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父亲(连载六)
作者:叶玉林
世事无常终有定,人生有定却无常。父亲在医院的情况出现反复无常,还不如在家的情况好。我感觉很迷惘,不由得我联想起了去年以来,家庭里发生的很多亊。
先是父亲执意要迁移福宅,重新箍墓,后因父亲所看上的地方,风水不好而放弃。聪明的小弟懂得父亲的心思,自觉出資承头,重新修复加固了20年前,我们兄弟三人合力为父母亲修建的百年福宅。
那年腊月29日,大哥为父亲生日忙前忙后,亲自下厨,亲戚儿女子孙坐了三桌,共同的心声是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春节大哥在家陪父母过年,我们踏实心安。谁知年三十刚过,初一就起风波,父子在家拌嘴不悦,骨肉情深,有理难辯是非。谁对谁错自有评说,有父为大无父尊兄,大哥一气之下离家而走,父亲依然守护着我们这个家。
父亲执意与主动,似乎有些不寻常,令人费解。我一个人在大厅里思前想后,也理不清头绪来,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种情况未曾经历过。父亲入院以来,身体还不如在家的时候能走能动,起居正常。为什么在医院里看着看着,越来情况越不好了呢?我曾两次与主治医生张主任沟通,未得到任何建议。
我在医院问张主任:“我父亲晚上说胡话,开始出现幻觉是怎么一回亊?”张主任解释说:“是大脑局部间歇性缺氧所致”。我说:“那不要紧吧?” 张主任反驳道:“那很厉害哩”。 我问:“敢不敢回家?”。 主任说:“那不敢,回去了就没希望了”。住进医院,一切都交给了医生,可医生偏偏又不给预判性建议的交待。
就在那时我手机响了,是大妹的电话,说父亲把饭吃完了,要和我说嘎话,然后她把电话递给了父亲,电话里父亲叫着我名字说:“你买的稠糊汤很好吃,我都吃完了。医院里不让进来,玉玲在这里,啥都好着哩!你不操心,我想吃啥了再给你说,就这,哦!”挂断了电话。
接着大妹发来了父亲吃饭的视频,我看了好几遍,坐在那里发呆,总有一种舍不得离开医院的感觉。后来大妹出来见我还没走,就和我坐在大厅说了好多操心父亲的话题。然后我就离开了医院,谁知这竟然成了我与父亲的永别!
早晨从医院回来,我给妻子说:明天我到医院里把“大” 侍候两天。当天中午是大妹子给父亲买的炒面,下午是大哥给送的烩面片,晚上大哥替换了大妹子。
奇怪的是,当天晩上弟和姐姐先后与我打电话,似乎都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但谁也没想到不等天明父亲就“上路”走了……
我们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父亲一直害怕的亊情变成了现实。
人常说,生有时辰,死有地方。父亲就这样急匆匆的离开了我们,这难道是天意吗?
在悲痛中,我们守护着父亲的遗体,随灵车一同回到了老家。亲人们早已守候在院子里,忙碌着接父亲回家,队上的邻居们前来帮忙的不少。在一片哭声中,父亲的遗体停放在老屋的堂室中央。
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失去亲人。儿女们痛失了一位好父亲,万分悲痛,声泪俱下,生死离别,骨肉情深。
父亲,突然去世,如同天塌地陷。就此分别,阴阳相隔,再难相见,唯有梦中,相聚团圆。从此,我们永远失去了严慈可敬的父亲!家的温暖从此失去了一半,我们回来再也看不到您那佝偻的身影,整天为这个家而忙碌不停。再也享受不到人间最伟大的父爱,最严厉的家教,再也听不到您那滔滔不绝的言传身教。
有人说,严父慈母,是祖上修来的福份。我们很幸运地生长在这个家庭里,为您当儿女,那是我们的福气。我们在您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您为我们操碎了心,您的言传身教永远激励着我们,是您养育我们成人,我们一辈子报不完您的大恩大徳。
父亲,一生充满了坎坷与艰辛,他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刻都在与命运抗挣。当他生下来还在襁褓之中,因右脚先天性畸形,而被遗弃。苍天有眼,路遇爷爷担脚(挑夫)抱回收养。奶奶一生不育,爷爷视他为掌上明珠,百般呵护,精心抚养,取乳名“百岁”, 意在祈求苍天保佑苦命的父亲,健康成长,长命百岁,但父亲辜负了爷爷的厚望,差了17年。
父亲,自幼聪明伶俐,懂亊后爷爷让他识文撰字,先上私塾后进学堂,大河面橡子楼高小毕业。在当时新旧社会交替变革之年,也算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曾在韩子坪乡当过文书,在国家最困难时期,给苏联还债的那一年,他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回到了农村当起了农民。大队支书见他有文化,就让父亲当上了大队会计,他干了好多年。
在那糠饭年粮的年代,父亲他身残志不残,一生无比坚強。为了生计,学会了木匠,技朮本领精湛过硬,拜他为师学手艺者,不计其数。父亲以他残疾的躯身,担当起了养育我们的责任,他用毕生的经历,苦心经营了我们这个家,以坚強的意志,维护了一个残疾人的尊严,赢得了周围人的敬仰!我曾经跟随父亲学手艺,当过一段学徒工,满怀踌躇准备继承父业。凑巧适逢改革开放好机遇,国家公开在农村招干,我才有幸跳出农门,改变了我人生命运的轨迹。
父亲,一生不容易,膝下有三儿三女,从小养大那个都不省心。听说奶奶在世的时候很歪,整天神经兮兮,六一年就去世了,那时候还没有我。一直是勤劳的爷爷帮衬着父母亲,把我们拉扯养大成人。父亲一生呕心沥血,不为生活所唾弃,勤俭持家,顽强拼搏,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和努力,是常人的好几倍,他为我们兄弟姐妹的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

【作者简介】叶玉林、男、1963年生人,在职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退休干部。曾长期在基层担任过乡武装部长、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副局长等职务。平日喜爱文学、笛琴书画等,创作有《回味人生》《贩药材》《治黄河》《我的父亲》《一封家书,》等各类体裁作品约20多万字。《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