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美学”锻造泉城气质
张智辉

画中有画,景外有景,明府城在提升改造中护老城风貌,出泉城新景,西更道街的墙壁,悄然开出扇扇花窗,泉与城,会心之处相融。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水泡从池底冒出,袅袅升起,池中锦鲤游弋,阳光映照鳞片如水墨画。有的池中水草摇曳,小虾小鱼穿梭其中;有的游鱼打闹嬉戏,有的在上演水中“独舞”,陶醉不已。眼前这些活灵活现、难得一见的画面,其真实情景就在济南九女泉、虬溪泉、回马泉,与众不同的是,爱济南团队以其独特的水下视角,精心拍摄,为市民呈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济南泉水世界。每一种泉水,在水下世界都展现出独一无二的美。
开窗赏景、“水下”赏泉是济南“城市美学”的生动实践。在城市管理等方面,推进城市“微整形”、打造特色街区风貌、规范照明亮化、持续增绿赋美等工作,全力推进城市品质综合提升,使城市既具美丽又具魅力,越来越靓,越来越“潮”。

“养颜”有术设高线。以“六净一洁一见本色”高标准,每天凌晨对1亿多平方米的城市路面、隔离护栏、公交站等40余万件“城市家具”实施 “一体化综合保洁”。坚持“一日两普扫、全天守岗捡拾”常规作业,机械车辆“三机五步”梯次作业,重要道路“一冲三扫三洒”湿式作业,打造高品质一流城市环境。
“美颜”有心育内涵。以标准化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精心维护临街建筑,及时修复更新污损设施。全面清除各类小广告,依法查处违法违章涂写、张贴等行为,合理设置张贴栏,规范发布合法信息。尊重老字号、连锁店等牌匾标识个性需求,不搞“一刀切”和千匾一面。助力夜经济复苏,精心打造反映泉城深厚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城市灯光秀,让灯光讲好济南故事,夜夜灯光秀成为济南一大景观。

让城市美学融进生活,让美学走进百姓心坎。济南这座中古老城,孜孜以求,躬身实践。就在中华“二安”文化旅游节上,以“宋风”为蓝本打造的游园会兼备了市井、人文的不同体验:国风游戏、汉服巡游、诗词擂台赛、诗词集章新意满满;夜幕降临,文创市集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灯火阑珊处的繁华景象别具一格。

济南市京剧院特别策划了辛词吟唱《何处望神州》、新编京剧《易安雅韵漱玉词》等,让现场观众与“二安”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童韵“二安”诗意济南》,童稚声音回荡在大明湖畔。《宋·潮·秀》汉服联盟展演,古风造型亮相,“模特”穿戴汉服,手持折扇,举手投足之间尽显风范,系统呈现了宋代服饰之美。将“海棠依旧”和“绿肥红瘦”戴在头上的文创市集古风漫漫。继CityWalk之后火起来的“集章式旅行”设有专区,1000张“通关文牒”很快发放完毕,在抽奖箱前,参与者们排起“长龙”,纷纷参与这场以城市和诗词美学为内涵的“中国式浪漫”。
“泉”在济南看春花、过五一、过暑假、享金秋等系列活动将“城市美学”理念融入策划、文创、互动等环节,让参与者“于无声处”享受独特的美学体验。
城市建设离不开壮观的建筑、便捷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真正的价值高地则在城市的底蕴、韵味和精神。

济南起步区以打造最有气质城市为目标,精心编制了城市视觉系统导则,将“城市美学”融入“城市视觉”,涵盖城市品牌、夜景照明、户外广告、牌匾标识、城市家具、导视系统、建(构)筑物、城市色彩、景观绿化等九要素,全力塑造“黄河风采、齐鲁风范、泉城风韵”的城市风貌,做靓“近悦远来”城市名片。
蓝图绘就,可以展望的是,得天时地利之泉城,在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努力下会更具底气和气质。
如果说生态、环境、建筑属于一座城市的“外在美”,是颜值,那么人文、艺术、精神则属于这座城市的“内在美”,是气质。

时而豪放,时而婉约,沙场英雄“醉里挑灯看剑” ,深闺淑女“柔肠一寸愁千缕”,既有“齐鲁风” 又有“国际范儿”。
有学者称济南有“三重气度”——“豪迈劲儿,人情味儿,场面儿”。而今看来,秀外慧中、慧眼识美的济南还要续上一重,就是“文化范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