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春园/中国的窗口/深圳人物坐标之四
——中国咏叹调/陈昌华朗诵诗选
平乐正骨的第五代传人郭春园,1985年以花甲之年南下深圳,不仅给深圳带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祖传医术,也留下了大爱无疆、可歌可泣的白求恩精神......
作者 陈昌华 朗诵 李晓军
音乐设计 李晓军 制作 一方文化
一位是外国的西医
科班出身的外科医生
一位是中国的中医
平乐正骨的第五代传人
一位抢救了无数伤员
一位治愈了无数病人
一个在抗日战场的前线捐躯
一个在和平年代的环境献身

一个叫白求恩
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一个叫郭春园
花甲之年南下深圳
一个遥远的加拿大人
一个身边的中国人
相隔了那么久远的年代
为什么却要相提并论
是因为他们相同的职业
是因为他们相似的人生
是因为他们相同的奉献
是因为他们共同的精神

都对工作极端负责
都对人民极端热忱
白求恩毫不利己
把全部医术献给了伤员
郭春园专门利人
把祖传秘方捐给了人民
都是死而后己
一个把热血洒在了
异国的土地
都是鞠躬尽瘁
一个把一生献给了
自己的病人

同病相怜,一个
因抢救伤员伤口感染
一脉传承,一个
因X光射线截掉食指
他们有大同小异的经历
他们有殊途同归的命运
布尔什维克是他们
共同的称号
他们是一对用特殊
材料制成的人

他们都当之无愧于
毛泽东的评价
都是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的比喻没有不妥
我的评价并不过份
在很多深圳市民的眼里
在很多中国百姓的心中
郭春园这位救死扶伤的
苍生大医,就是
当代中国的白求恩
2016年11月7日

作者:陈昌华,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中国宝安集团品牌部部长。现任《湾区诗歌》社长。出版诗文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深圳编年诗》《企业常青藤》等。主编《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等。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白居易》制片。

朗诵:李晓军,洛阳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业务指导委员会原主任,资深播音员主持人。,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朗诵艺术团洛阳团艺术总监,九州风雅颂朗诵艺术团副团长。多次担任洛阳市牡丹文化节和洛阳市重大活动的主持播音工作。2004年担任前中央军委主席阅兵现场解说。一位致力于朗诵、表演艺术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