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车(知青. 短篇小说)
文/魏少华 诵/梦锁清秋
二章
正当将要遗憾地起身离开时,望眼欲穿的我们突然发现一辆有车篷的货车,车速如老牛度步般慢吞吞地、噗嗤噗嗤地喘着粗气朝陡坡上爬来。我们一阵窃喜,庆幸老天庇佑。有蓬的货车不是运粮的就是运百货的,载人应该没问题。
常言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一上车就觉得有点不对劲。行在陡坡段半道的货车嘎然刹车,车门响动又“叭”地一声被狠狠关上,我们只觉背脊一阵发麻。
随着沉重的脚步声到了车尾,一个恶狠狠的声音向我们大吼道,咯老子!偷偷摸摸就爬到老子车上啰,想背车上的粮食吗?!他一手叉腰,一手指着我们,敢偷国家粮食,是要敲沙罐(枪毙)的!我们急忙解释,师傅您误会了,我们是知青,没有钱买...。
少给老子装知青,他斜眼看着我们,一脸地鄙视。你们以为骗得到老子,司机的大嗓门盖过了我俩的声音,根本不容我们说话。哼!等老子的车经过你们家门口,你们就抬起粮食口袋朝地下丢!这点鬼把戏,老子见得多。
他把我们当贼了,我俩脸上发烫,面面相觑。赶快滚下车来,免得老子动手!司机左手不知咋的突然扬起了一把黑黢黢的铁扳手,作势要敲我们的脑壳,那东西落在脑袋上,不留下个血洞才怪。
同伴还想解释,但见他正在气头上,说啥也没用。唯一只有赔笑脸下车的份: 师傅你莫生气,我们下车就是啰,我三分尴尬两分委屈地说着,率先跳下车。′
同伴将车上的两只背兜先后递下来,我接过放于地下,立马将两个背兜上的衣服揭开,特意翻动背兜里的年货让师傅逐一看个明白,以此证明我们是背着过年货回家的知青,而绝非用来偷粮食。
师傅眼晴里凶狠的杀气逐渐消逝,黑云密布的脸上那些绷紧的肌肉也松驰开来。我乘机捧起5斤重的一大把干面对师付恭恭敬敬地说,师傅,这是我们用白米换来的干面,送你一把作’杂包’(小礼品)带回家去嘛,今天是过小年呢!师傅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屑的神情,他把板手别到后腰上,语气有些缓和,我咋能拿你们的东西呢!师傅是将我拒之门外的口吻。
我想也是,走南闯北的司机,咋能看上区区这把面条呢!我捧面的手停在中途,背兜里比面更珍贵的是用白莱叶包裹的那块腊肉,我是决计不舍送他的。
师傅又解释道,你们知青生活也不容易,农村干活苦、累,我也同情你们。听到师傅这两句软心的话,我自卑的心里突然冒出一丝不良的企图。

但话又说回来,不是我不想搭载你们,粮食车上严禁搭载人员,这是车队的硬性规定。现在又是春运期间,检查得严,被路检查到是要扣我工资的。你们还得为我想想,如果扣了我工资,我一家人只有喝西北风了,你们还是自已走吧。
师傅正气凛然,理由充分,我们且能让他喝西北风。我俩无话可说,可我心里犯嘀咕: 回到市里都半夜了,查个鬼呀!但这话却难说出口。而今眼目下只有唯唯诺诺地将捧出来的干面又放回去。
我俩只得背上背兜心存不甘地离去。师傅可能是不放心,目送我们的背影抽起烟来。我对同伴说,拐过这个山弯,师傅看不见我们了,我们抄小路翻过旁边这个小山梁到前面那个大坡弯道去等这辆车,今天非得爬上这辆车回家不可!
我俩背着背兜一路疾行爬坡,走小路赶到了预定地点,将人与背兜严严实实地隐藏在一个土堆后面悄声闭息地候着。

那辆笨重的粮车绕过了两个大弯道,终于落在我们后面。它喘着粗气吭哧吭哧慢慢悠悠地爬了上来。等车尾越过土堆,我俩背着背兜如鬼魅幽灵般窜了出去,刚好避开了车上的后视镜,我与同伴快步上前,两人双手抓牢了车尾档板,这时的货车如一匹被驯服的烈马,它前行的速度正符合我们小跑的步伐。我的同伴脚蹬车板底部凸出的螺帽,我用一只手在下面托送他的屁股,他快捷地翻进了车厢内,还未放下背兜就转过身来拉我一把,我也学他的样子顺势翻进车厢里。
爬车这项本事,当年是知青们经常用来炫耀的生存技能之一,我俩也早就技艺娴熟了。
上车后,我俩悄然将车前端的粮食袋子往车厢后部移动了几袋,码高。发现粮袋下面存放了四、五个菜板,这是用黄桷树主杆新锯成的,都有脸盆大小,一尺多厚,墩墩实实的,散发出黄桷树木质特有的香味。我想,这位师傅刚才八成是绕道拉这些私货去了。我们又移开菜板,藏匿在腾挪出的空间凹处睡觉,此刻我俩才暗自庆幸神不知鬼不觉地还是爬上了最后的“专车”。(待续)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魏少华,铁路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和看书,好运动和涂鸦,也喜欢写几句顺口溜自娱。
主编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联墨双修副总编;《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今日头条》认证编辑。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2022年10月荣获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三等奖,有百余篇散文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三千余首;配音秀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