北京市房山区。因奉大房山祖宗陵寝,故名。属涿州。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房山县。”这说明历史上共有三个奉先县,一在陕西,二在辽宁,三在北京。这第三个奉先,先前为万宁县,后又改称房山县,与刘因的家乡容城距离不远,作为久别归乡之人是符合条件的,且县名又有几次改动,作者产生置废改变之叹喟也就很正常了。因此笔者认为刘因《过奉先》一诗的写作地点应该是今北京市房山区,而非陕西的蒲城县。进一步再查蒲城的《康熙志》和《民国志》,发现其校注中即注明:“蒲城部分学者提出《过奉先》诗应是过房山县时作,似有道理。”此注是原蒲城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赵可老先生所作,可见他对这个张冠李戴的事,早已有了结论,我深深佩服赵老兄对待史志资料严谨慎密孜孜以求的认真态度和负责精神。有鉴于此,作为编审我认为《中华诗词文库•陕西卷•蒲城分卷》中刘因此诗是不能入编的,不知其他编辑以为如何? 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七日
关于刘因《过奉先》一诗写作地点认定的探讨的延续
冯宝哲
昨天在博客上发布了《关于刘因〈过奉先〉一诗写作地点认定的探讨》后,转发了朋友圈,引起了很大反响,多数是赞同肯定之音,认为严谨、有理,也收到了不同意见,特别令我高兴的是本土作家田岸先生不仅直爽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提供了我们过去不曾闻知的刘因过蒲城所留下的三首诗作,这可是十分珍贵的资料啊!真让我喜不自胜。田岸先生在微信平台发来信息全文如下:
“读了先生的文章,为先生治学精神所敬佩。因为房山在金、元(1191—1290)这段时间被更名为奉先县且容城县距房山县很近为由,就断定元代刘因的《过奉先》一诗过的是房山县而非蒲城县,这一断定是否有点轻率?
我提几个问题:
1.为何清代康熙、乾隆年直至民国时的蒲城县志都将此书收录于其中,而房山县志却无此诗踪影。我查阅了明代和民国十七年的《房山县志·艺文志》,明代的志根本没有刘因的任何字句,民国的志仅收入了刘因《霍原》一首诗,根本没有《过奉先》。
2.《过奉先》里有对奉先县名置废改变之叹。唐开元四年(716)蒲城县改名奉先县(因为李隆基父亲葬于桥陵,因此李隆基将原蒲城县改为奉先县)。北宋开宝四年(971)又复改为蒲城县。刘因所处的元代那段时间,蒲城就叫蒲城县。房山县1290年才由原奉先县更名为房山县。刘因晚年七八年一直因病在家,1293年病逝。所以他过奉先一定是年轻的时候。那时房山就叫奉先,何来奉先县名的置废?
3.看来问题的关键:刘因是否曾经路过过蒲城县? 我读过《元史·刘因传》传记对生平记载比较简略,我也看过容城县咸丰年和乾隆年的县志,被《元史》记载还简略,已看到的资料里对刘因生平经过的地方都记载不详。
历史上的人物记载许多都不甚详。像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魏源是湖南人,在他的生平中根本没查到来过陕西,但在他的《古微堂诗集》发现大量的从龙门到华山、潼关的诗作。从诗作中我们才知晓他原来来过陕西。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
那么刘因是否来过陕西呢?也可以根据这个思路去找。刘因的诗文全部收录在《静修集》中。于是去《四库全书》里找到了刘因的二十五卷的《静修集》,里面有诗文表明他来过陕西,经过有蒲城,如: 杂诗五首(其一)
尧山唐故国,淳朴带遗迹。种果收奴力,开田享素封。
采收多上药,敬仰近神峰。梦寐驱黄犊,岩居一老翁。
西窗
洛水秦山梦寐前,风流陈䧂两臞仙。中峰太华五千仞,皇极一元十万年。
过唐水望尧山
神化大无外,名山有几峰。威颜浑咫尺,天日尚雍容。
蒲坂勘饥死,重华有旧踪。三谟读未老,于此卜巢松。
特别是《过唐水望尧山》这首诗,紧连着的诗就是《过奉先》。那么,尧山、唐故国、洛水、蒲坂、奉先等,集中了这些明显的地域标志房山县会都有吗?
因此,《过奉先》不是过的蒲城县而是过的房山县这个结论现在还下得太早,我认为还需要做大量的考证工作在做结论为好!”
笔者的回复是:
“田岸先生:
谢谢你提供的资料,佩服你对史料的严谨精神。由你提供的资料中可以看到刘因确实是到过蒲城的。我只所以认定刘因《过奉先》写于房山县,是因刘因符合久别归乡的条件,而刘因是河北人,过蒲城与家乡相距甚远不会产生归乡之感,这是关键。房山在奉先之前原名万宁县,可见叹喟县名置废也是符合情理的。至于房山县志未收其诗,也可能是他们因为资料所限而遗漏了,不等于刘因没写。刘因到过蒲城,由你提供的这些资料非常珍贵,作为蒲城人,我是第一次看到,十分钦佩你的渊博学识,特表示衷心的感谢。这也说明,过去的蒲城史志没有收入,并不等于刘因没写,我们现在应当补录。蒲城人是会感激你的。我非常喜欢同你探讨,很希望能同你接通微信,以便向你学习!”
遂后田岸先生直接同我接通微信,今天中午又同渭南师范学院梁建邦教授一起来我处共同交流,得知田岸先生系渭南市人大退休干部,年正古稀,知识渊博,作品甚丰,性格爽直,平和坦诚,真恨相识之晚。 二零二零年七月二十八日
关于刘因《过奉先》一诗写作地点认定的探讨的初步结论
冯宝哲
前几天,为探讨刘因《过奉先》一诗写作地点的事,曾连发两文,其第二篇还被新浪博客推荐为博客首页,引起了诗友们的关注,特别是在蒲城的诗友圈内讨论比较热烈,参与者有赵可、李坤明、党忠社、姜金旺、韩理定、张继虎、唐建民、王拴庆等诸文友。对于田岸先生所提供的表明刘因来过陕西的几首诗,发表了自己的不同见解。如党忠社先生提出:“三首的第二首还像是渭南或者蒲城的事情,而第一、第三不是写蒲城的,应是写河北唐县的。因为刘因是理学家,不排除在研究理学时到陕西,和蒲城侯均有往来。”李坤明先生则提出:“明显第一、三首是写唐县。唐县历史悠久,为古唐尧封侯之地。尧帝故里河北尧山。在河北省唐县县城东约10公里处,有一座山叫尧山,亦称都香山。这里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尧帝的故里。尧帝,亦称唐尧,是我国历史上一代人文始祖。他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非凡贡献,其功之伟,其德之厚,早已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所熟知。尧帝幼名放勋,姓伊祁。父亲喾高辛氏,母亲陈锋氏。4300多年前生尧于丹陵伊祁山尧母洞,成长在尧山(今唐县南固城村北四公里处)。尧帝青少年时期封侯得帝,为民操劳,中心主要就在今唐县、顺平和望都县一带。据考证,尧继兄挚得帝后,初都阳邑,亦称唐邑,即今唐县城东北10公里的南固城村(原名故城,后改固城)。《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载:‘阳邑一作唐邑,在今河北唐县东北。’《中华大字典》有同样的释文,《中国历史地图集》中亦有明确标识,唐县至今保存有‘古唐侯国碑’为证。” 田岸先生也发来了对第二首诗的看法,认为“刘因的西窗不是写蒲城的,我当初列出是证明来过陕西。他在西边窗户看见华山,证明当天居住在华山东边。”
另外,我也在百度搜索中找到了一篇《刘因评传》的文章,其中讲到了《过奉先》一诗(载于《静修先生集》卷八.一四八页。)反映了刘因的恋金哀宋情绪,从这一点看来,万宁县是因金陵而改称奉先的,刘因过此而生发叹喟,应是情理之中的事。
我还在《刘因诗词集》卷二中查到《杂诗五首》的全文是:
其一
尧山唐故国,淳朴带遗踪。种果收奴力,开田享素封。
采收多上药,景仰近神峰。梦寐驱黄犊,岩居一老农。
其二
冀北高寒境,英灵海岳全。斯文若程邵,家世亦幽燕。祀典今谁举,遗经会有传。吾乡此盛事,瞻仰在他年。(下略)
《窗口》一诗,田岸先生提供的是前半首,我在《刘因诗词集》卷十八中查到全文:
洛水秦山梦寐前,风流陈邵两癯仙。中峰太华五千仞,皇极一元十万年。
厮役阅来归旧隐,迷藏画出称高眠。人间此意今谁会,卧看西窗生暮烟。
《过唐水望尧山》一诗在《刘因诗词集》卷三中即可以查到,而与之紧接的即是《过奉先》这首诗。
关于“唐水”,百度搜索的结果是:“唐河,古称滹沱、呕夷、滱水、唐水等,《大清统一志》载:因流经唐县后水流增大,而得名。……历史上称唐河为大清河的正源。”由此可知唐水与唐县有关。
由以上资料可知第一首诗“尧山唐故园”这句话,放在蒲城很难成立,放在唐县则比较妥切。这是作者同题《杂诗五首》中的第一首,而第二首开头的第一句“冀北高寒境”,即点明了这几首诗是写于河北的,可见此诗中的尧山与蒲城无关。第二首《西窗》一诗,应写于华山之东,也证明不牵涉蒲城。至于第三首,从标题《过唐水望尧山》即可看出其是写于河北的作品。这些都进一步佐证了《过奉先》写于房山县的可能性很大。
因为这三首诗是田岸先生提供的,我将这些认识反馈给他,恭请指谬。田岸先生的回复是:
“这里还有许多疑问:清代和民国房山县志为何只收了刘因的《霍原》而不收《过奉先》?资料不全只是猜测,能收《霍原》(这是一首很僻的诗)肯定编撰者看到过刘因的诗集,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县曾经称过奉先县么?为什么清代康熙、乾隆、民国蒲城县志均收了这一首?否定历史记载必须有可靠的实据,不能凭猜测。 :
读刘因《年谱》和《刘因评传》,刘因一生可以分为两段:30岁以前青少年时段和30岁以后的中晚年时段。刘因三岁识字,日记千百言;六岁能诗,十岁能文,十八岁刘因还自诩在诗赋上已与苏武、李陵、司马迁、班固、屈原、宋玉、卢照邻、王勃、元结。李白等不相上下。在刘因六岁时全家已经离开老家容城,一直到26岁才回到容城,这二十年刘因家四处迁徙,迁徙在什么地方?根据刘因自己写的文章有涞水、顺天、真定等,25岁时家庭居地数不详。这段时间刘因受教过一位砚先生。22岁时随一位叫松冈的先生出外游历不到半年,时间虽然不长,但二人情感很深。他们二人出游了什么地方?没有记载。但根据刘因的诗词来看,好像到过永济、洛阳,关中东部和商洛。
我说的意思不是断定《过奉先》是过的蒲城,而是说过的是房山并没有可靠的实据,这中间有好多疑团,只是推测和猜想。《过奉先》蒲城现在说不是蒲城,房山从来也没承认是房山的,那难道刘因是写的天上的?这多年,各地都在大力弘扬地方历史文化,没有的都要强拉历史。《过奉先》古人把它多次编入了蒲城旧志,又不是我们把它第一次收入的,为何要把它硬推出去呢?个人观点,请冯老批评!”
笔者的回复是:“十分喜欢同你讨论这个问题,我们这都是事后的考证,只能从现存的资料进行推衍,得出自己的结论。我只所以质疑刘因《过奉先》不是过蒲城,主要的根据是这首诗所发抒的是归乡人对县名置废的叹喟,而蒲城并不符合这个条件。如果放在房山县的奉先正好与其对应,故有此议。十分感谢你对这一探讨的关注!从你提供的这几首诗的写作地点来判断,也可以看出《过奉先》是写于房山县的若干端倪。考虑到你的“否定历史记载必须有可靠的实据”的意见,我们会更加慎重对待将此诗是否收入《文库》的,请你放心。”
以上是否可以作为此次探讨的结论,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二零二零年八月三日

作者简介冯宝哲,陕西蒲城人,一九三八年一月生。高级经济师,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渭南市楹联学会原常务副会长,现顾问。《渭南联苑》原主编、编审,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顾问。被授予“秦东联坛十老”、“渭南文化名人”“陕西孙髯翁终身成就奖”等称号。著有《风雨留痕》等书五卷,二百多万字。
编辑制作:侯五爱
文字审核:惠玲玲
美编:惜缘
总编: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兴民
图标制作:旭晓霞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中华诗经阁总社简介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胡兴民 乔永胜 胡乃华 骞国政 冯宝哲
名誉总社长 王今伟
总社长兼总编 王连社
副总社长 胡乃华
副总编 惠玲玲 侯五爱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
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
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刘东华兼主编 群管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
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齐鲁分社
社长 赵芳香
总编 张丽丽 铃龙
中华诗经阁辽宁分社
社长 白淑环
副社长 木兰
顾问 萨仁图娅 杨景坤
总编 玲珑
副总编 煮酒听雨 莲心儿
编委 玲珑 煮酒听雨 莲心儿(郭宝莲)枫庭飘雪 胡建飞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 赵富娥 李飞 麻九石 柳艳娥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杨建奇(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周富成(江苏)王东海(河北)侯五爱(河北)李红彦(河北)宁建筑(河北)(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刘崇甫(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刘亦大吉(杭州)点点(内蒙古)文清(安徽)杨洋(内蒙古)木棉(河北)张燕(陕西)
格律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翟英(陕西)刘激扬(河北)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辛谷(江苏)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凌远科(广东)冯新民(陕西)杨立新(河北)刘哲崇(山东)(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槐丙让(河北) 翁新政(河北)晓峰(江苏)曹赟(河南)杨明才(山西)马雄(陕西)马全民(陕西)陈柏苍(内蒙古)曹甲文(贵州)(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明雪琴(河北)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邢德朝(陕西)王芳英(陕西)米义勇(四川)师永德(内蒙古)(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冯家才(陕西)杨正前(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薛金凯(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张守平(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李平安(陕西)陈建民(陕西)段俊怀(陕西)王千金(陕西)党武平(陕西)惠玲玲(陕西)邸兰宁(陕西)刘双民(陕西)杨鸿祥(陕西)杨传宇(河北)骞国政(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任山泉(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赵云斌(陕西)胡玉全(陕西)肖红斌(陕西)陈宏伟(陕西)张培良(陕西)刘进海(陕西)潘琦(陕西)陈兴顺(陕西)齐宝田(山东)邸兰宁(陕西)(添加中)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王乃仁(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副部长:李飞(河北)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郝后波(河北)
戏曲部
部长 刘奎芬
副部长 刘冬至 孟凡志 李飞
艺术指导 葛建州 孟凡志
部长助理 王俊茹 王焕生
后勤管理 孟凡成
摄像 王建民
编委
陈瑞发 张庆增 罗淑花 罗淑琴 杨双银 崔文秀 王新玲 陈秀峰 蔡香梅 刘秀清 毕站稳 汤富花 刘永清 邓春兰 刘铁桥 刘香平 孔维华 王福利 李凤霞 张凤霞 方明 裘艳华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