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趣说礼泉人(散文)
作者:季志林
一日闲暇无事,约几位乡里相聚小酌几杯。然而备席容易请客难,不是这个有事,就是那位忙着,任你不住的用手机联系,最终还是锣齐鼓不齐。
于是有人感慨道:“咱们礼泉人啊,啥都好,就是不抱团。”话语一出,立即引发了一阵热议,礼泉人的性格居然成了大家当日谈论的主要话题。
到家后,酒兴未酣,仍然回想大伙儿刚才的议论,越想越觉得很有意思。我的家乡礼泉县地处关中平原,自秦始皇二十六年设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本名谷口,南北朝时改为宁夷,隋开皇十八年因境内有泉,其味如醴而改名醴泉县,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礼泉县。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寢就安放在礼泉北部的九嵕山上,也许是沾了这位一代英主的光,礼泉的确人杰地灵才俊辈出。作为礼泉人,我们过去很少总结自己剖析自己,今日大家一场议论。引发了我的深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生活习惯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点。譬如山东人豪爽,山西人精明,河北人慷慨,湖南人睿智等等。礼泉人啊!你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
先说礼泉人的性格。我接触的礼泉人,大多秉性耿直,诚实厚道,干事认真,不善言表。语言生硬直来直去,见面打招呼只说两三个字,不是“做啥去”?就是“吃了么”?按礼泉人自己的说法,天生的“生顶冷蹭”。
这种性格表现在处事上很有特点,礼泉人作风硬朗,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也不轻易服人。人民公社化时期,生产队扛粮食大多是年轻人来干,一袋粮百十来斤,二话不说,掂起来一发力就上了肩,别人帮忙坚决不让,这就是礼泉人的脾气,讲究实干,舍得出力,绝不耍奸溜滑。这种干法人们称之为”生整”。
外向型的礼泉人爱体面,处事大方,唯恐人说他小气。内敛型的礼泉人言语少,谨小慎微,遇到事常往后躲。
礼泉人能力强,但情商低,办事硬成,却不会说漂亮话,更不会在上级面前点头哈腰阿谀奉承,在礼泉人看来,巴结人的话咱说不出口,这叫“舔尻子”,“胡骚轻”,会被人瞧不起。礼泉人嘴硬性烈脾气犟,走的端行的正宁折不弯。所以,许多礼泉籍干部论人品论能力十分优秀,论政绩论贡献也非常突出,但就是提拔不上去,究其原因,多半是自恃清高,没有学会巴结人,上级领导自然不喜欢他。
礼泉人厚道善良讲义气,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初次交往时,你会感到他沉默寡言有些面冷不好相处,一旦成为朋友,那绝对是一副热心肠,给人帮忙帮到底,要头连身子都给你。同样给朋友帮忙,有的人事后会说:这件事多么难办,我想了多少办法,找了多少人最后才办成,目的是要在朋友面前落个好。而礼泉人则不同,礼泉人给朋友帮完忙一声不吭。所以我曾经总结过:礼泉人做事认真,认真到不会来事的程度;礼泉人忠厚实在,实在到不会活人的程度;礼泉人性格耿直,耿直到“瓜不叽叽”的程度。
即使处理家庭关系,礼泉人的方式也与众不同。譬如儿子在父母面前做了错事,按说自己主动认个错就行了,礼泉人不是这样,做父母的爱面子,当儿子的也爱面子,为了争回面子,必须找一个族中有威望的长辈在中间说和,中间人先做好儿子的思想工作,起码要批评他几句,让他明白错在哪里。水到渠成后,儿子当着中间人的面向父母认错,然后父母再把儿子教训一番,有了这个过程,面子就回来了。
礼泉人自尊心强,也很自信。礼泉是陕西苹果产业的“先行者”,曾经以苹果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成为陝西第一苹果大县。国内各大城市的果品批发市场都可以看到礼泉果商的身影。有不少人因为发展苹果产业走上了致富之路。和其它果区一样,礼泉的果业生产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是礼泉人很执着,认准的事一定会干到底,如果你当众说出礼泉人在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礼泉人会红着脸和你急。
但是礼泉人的“抱团”精神的确不强。尤其是在外地工作的礼泉人“抱团”不紧,这种现象既与礼泉人的个性有关,又与礼泉的地域文化有很大关系。从素质上讲,这些礼泉人有能力有担当更有事业心,一旦进入角色便专心致志埋头苦干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很少把精力花在应酬上,也不愿意为此而浪费时间。从地域文化讲,礼泉地处八百里秦川,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礼泉人不愁吃不愁喝,各自过好日子就行,求人的事不太多,所以与人交往相对较少,喜欢独来独往。这种地域文化也体现在休闲娱乐上,比如礼泉人打麻将必须和“独张”,“边卡调”可以,多张不算和。
“抱团”现象大多表现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人们为了生存就得紧密地团结起来,与天斗,与地斗,与洪水猛兽斗。这种“抱团”精神其实是一种正能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创业需要“抱团”精神,发展需要“抱团”精神,农村振兴更需要抱团精神。如果礼泉人的“抱团”精神再强一些,岂不发展得更快?
我本礼泉人,礼泉生礼泉长,礼泉的水土把我也弄成了这么个性格。人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此话一点不假,我倒是试图改改性子,结果呢,原谷倒在原囤里。
这就是礼泉人,九嵕山巍然屹立千年不倒,泔河水滔滔东去不会西流,礼泉人的性格,难道还会有新的变化吗?
2024年9月10日于咸阳渭滨苑
作者简介:季志林,陕西省咸阳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
北京中宣盛世国际书画院研究员;
北京润墨斋书画院高级院士;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陕西省咸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大漠生命线》,
其军旅小说,诗歌,散文,书法作品多次获奖。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