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木的作品
☘️《寻找方形的雪花》
三十年前
百余弟子受世尊命
到民间寻找方形的雪花
至今未归
❊ ❊ ❊ ❊ ❊ ❊
🌹【吉特赏析】
《寻找方形的雪花》这一设定富有哲理与奇幻色彩。故事以三十年前为起点,百余弟子受世尊之命踏上寻觅方形雪花的征途,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本身便蕴含了对绝对、完美追求的隐喻。至今未归的结局,既留下了悬念,也引人深思:或许他们在寻找中悟出了某种真谛,或许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精神探索。作品引人遐想,通过不可能的任务,探讨了信仰、坚持与人生意义的深层次主题,富有启发性。
🔸🔸🔸🔸🔸🔸🔸🔸🔸
天木的作品
☘️《神级人物》
自从他把自己封神后
只要打开房门就能看到
里面端坐着一个
人模狗样的自己
起初,他洋洋得意
后来,神经兮兮
再后来,癫狂了
他跑进旷野
仰天质问苍天
“我到底是谁啊......”
❊ ❊ ❊ ❊ ❊ ❊
🌹【吉特赏析】
《神级人物》以讽刺和寓言的方式,描绘了一个自我封神后陷入身份认同危机的角色。作品通过“人模狗样”的形容,生动刻画了主角虚伪的自我崇拜。从洋洋得意到神经兮兮,再到最后的癫狂,情感变化层次鲜明,展现了人性的脆弱与荒诞。结尾处主角的仰天质问,引人深思,反映了现代人在追求名利、地位时可能面临的迷失与困惑。作品寓意深刻,值得回味。
🔸🔸🔸🔸🔸🔸🔸🔸🔸
🔸🔸🔸🔸🔸🔸🔸🔸🔸
天木的作品
☘️《继续面壁》
百岁世尊展开一张白纸
问道:愚鲁 看见何物
答曰:纸上有一粒黑点
尊师怒斥;修炼七十余载
依旧愚鲁......
继续面壁
❊ ❊ ❊ ❊ ❊ ❊
🌹【吉特赏析】
《继续面壁》以简短的对话,深刻揭示了修行与悟性的主题。故事通过世尊与弟子的互动,展现了弟子对于事物表象的执着,未能领悟“白纸”背后的深层含义,而世尊的怒斥则透露出对弟子未能摆脱凡尘束缚的失望。
🔸🔸🔸🔸🔸🔸🔸🔸🔸
天木的作品
☘️《 秋日午后 》
阳光 鸟鸣 闹哄哄
重新粉刷那面
记忆脱落的墙壁
绘一副 :
湖岸 垂柳 绿波
思绪的小船随风荡漾
❊ ❊ ❊ ❊ ❊ ❊
🌹【吉特赏析】
《秋日午后》以细腻而温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喧嚣的秋日画面。阳光与鸟鸣交织,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生活气息,而“重新粉刷”的记忆之墙,则巧妙隐喻了对过往的修复与重构。画面转至湖岸、垂柳、绿波轻漾,思绪如船随风,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深刻表达了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向往。作品意境深远,让人在秋日的午后感受到一丝温馨与宁静。
🔸🔸🔸🔸🔸🔸🔸🔸🔸
🔸🔸🔸🔸🔸🔸🔸🔸🔸
天木的作品
☘️《 弹 性 》
生命犹如橡皮筋
握在自己手里把玩
小心翼翼地伸拉
长一点 再长一点
最聪明的时候
还是萎缩成小球
滚过来 滚过去
❊ ❊ ❊ ❊ ❊ ❊
🌹【吉特赏析】
《弹性》以生动的比喻捕捉了生命的韧性与智慧,将生命比作橡皮筋,既展现了在挑战中勇于伸展、追求成长的勇气,又巧妙地暗示了适时收缩、保持灵活与自我保护的重要性。诗句简洁而富有哲理,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压力时既要勇于尝试,又需懂得适时调整,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
天木的作品
☘️《 似是而非 》
你相信量子纠缠吗?
她点头又摇头
我只是和你证实一下
黎明前
梦中常常与你纠缠
你有过类似情况吗
她低下头
阳光融化了脸庞
❊ ❊ ❊ ❊ ❊ ❊
🌹【吉特赏析】
《似是而非》以量子纠缠这一科学概念为引子,巧妙地融合了梦境与现实的边界模糊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的情感纠葛。诗中的对话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点头又摇头”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对量子纠缠既信又疑的复杂心态,以及对情感关系不确定性的微妙感知。结尾“阳光融化了脸庞”以温暖的意象,寓意情感的柔化与融合,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空间。
🔸🔸🔸🔸🔸🔸🔸🔸🔸
🔸🔸🔸🔸🔸🔸🔸🔸🔸
天木的作品
☘️《 登 山 》
住步小憩
往上看
是得意和轻蔑的笑意
往下看
是凌乱和疲惫的怨气
❊ ❊ ❊ ❊ ❊ ❊
🌹【吉特赏析】
《登山》描绘了登山途中的心境转换,寥寥数语,却意境深远。上望时的“得意与轻蔑”,展现了攀登者面对挑战的勇气与自信;下视的“凌乱与疲惫怨气”,则真实反映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这种对比不仅刻画了自然攀登的艰难,更寓意着人生路上的自我超越与内心挣扎,引人深思。这是一幅生动的心理风景画。
🔸🔸🔸🔸🔸🔸🔸🔸🔸
天木的作品
☘️《 遗 老 》
他从大洪水里走出来
浑身湿漉漉 斑斑点点
半个世纪过去了
至今没晾干 味道还挺冲
❊ ❊ ❊ ❊ ❊ ❊
🌹【吉特赏析】
《遗老》通过洪水中的形象,巧妙讽刺了某些遗老固执陈旧的思想。湿漉漉与斑斑点点,不仅是物理上的未干,更是思想顽固、不愿与时俱进的象征。半个世纪的“未晾干”,强调其顽固不化;“味道还挺冲”,则直接讽刺其自以为是、不合时宜的言论或行为,引人深思。
🔸🔸🔸🔸🔸🔸🔸🔸🔸
🔸🔸🔸🔸🔸🔸🔸🔸🔸
天木的作品
☘️《 不必在意 》
偶尔会有小蚊蝇
在你耳旁 嗡嗡炫舞
能种下一个红包
是它得意偷袭的奖励
不必在意
持守你的尊贵
沉默 蔑视是给予卑贱
最有力的回击
❊ ❊ ❊ ❊ ❊ ❊
🌹【吉特赏析】
《不必在意》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生活中的小困扰,用“小蚊蝇”比喻轻微却恼人的问题,巧妙地将“嗡嗡炫舞”与“红包”相结合,既幽默又形象地展现了烦恼带来的轻微伤害。诗中“沉默 蔑视”的态度,展现了面对琐事时的高雅与从容,是对“卑贱最有力的回击”的深刻诠释,鼓励读者以超然心态应对生活中的琐碎烦恼。
🔸🔸🔸🔸🔸🔸🔸🔸🔸
天木的作品
☘️《 失 能 》
我知道
你很长时间
没有真诚的笑过了
不妨躲到镜子面前
试一试
无论摆出何种姿势
都是一副
假笑脸
❊ ❊ ❊ ❊ ❊ ❊
🌹【吉特赏析】
《失能》深刻地描绘了现代人在生活中逐渐失去真实笑容的困境。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人们在长时间的压力和伪装下,渐渐遗忘了如何真诚地笑。诗中提出的“躲到镜子面前试一试”的动作,象征着对自己内心的反思和探索。通过镜子的折射,读者看到了被社会和环境束缚的自我,一个即便尝试摆出各种姿势,也无法展现真实笑容的自我。诗中的“假笑脸”是对这种现象的生动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无奈和反思。这首诗传达了深刻的社会和人性观察,文字精炼而有力,意象生动且具有普遍性。通过对个人现象的捕捉,巧妙地揭示了社会的普遍问题,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
🔸🔸🔸🔸🔸🔸🔸🔸🔸
天木的作品
☘️《 权力的定义 》
一面失真的哈哈镜
让人看到
灵魂的模样
❊ ❊ ❊ ❊ ❊ ❊
🌹【吉特赏析】
《权力的定义》这首诗,宛如一面失真的哈哈镜,巧妙而生动地揭示了权力的复杂与虚幻。哈哈镜以其扭曲的效果让人发笑,而这里,它则映射出权力对灵魂面貌的扭曲与异化。诗人通过哈哈镜的隐喻,展示了权力往往并非其所呈现的那样光明正大,而是充满了虚伪和假象。它既能使人看到权力的诱惑和魅力,也能揭示权力背后的阴暗和丑陋。这种揭示,让人对权力有了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通过哈哈镜的扭曲效果,诗人似乎在提醒我们,不要被权力的表面所迷惑,而是要深入其本质,看到其真实而复杂的一面。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隐喻和深刻的内涵,成功地揭示了权力的复杂性和虚幻性,让人在品味中不禁陷入深思。
🔸🔸🔸🔸🔸🔸🔸🔸🔸
天木的作品
☘️《 借 口 》
咀嚼过的口香糖
重新放到嘴里
翻转腾挪
他说练习咀嚼力
要的就是这股子
恶心劲儿
❊ ❊ ❊ ❊ ❊ ❊
🌹【吉特赏析】
《借口》以生动的比喻和犀利的讽刺,刻画了一个自以为是的形象。诗人巧妙地将自以为是的言论比作“咀嚼过的口香糖”,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其重复且无趣的本质。诗人讽刺这种人善于评论和教导他人,实则是用别人已经说过的“话语”来显摆自己,缺乏新意和深度。同时,最后一句的“恶心劲儿”更是点睛之笔,直戳这些人的虚伪和令人反感之处。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