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敦运 播诵:王强
编辑:杨建松

湖乡人有个习惯,就是给大湖不同的水汊取个专称,用以区别,也着意点明特色,譬如大桥湖、菱角湖……如果文脉还较粗壮,这湖名就不仅好记,而且易播,位于汤逊湖西南的大桥湖就是如此。

史载,早先的黄家与汤逊两湖相通,连通处就在乌龟山下。若在枯水季节,踩着搭石就可走过;倘若水面继续后退,湖床袒露后就能徒步通行,所以“龟山口”只是一个季节性义渡。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八月,湖广乡试的时间又到了。东乡学子熊廷弼负箧经过这里,他见渡船太小就说了一句“咳,船太小了,这里水又不宽,何不建座桥?”
那渡匠看了一眼这位身材魁梧的青年,猜想他一定是考相公于是也接了一句:“好哇,等你来修,么样?”
“我若金榜题名,一定来。”几个同船的一起喝彩:“好,我们都等着!”
三年后,熊廷弼又从这里赴试,巧哩,还是老人执桨:“相公,你几时来修桥呀,我等着哩。”
满脸羞惭的熊廷弼嗫嚅道:“我记得,记得。”
但这一次,他又名落孙山了。
铩羽而归的熊廷弼没有气馁,老渡匠的话不仅没成为他的心结,反倒激励他囊萤映雪、悬梁刺股。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他第三次乘渡应考。没想到又遇见老渡匠:“相公啊,胜败是兵家常事,不急,我相信你会中的哈。”熊廷弼望着老态已露的渡师连连点头:“多谢尊翁吉言,我记得的,记得的。”
20天后放榜时,这一次他的确高中了,而且贵为解元。翌年他又顺利通过了会试和殿试,并以三甲第一百十五名的成绩获赐“同进士出身”,奉命观政于工部。

一言九鼎的熊廷弼利用大比后的假期,真的带着桥师来到乌龟山下,一边号水勘察,选定桥址,一边与渡人搭话,但这一次他没能见到渡师,乡人告曰:“刘四爷在月前已经登仙了。”
熊廷弼大痛:“啊,我真无用,来迟了,来迟了哩”,说罢捻土为香、揪叶当钱:“四爷啊,你老安息,后生一定把桥修好,不负您的叮嘱。”
几个月后,一座跨度10米、宽5米、高4米的红砂条石单孔桥果然雄矗汊上。乡老们都称它为“熊公桥”,熊廷弼却谦逊地说:“此乃石沙之功,还是叫它大石桥吧。”再后来桥名被简化为“大桥”,连东边的湖汊也跟着叫成“大桥湖”了。二十世纪60年代,一条简易公路经此,我还曾从该处走过,记得那桥下浸石斑斓、形态各异,潺潺的溪水弹着卵石、枯枝,似琴胜瑟,轻柔欢快;两岸绿草如茵、灌木苍翠、莺歌蝶舞。
1973年,武昌县委成立“三治指挥部”……重点工程是:大桥湖、仙人湖……没想到就此一围,竟然拉开了它从“渔”升“城”的华丽序幕。21世纪刚一开篇,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也来此布子,投资几十亿在这里打造了集城轨车辆、城际动车新造与检修的现代化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服务平台。巨大的蝶变一时惊艳楚天!
众所周知,蝴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着美丽与嬗变,更象征灵魂的再生与精神的升华!
据说远在宋末,远隔千里的周密与张山翁就曾为汤孙(逊)湖的蝶变有过讨论,两位文擘借诗言志,以句达情,留下了一段佳话。
周密(1232~约1298),字公谨。他曾在《野步》中云:
麦垄风来翠浪斜,
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
烂醉东风野草花。

蹁跹起舞的蝴蝶本来是清醒的啊,可诗人偏偏说它因醉而蹒跚。此诗传到江夏引起了诗痴张山翁的夸赞连连,而且立即去信对周密说:
诚求使君蝶,
来我江夏游。
汤湖水最醇,
醉后也化周。
周密大异,赶忙回信:
敢不遵君命,
偷隙游汤湖。
并请衣紫蝶,
力唤百花苏。
就这样鸿雁传书,一来一往,数年不辍。

遗憾的是至元十一年(1274年)山翁因变愤隐。原来那年12月14日,元军兵叩鄂州,四天后都统程鹏飞、暂代鄂州知府张晏然,以及民兵总制王该开城屈膝,乞降于伯颜。作为他们幕僚的张山翁却宁死不屈,还大义凛然地斥责张晏然为人所不齿。敌将无不拔刀相向,惟有伯颜大赞:“真义士也,释之!”
听得此言,跪于堂下的程鹏飞、张晏然大惭不已。
驿报传到临安,周密大恸三日。没想到四年临安也蹈鄂州覆辙,面对元军淫威周密也是高挺强项,坚决不仕,衣旧餐素,专心著述,有时书至泣血!
是巧合?不是。
舜帝曾说:“诗言志,歌永言。”志若不同,周、张二人岂能命运赋共?
历史就是在叫人扼腕的背景下翻篇。

2005年面对世界之大变局,江夏人也没屈膝奴颜,而是再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大桥湖边创立了一个科技新区,从而开启了大桥湖的蝶变史。几年后万亩清波还真的改版了都市大公园,一镜蝶湖也雅卧园央。

今天倘若走近蝶湖,抬眼就是耀楚广场、沁水长阶,抑或碧浪石滩、艺韵街巷……这些嘉词美语与其说是景点芳名,还不如说是辞韵延伸、诗意再现。这是否承袭了当年的周密、山翁,抑或阳妑;是春汛、湖魂还是蝶心?

不知道,我只知它不仅可让公园在低调里攀高,市民也能在绿树环抱中被文化濡染,还能在传承中感受美丽的禅变与紫色蝶擘的再生!

作者:彭敦运,武汉市江夏区人。华中师范学院毕业生。曾为武昌县第一中学教师、江夏区教科所科研员。

播诵:王强 ,中共党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武汉市菲尼克斯艺术培训学校执行校长,湖北省武汉市领航新启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摄影:刘汉林,武汉市江夏区摄影家协会会员,李白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城市规划工程师,擅长自然风光、城市风光。

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三年阅读已逾一亿七千多万。湖北省第三届荆楚朗诵之星。

扫描二维码
欢迎点此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