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凤阁
陈玉才是原清江市钵池供销社副业辅导员,国家干部、共产党员、军人出生。他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经做过开国上将韦国清的警卫员,跟随将军转战南北。五十年代转业到淮阴地区百货站,因家在清江市钵池公社汕头大队,申请调回家乡工作。我是1980年底调到钵池供销社任副主任和他共事一年多时间,他大我近20岁,给我的印象是“不摆功、不争利、不怕苦、不怕累”,工作勤奋、业务熟练、善于沟通,团结同事的好人一个。在供销社我分管多种经营和负责“社带队”工作(供销社要帮扶没有副业的生产队发展项目),同时还兼任钵池公社多种经营办公室副主任,全公社各大队的副业生产要统筹计划、落实种植业、养殖业(草鱼)等项目。既要保留“名扬省内外传统大头菜、红胡萝卜”,又要开发“短平快”适宜本地生长的国内外市场看好的金针菜项目。农村工作老陈可是行家里手,我跟着他跑遍全公社“山阳、马庄、洪福、团汪、毛渡、吕庄”六个大队生产队最后选定团汪大队一、二两个生产队河堤土壤适合种植100亩生产基地。81年9月下旬,当时采购种苗(金针菜根)比较难,我通过在淮阴供销干校学习的同学关系到盛产金针菜的宿迁大兴、泗阳三庄自行收购农民的菜苗。由老陈同志带队和另一名同志加班加点连夜突击收购拉回来,我到团汪一、二队带人整好土地栽种,一天时间填补了清江市的一项空白,受到公社和市供销社的表彰。
钵池大头菜、红胡萝卜“皮薄肉嫩、供不应求”,每年供销社都要收购二百余万公斤,除加工腌制品外,还要外调苏南各地。全公社集体副业收入看好,高于往年。
一
钵池供销社,
党员陈玉才。
居功不自傲,
平凡放光彩。
二
吃苦走在前,
享乐放身后。
学习是榜样,
工作带好头。
我调离钵池以后老陈没有忘记我,他的儿子在陕西当兵回来还送两瓶绿玻“西凤酒”给我至今难忘。地改市不在一区,几十年不见失去联系的老陈不知道他在人世还在天堂?老陈同志对我的支持、帮助功不可没,他是我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