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2024年10月15日至17日,“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走进位于三晋大地大地的原平市实达中学初一二年级,连续两天半的“三标课堂”现场评课、指导《大众教育学》读书总结会,给学校的大先生们带去了诸多感动、惊喜与收获。今选大先生张向英、张变荣、梁宏霞、闫换平的观后感,以飨读友。

张向英:
三标引领,成就我们
三年来,实达中学轰轰烈烈地开展“三标课堂”的课改活动,我也参加了其中的培训。但是在惰性的使然下,我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选择在舒适区活动,上课照讲,作业满量……于是,三标课堂的核心、模式、操作流程完全不会,就仅仅知道设置目标、达成目标、反馈目标。有时也想拿来用,但是自身原因,并不会操作。我发现自己该充电了。
恰好这个金秋时节,十月十五日,孟国泰先生踏着丰收的脚步来我校亲自指导多个教师实践操作,犹如给我照亮了一盏灯,终于有目标,有思路,有方式,有方法,可操作了!
首先是目标明确,宗旨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自己的主。学生自主学习,围绕“问题目标化,目标任务化”融会贯通,目标很清晰,任务很具体,努力点就可以达到,比如苹果树上的苹果,跳起来就可以摘取到。但如果跳起来还摘不上,那么就不会有人再跳了。“问题—目标—任务”之间有了桥梁,人人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了。
其次是“任务情境化,情境能力化”。融“任务一情境一能力”三位一体,使学生看到自己完成的任务可以运用在实践(情景)当中,能力自然有所提升。这样的知识,学生当然愿意学;这样的实践,学生当然愿意做。
再次是“能力素养化”,学生能力提升了,内在的素养就会表现在外,自然纯真,气质优雅,落落大方,腹有诗书气自华,自信自立,自己开辟新天地。自主是学生的重要素养。自主带来自信,自信带来自豪,自豪带来自强。自己强,人人强,国家强,真正做到了“大家好,才是真地好!”
张变荣:
深刻的触动
“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给我带来了深刻的触动。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兴趣和天赋。从个体出发,意味着尊重每个人的差异,不将统一的标准强加于人。我们应该鼓励人们发掘自身的潜力,发展自己的特长,成为独特的自己。
“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更好的人”,需要我们提供合适的教育和引导,关注个体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提升。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人们可以在各个方面取得进步,成为更优秀的个体。
“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则需要我们关注个体的内心感受,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创造积极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追求自己的幸福。快乐和幸福不仅仅来自物质的满足,更来自于内心的充实和对生活的热爱。
“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共建一个大同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尊重、相互支持。不同的个体共同努力,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实现人类的和谐与进步。
总之,“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理念让我们更加关注每个人的价值和发展,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梁宏霞:
共创美好未来
“以生为本,让生自主,向生学习,为生服务”;“视家长为上帝,视孩子为天使,视教育为生命,视质量为灵魂”;“相信学生,是老师的本分;赏识学生,是老师的激情;发现学生,是老师的聪明;调动学生,是老师的本领”……
孟国泰先生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深思。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孟先生的理念,让我们站得更高,望得更远,走得更宽。
愿与大家同行,一起努力,共创美好未来!
闫换平:
成为最好的自己
“三标课堂”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让不同的人共建一个大同世界”“最好的教育是自育,最好的教学是自学,最好的管理是自理,最好的评价是自评”等核心理念,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讲出了教育根本。
尊重每个孩子,不以成绩论英雄,发现不同孩子的长处,启发引导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他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三标课堂,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悟,更能让孩子们在“体、情、智、创、和”等方面得到发展提升,真正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者:张向英、张变荣、梁宏霞、闫换平(原平市实达中学大先生)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