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纪凤君老师
文/张光山
今早打开微信,一位社友告诉我说,纪凤君老师去世了,昨天下午出的殡。我又问:“他岁数不太大吧?”他说:“六十九岁。”
人到七十古来稀,这是过去的说法。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平均寿命增加不少,纪老师还没七十岁就走了,确实让人感觉有些惋惜。
纪老师是我们文学社的社友,加入的时间比较早,应该是成立不久就加进来了。不过,和大多数社友一样,他只是在幕后默默地支持,在群里并不活跃,很少出来发言,前两年他最大的露面,就是每天早上发一次祝福的图片,偶尔和大家互动一下。他不怎么写诗,散文作品也比较少,最晚的一次,是今年8 月初我编发他的《回忆老友张永利》。
像很多社友一样,我和纪老师从未谋过面,不认识,只是在微信里聊过天,编发作品时见过他的照片:白皙的脸,高而瘦的个子,戴着眼镜,满满的文人气质。据他介绍说,他有一些从政的经历,爱好文学,笔杆子很好,后来最高是什么秘书长了。从“剑指蓝天”的网名,我们可以看出他曾经是年轻有为,志向高远的。
纪老师很关心故道文化社的发展,发表过对文化社的看法,和我一起探讨。比如,文化社顾问团成立以后,他就说:“其实不用搞这么多人的顾问团,起主要作用的还是你自己!”当时我没同意他的说法,后来感觉,他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就逐渐采纳了。
记得前年,文化社搞了“消夏作品大赛”,纪老师也参加了,写了一篇作品,让我修改。我用了一个多小时修改完毕,编辑发表了。他看到后特别高兴,说了很多感谢的话,还说要请我吃顿饭当面致谢。我婉拒了,说为老朋友服务,是应该的。
让我感到最为欣慰的,是他每天都为我发一条微信祝福,或者是图片,或者是文字。不过从去年秋天开始,发的祝福就逐渐少了,现在我回头想,他应该是身体健康有问题了。再后来,彼此的微信就没有了联系。
如今,纪老师驾鹤西去了,我们又失去了一位很好的老友,怎不叫人悲痛伤感!在此,我代表文化社,祝愿群里的各位社友保重身体,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