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之天文篇(上)
【原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注释】混沌: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白虎通》“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后用以形容模糊隐约的样子。
乾坤:指天地,《易经》:“乾为天……坤为地。”
【译文】混沌的宇宙,元气一经开辟,天地阴阳便有了定位。
【原文】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zhong4浊下凝者为地。
【注释】气:指元气。《左传》载:天有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也”。《素问》载“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
凝:结也;固也;聚也。
【译文】轻清的元气向上浮升而形成了天,厚重混浊的部份凝结在下面便形成了地。
【原文】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注释】五星:指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即东方岁星(木星)、南方荧惑(火星)、中央镇星(土星)、西方太白(金星)、北方辰星(水星)。
七政: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三才:天、地、人。《易》:“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译文】太阳、月亮及金、木、水、火、土五星并称为七政。天、地、人合称为三才。
【原文】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注释】众阳之宗:主宰着所有阳性事物。宗,宗主、主宰的意思。太阴之象:极盛阴气的形象。太,极大、极盛的意思。象,形象、象征。卦象。
【译文】太阳是众多阳气的宗主,月亮是太阴的精华象征。
【原文】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乃月魄之精光。
【注释】月魄:指月亮上黑暗无光的部分。
螮(音地)蝀(音东):亦作蝃蝀,虹的别名。
淫气:阴气、邪气。
月里蟾蜍:传说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不死之药,其妻嫦娥窃食成仙,奔向月宫,化为蟾蜍。因借指月亮、月光。蟾蜍:俗称癞蛤蟆。
【译文】长虹又称为螮蝀,是天地之气交汇浸淫而形成的;月宫里的蟾蜍,是月亮的精华所凝聚而成的。
【原文】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注释】石燕:传说有零陵山有石燕,遇到风雨时成群飞起,雨止而复变为石。
商羊:传说中的鸟名。据云,大雨前,常屈一足起舞。
【译文】风将要扬起的时候,石燕就成群的飞起;天将要下雨的时候,商羊就会出来飞舞。
【原文】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
【注释】羊角:旋风旋转时的形态,像羊角。借指弯曲向上的旋风。《庄子》:“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成玄英疏:“旋风曲戾,犹如羊角。
雷鞭:闪电的别名。古人认为雷以电为鞭,
【译文】盘旋屈曲的狂风,仿佛弯曲的羊角;闪烁的电光划破长空,如同雷神挥动着鞭子。
【原文】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注释】青女:神话传说中主管霜雪的女神。
素娥:嫦娥的别称。亦用作月的代称。
【译文】青女是主管降霜的神灵,素娥就是嫦娥,即为月亮的别号。
【原文】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
【注释】雷部:神话传说中天神的一个部门,主管布雨兴云,滋培万物。
至捷:跑得飞快。
律令:周穆王时人,善走,死后为雷部之鬼。是雷部里跑得最快的鬼。道教称迅速善走的神。
阿香:神话传说中的推雷车的女神。
【译文】雷部里行动敏捷且能迅走如飞的鬼叫做律令,专管雷雨推车的女孩叫做阿香。
【原文】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为滕六。
【注释】云师:即云神。
丰隆:亦作丰霳。古代神话中的雷神。后多用作雷的代称。
滕六:传说中雪神名。
【译文】主管云的法师,是丰隆,主管降雪的神仙,叫做滕六。
【原文】歘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
【注释】歘火:传说中掌管雷火的神。全称为“九天歘火律令大神炎帝邓天君”,名燮xie4,字伯温,为雷部主帅,形象十分狰狞威猛。歘音虚。
谢仙:亦作谢僊xian1。雷部中神名。主行火。
飞廉:风神。一说能致风的神禽名。
箕伯:风师,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译文】歘火和谢仙都是掌管雷火的神仙,飞廉、箕伯则是风神。
【原文】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
【注释】列缺:神话传说中的闪电神。
望舒:神话传说中给月亮驾车的神。《淮南子》载:“月御曰望舒。”
【译文】列缺是照耀电光的神灵,望舒为月宫里的御车之神。
【原文】甘霖、甘澍shu4,俱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注释】甘霖、甘澍:甘雨。
时雨:有益于农时的好雨。
玄穹、彼苍:天空;苍天;上天。上天的别称。
【译文】甘霖和甘澍都是指及时雨;玄穹和彼苍都是上天的通称。
【原文】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
【注释】六出:花分瓣叫出,雪花六角,故名六出。因以为雪的别名。
三竿:“三竿日”的省称。三竿日:犹言日上三竿。谓时间不早。
时晏:指时间已晚。宴,通“晏”。
【译文】飘飞下来的雪花都是六角形的,可以用来预卜年岁的丰收;太阳升起已有三竿的高度,表示时候已经不早了。
【原文】蜀犬吠日,比人识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太过。
【注释】蜀犬吠日:四川盆地群山环绕,空气潮湿,云笼雾罩,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一见到太阳就狂叫不止,后常以“蜀犬吠日”来比喻少见多怪。吠,音废。
吴牛喘月: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天气炎热,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所以心生惧怕,不断喘气。形容人因疑心而过分惧怕。
【译文】蜀地因山高少日,所以当地的狗看见太阳,就对着太阳狂吠,是比喻人见识太少,少见多怪;吴地的水牛看见月亮便气喘吁吁,用来嘲笑世人恐惧的太过分了。
【原文】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
【注释】云霓之望:云出现在雨前,是下雨的征兆,即非常盼望下雨。云霓:亦作“云蜺”,即虹,出现在雨后。
雨露:雨和露,古人认为夜气之露是上天降下的祥瑞。比喻恩惠、恩泽。
【译文】期盼之心殷切,好比大旱之年企盼天空的云霓,因为云兴而雨来;受人恩泽之深厚,如同万物得到雨露的滋润。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 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主审:杨秀红 天 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 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 卫 袁桂杰
野 鹤 段志军 张丽辉
汪凤森 张旭祖 郑举纲
黄伟琰 徐家齐 郭利战
收稿:徐成美 臧 岚
制作:李凤梅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4. 10.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