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唱又一和,浑然化天成 1216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风语呢喃咏寒莲
身陷泥涂心向天
情愿高山长流水
文以载道化福源
寸寸苦秋困冽泉
茎茎待暖脱俗凡
案台要坐十年冷
下笔方能似神仙
深秋之境,山河颜轻,叮咚泉涌,草木凋零。大千世界之精微奥妙,日月星辰之变化有序,四季昼夜之寒署推进,大道之用无所不及。朝为莲子,暮作红藕,丽了春塘,熟在晚秋。虽无参天种,不掩蓬蒿丛,自有悟道心,何畏红尘行。秋深之节,芳菲已衰,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慎终追远,不负韶华。《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宸宇之辽阔到万物之精微,从“天地位焉”到“万物育焉”皆有其灵,人道与天道并行而不悖。
百川归海,大漠云烟,万里沃野,云舒云卷,花开花落,四季嬗变,此非人力之所及矣,故而古代圣王先哲,道法自然,以德配天,上者垂拱而天下治,下者不出户而兴亡知。故而《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此语告之,参悟天地的三种境界即性、道、教。“性”,乃万物之本也,也就是事物之本来面目。万物皆有其性,如人有人性,物有物性,法有法性,万变不离其本性之宗,故而“明心见性”乃是修道者之最高境界。“心与性”相结合就是心性,“灵与性”结合就是“灵性”,“人与性”结合就是“人性”。“性”为何物?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曰“不思善,不思恶”即是人之“本来面目”。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灵性未开时被习性左右,灵之开悟即为本性自然。于道者观,心即是性,性即是心,色即是空,空亦是色。《中庸》之“天命之谓性”。其“天命”就是心,这也是《道德经》之“道”,《易经》之“无极”。道是什么?《道德经》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生万物,性如虚空,包纳万物,颐养有情。以无为之心处无为之道,故无为而无所不为;以有为之心悟无为之理,故有为而有所不为。道即是心,心即可性,性即是无极,为与不为,阴阳互冲,一唱一和,浑然天成。
三木秉凤老师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八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而他又是为了什么?为了中华文化的复兴与繁荣,这是中国文人践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的真实写照。在利益至上物欲横流的的世界大背景下,在道德滑坡与诚信迨丧的今天,三木秉凤老师能带领一支网络文化团队,无畏艰险,逆袭而上,只为文化发声,只为文化复兴,只为文化昌盛,同时又让更多的征文者,能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沃土与文脉传承中,感受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与伟岸,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这就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三木秉凤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编辑制作:烟雨蒙蒙(李安洁)
心语:愿与大同文化事业荣辱与共,传播大同文化事业是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我是大同文化事业团队成员的一分子。
【个人简历】
烟雨蒙蒙(李安洁)生于1959年10月末已退休,黑龙江牡丹江人
喜欢狂热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搏击。从2017以来曾经在多家平台发文1000多篇左右,热衷喜欢散文、诗歌、随笔、微说、小说等练笔泼墨,曾经多次荣获多家微平台参赛获奖荣誉。
热爱生活,爱旅游。最大的缺点,想事简单,太直性了。优点善良正直讲义气的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2024年10月15日晚上21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