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上“峨眉”,观仙景
(叙事散文诗)
作者丁培恭
峨眉山
位于四川省西南
中国佛教名山
中国5A旅游景区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山名由来
峨眉山屹立大渡河边
大渡河古称“涐水”
河边有一座雄伟的山
涐演变成了峨
山美得象一道眉
峨眉山由此得名
峨眉天下秀
峨眉山从峨眉平原
拔地而起
巍巍然三千多米
雄奇而逶迤
大气而磅礴
山势峻峨
景色瑰丽
气象万千
秀甲九洲
有“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之美誉
诗仙李白留下
“蜀囯多仙山 峨眉邈难匹”
千古绝句
揽胜十景
一.金顶祥光
登上金顶
游弋仙境
观绝景
日出 云海 佛光 圣灯
四绝奇景被誉为峨眉
吉祥之光
金顶有
世界最高金佛
普贤菩萨道场
自然人文融合
可谓集天地灵气
映日月光辉
二.象池夜月
峨眉山月 自古留名
秋天天高云淡
皓月当空
令人抒怀 浮想联翩
赏月最佳处
峨眉洗象池
金顶虽高 过于空旷
只是对天看月
所谓观日上金顶
望月洗象池
洗象池山峰丛林陪衬
月夜降临 万山沉寂
秋风送爽 遙天一碧
众多文人墨客为之倾倒
李白离蜀远游 平羌吟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陆游惜别低吟
“依依向我不忍别
谁是峨眉半轮月”
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
感情激发咏吟
“洗象池边秋夜半
常留明月照寒林”
三.九老洞府
峨眉九老洞口
青藤盘绕 杂树飞花
白云飘飘 雾霭升腾
洞外天朗气清
洞内凉风习习
传说
当年轩辕皇帝
从黄河边远道而来
拜访洞中九位老神仙
九位长者年轻时女娲补天拣石有功
年老隐居于此
九老洞由此得名
四.大坪霁雪
大坪在峨眉山腹部
秋末冬初
金顶瑞雪飘飘
大坪已大雪纷飞
株株挺立的常绿乔木
琼枝玉叶 白塔凌空
严冬
大坪和环绕的群峰
组合成庞大的雪莲花
晶莹剔透 冷艳妖娆
宋代诗人白约惊叹
“岩静常留雪
山寒故放花”
五.洪椿晓雨
洪椿坪坐落在群峰环抱中
原名千佛寺院
寺外有三株洪椿古树
得名洪椿坪
坪上
云雾丰盛 古木葱茏
山鸟长吟 涛声殷殷
春秋两季 晨曦初露
坪上晓雨霏霏
似雨非雨
不会淋湿衣襟
原是湿度饱和
冷却后的水蒸气
洪椿晓雨闻名遐迩
六.白水秋风
万年寺
唐朝名白水寺
白水寺山景四季宜人
犹其在金秋
寺后观心坡白云缠绕
秋风吹拂着峰峦
摇曳着丛林
发出呼呼声响
枫叶橙红随风飞舞
穿寺而过的小溪流水潺潺
秋风 树涛 流水
汇成悦耳的森林交响曲
白水秋风有古诗贊美
“三秋水净,白云轻飞
秋风号林,黃叶水”
七.双桥清音
峨眉山清音阁下有双桥
这儿亭阁幽雅 双桥齐飞
山青水秀 空气清新
林木葱郁 流水欢欢
峨眉山最佳摄影点
园林学家盛赞
“有声的诗,立体的画”
峨眉标志景点
上山必经之路
八.灵岩叠翠
灵岩地处峨眉
金顶三峰的后山麓
向北眺望
茂林修竹
青峰绵延起伏
远处
万佛顶 千佛顶 金顶
三峰挺拔
横亘天际
有古诗赞灵岩
“灵岩翠秀耸高台,
遥望天门跌荡开”
九.萝峰晴云
萝峰
伏虎山下一座小山峦
草丰竹秀 涧谷环流
古楠耸翠 曲徑通幽
峦上古松
奇枝异态 苍劲挺拔
朵朵白云飘到萝峰顶上
飘到游人身旁
时而飞舞轻游
时而向平原飘荡
好一幅生动的云出云归图
名人谭宗岳赞萝峰晴云
“峰庵到此学仙余
太史虎臣曾结庐
跨鹤飞凫踪已渺
晴云一片卷还舒”
十.圣积晚钟
圣积寺为峨眉入山
第一大寺
寺内悬挂圣积铜钟
重达十二吨
钟声洪壮远近迴荡
夜深人静金顶传声
素有盛誉巴蜀钟王
谭宗岳特意赋诗
“晩钟何处一声声
古寺犹传圣积名
纵说仙凡殊品格
也应如儿觉清心”
峨眉山上游
偶见峨眉猴
保护好生态
不要去打逗
多次登临峨眉
纵揽十佳景点
今以诗歌形式
概述所闻所见
如有美景遗漏
还望多多海涵!
作者简介:
丁培恭,中学就读重庆一中,四川大学数学系毕业,中学数学高级教师。重庆市首批教授级高级政工师。出生入死,在震中地区经历1976松平7.2级大地震,四川阿坝州劳动模范。
愛好文学,2017和2018年分别有两篇散文在《四川文学》发表。中国散文网高级诗人、专栏作家,中国诗书画家网高级诗词家、名人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世界汉语作家协会金牌会员。在中国散文网举办的全囯诗文联赛和文学大赛中荣获大奖四十多次(特等金奖2次,特等奖5次、金奖13次、一等奖25次)。
现有300首诗歌在中国诗歌网发表、库存。200余首诗歌配图配乐在火凤凰海外头条平台发表、库存。
2021年世界诗歌联合总会举办迎新春世界诗歌大赛,作品《青海湖》荣获传世佳作奖;举办世界爱情诗大赛,作品《月光下的小舟》荣获最美爱情诗歌奖;举办诗和远方大赛,作品《游原生态九寨沟》荣获最佳诗歌奖。
2023年4月28日中央电视台cctv华夏之声官网以“教育界的劳模诗歌界的名人丁培恭”为标题,发表了《圆明园之殇》等六首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