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做小桔灯,感悟生活美
作者:乔春
冰心先生的《小桔灯》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温暖而柔和的光芒。冰心先生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平实的语言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文章的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紧张和期待。尤其是结尾处,那盏小桔灯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感动。那微弱却坚定的小桔灯之光,不仅照亮了黑暗中的道路,更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今年,小孙女在县西关幼儿园上学了。星期五,幼儿园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利用废品制作小手工的作业,我觉得这老师有心计,作业很有创意。孩子让我帮助她完成,我的思绪不禁又飘回到了那个充满温情的故事中,也让我对今昔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星期六上午,我帮助孩子完成手工制作。家里正好有买的一筐桔子,我问孩子:“这桔子能干什么?”她说:“桔子瓤可以吃有营养,桔子皮可以泡茶喝”。我再启发问道:“你看这桔子🍊,圆圆的像什么?”她说像皮球!我说好,并且进一步启发她:“你再想它还像什么?”孩子说西红柿,大西瓜,她还列举了许多与圆有关的物品,最后说还有点像过年时的灯笼。我说:“好,今天咱们就用它来做个灯笼—小桔灯吧。孩子说:“可是,它里面有瓤瓤是实的呀。”我说:“我们可以灵活一点,把里面的取出来。”孩子拿了一个桔子🍊从顶上剥开取出瓤瓤,我们吃了。然后把整个桔子皮倒过来从里往外窜了一条绳子,用手把绳子一提,底部用胶布粘好,放进蜡烛🕯,一个小桔💡就做成了。孩子很高兴。我又说:“还可以这样做呀,我们给它从旁边刻个小洞,用勺子🥄把桔子🍊里面的瓤掏出来也可以呀。”孩子很感兴趣,她拿来了小刀🔪和勺子🥄。我帮她用小刀在桔子🍊上刻洞,她用勺子掏里面的瓤,毕了在桔子🍊皮顶上用绳子吊起来,把蜡烛放在🍊洞里面,又一个小桔灯就成功了!✌️”孩子高兴把打着自己做的小桔🏮在屋走来走去。她的小妹妹不会走路,也要妈妈扶着跟上走,整个家里一片欢笑。下午,我特意找到了冰心先生的原著《小桔灯》,还教孩子朗读了几遍。
那天,幼儿园的家长微信群里发了许多孩子手工小制作的照片。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各种废品,如旧瓶子、易拉罐、废纸等,制作出了一个个精美的作品,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看着孩子们的这些小手工作品,我不禁感慨万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姑娘只能用简陋的材料制作出小桔灯,而如今的孩子们,却可以利用各种丰富的资源,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出各种各样更加精美的作品。这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进步,更是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如今的我们,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废品利用,让废旧物品也能焕发出新的生命。
对比今昔,我们不得不感叹如今生活的幸福美好。在过去,人们生活在贫困和苦难之中,战争、饥饿、疾病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而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我们可以享受到美味的食物、舒适的住房、先进的医疗和教育资源。同时,我们也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阅读、旅.行、艺术等活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过去的苦难。冰心先生的《小桔灯》提醒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我们都要保持乐观和善良的品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孩子们的手工小制作,也让我们看到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用爱和希望照亮未来的道路。
再造小桔灯,不仅仅是一次手工制作活动,更是一次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让我们在小桔灯的光芒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传承人性的光辉。

(注:文中图片来自作者)
作者简介:乔春,陕西周至人,从教39年,工作严谨,责任心强,多次获得学科奖励。本人工作之余爱好文学,成功编写《百家碎戏》一部,先后在《周至报》《教师报》《西安晚报》《陕西日报》《组工之友》等报刊发表诗歌,言论百余篇首,作品获奖多个。2022年起在网络上发表文章20篇,诗歌50首。其中2022年6月撰写的“青山绿水,秦岭最美”获秦岭中央国家公园宣传语征文优秀奖;2022年12月获“华夏杯”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2023年发表诗歌多首,连载乡情小说9篇。参加“中國好文章”大赛获奖并被组委会授予“文化摆渡人”称号。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吴建辉(兼)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