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学研究院

刘年老师在诗会上发言
诗歌,是人间的药 ——
杭州 · 纯真年代刘年先生诗歌弹唱会,浅析刘年先生《船事》、《永顺城》
作者 / 秋凝浅浅 - 杭州
2024年10月19日晚,清风习习,金桂飘香。在杭州杨柳郡纯真年代书吧,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演唱会在漫天星子的莹莹闪烁下徐徐拉开帷幕。
由上海芳菲诗社、纯真年代读书会主办,杭州乌托邦文学社、湖南文艺出版社、芙蓉杂志社、湘西半亩方塘、爱诗书坊、长衫诗社、《诗界》诗刊协办的“老董唱诗杭州站 | 诗歌,是人间的药 ——刘年《不要怕》分享会暨诗歌弹唱会”在这个秋意渐浓秋韵宜人的夜晚把我们带入一个远离尘嚣与诗为伴的纯美精神世界。

刘芳菲老师主持诗会
全场座无虚席,舞台上刘年先生一组组或辽阔高昂或醇厚沉吟的诗作,一次次打动着我们的心,把晚会推向高潮。老董(董明安)怀抱吉他,一句句深情动人的弹唱着实震撼着我们,没有华丽的字眼,没有豪华阵容的乐队,就他静静地坐在麦克风前,指尖轻弹,那一个个音符,一串串诗意,一叠叠被风霜洗礼过的行吟者足迹豁然就呈现在我们面前,击打着我们内心的柔软,悠悠荡荡、百转千回。
演唱会进行了三个小时,由来自上海芳菲诗社的刘芳菲老师主持。她说,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也是人类的精神避难所,而书吧则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基因,是城市的地下潜流,倘若失去了水的滋养,我们的城市终将成为文化荒漠,而纯真年代书吧之于杭州正是这样的存在。演唱会上,芳菲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刘年先生的数首组诗,可谓首首都是精品,无论是西域风沙的描写,黄河落日的黄昏,还是小船悠悠的飘摇,都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共情与共鸣。作者、歌者与读者听众完全融为一体,沉浸式的情感共振直到晚会结束还弥漫在我们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晚会中打动我的作品太多,需要继续慢慢品味。在此,我先将以下两首诗摘录下来,浅谈一点心得体会。

董明安老师在演唱刘年老师的诗歌
《船事》
(诗:刘年 曲唱:老董)
顺着河流走
可以理解群山
顺着河流走
可以理解时间
晚上放卡,早上收
船头煮鱼,香两岸
我的船
挂着整条河流
唯一的帆
招风、捕风、驭风的技艺
在别处已经失传
里耶,洗车河,碗米坡
王村,凤滩
乌宿,浦市,柿溪,仙人湾
故地,就是故人
隔段时间
得去看看
“嘎”,“嘎”,“嘎”
船会像鸭子一样叫唤
橹比毛笔
更难掌控
我用一支橹
撼动了辛夷山
顺着河流走
可以理解沈从文
顺着河流走
可以理解屈原
大多数的时间
用于弥补
前半生欠下的睡眠
河流如同姐姐的手臂
船舱,就是摇篮
我信任水
胜过岸
《永顺城》
(诗:刘年 曲唱:老董)
是谁偷走了我的糖果
从此,生命中的苦,越来越多
是谁抢走了我的小妹
从此,再也没有人
一天到晚地来找我
是谁哄我睡的,叫也不叫我
一个个都走了,叫也不叫我
把故乡带走了
也不叫我
(念白:几十年来,这里就只有我一个人
一个人买卖,一个人劝酒,一个人摇头,一个人看戏
一个人冷笑,一个人叹息,一个人挤公交,一个人排队挂号
一个人在人潮人海中找人)
《船事》让我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坐在那条船上,顺着河流,无所依无所傍。任由时间放逐,在这条只有风起风绕(招风、捕风、驭风)的船上,驶离王村、凤滩种种故地,“我用一支橹撼动了辛夷山“,就这样顺着河流走下去,遥想沈从文、屈原,他们的人生起伏,他们依着河水的心境,跌宕至平缓或者说还有意难平,句句难言,又句句何必言……“船舱,就是摇篮/ 我信任水/ 胜过岸“ 读到这最后一句,瞬间就仿佛被击中了心底的柔软!岸,历来是游子渴求的归地,或者说每个人内心本能所需的归属感,然而现实往往曲折而残酷,也许找寻半生、一生也没有找到,实现不了“归属感”这一心愿,或者曾经以为找到过但又是那么昙花一现亦或是伤痕累累,于是“我信任水 / 胜过岸”,这句点睛之笔引起人们心底的共鸣,瞬间令人内心破防,流下泪来……
读着这样的诗句,我再次信服: 诗歌的力量!
“我信任水/ 胜过岸”,类似这种的感觉我也曾用诗句表达过,记得自己有首诗,开篇的一句即是:
你的故乡是静止的岸
我的故乡是行驶的舟帆
读罢刘年老师的《永顺城》,我不禁想起柳宗元先生的那首《江雪》,这首著名的唐诗古往今来被视为是把“孤独"境界写的深入骨髓的一首。“干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两句以极简的方式勾勒出江雪凄冷孤寂寒彻骨的氛围,然后“孤舟蓑笠翁"进入我们的视野,营造出一种极致的冷静与孤独。那么《永顺城》这首现代诗,让我感觉有异曲同工之效。"是谁偷走了我的糖果“一句问句开篇,即刻将人代入诗境。"苦越来越多”随之读下去,又是一句问句"是谁抢走了我的小妹",噢,
我们咂摸出苦味了: 孤单、离愁、思念、爱而不得。再随着情感的叠加推进: 谁都不叫我,一个个都走了。重复着“叫也不叫我“,把故乡带走了,也不叫我。这些貌似喃喃自语的低吟哀叹,用最朴素的字眼,最不加修饰的表达,却瞬间捕获了读者的心,一种孤寂难言的氛围,一种从叹息中滋生的孤独无奈蔓延开来,刹那间充满人的内心深处,那种远离故乡远离人群远离所有亲情爱情符号的代指,寒彻骨的孤寂,怎不令人共情、心疼!
柳宗元当年也是流离失所背井乡,被发配到远离家乡的永州,瘟疫横行贫苦交加孑然一身。内心愁苦无以言说,又与谁言说?!万般寂寥孤助无依下寓情于一首《江雪》流传至今。从刘年老师这首《永顺城》,不难看出,诗中人亦是客居异地,没有了故乡的底色,更没有了“糖果"、"小妹"这些字眼指向的亲情、爱情与哪怕是小小的一丝慰藉与温暖,在这种极其孤独无助的状态下,情绪情感自然流淌而成的一首小诗,诗句简单独白,但有着让人内心破防融入其中的强大冲击力。念白喃喃回荡着: “一个人买卖,一个人劝酒,一个人摇头,一个人叹息,一个人排队挂号,一个人在人前人海中找人“ 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句子,却有着绝不普通的冲击力、震撼力!民谣般弹唱的独白,把这种一个人置身于喧嚣人群中极致孤独,不动声色地推向沸点与高潮!许多时候的我们,不正是诗句中的这个人吗?
刘年老师在弹唱会上说,自己不擅言辞,但诗歌让他一次次找到自己,认识自己,丰盈自己,后来又从那么多读者中得到反馈认同与共鸣,书写的人与读诗的人,不知不觉地内心得以慰藉与疗愈,看到许多知音的同频共振,他更相信: 诗歌,是人间的药。
诗人质朴的心语,引来全场的共鸣!掌声不息。虽然我们每个人成长背景不同、经历不同、年代不同,但内心深处相通的感觉、滋味何须多言呢。
诗歌,歌物咏志的载体,抒发心音的琴键,牵系人类情感的纽带,疗愈人间疾苦的一味药,医己医人,救赎着多少内心充满苦楚的人们,卸去枷锁,解脱挣扎、升华灵魂。
让我们再次感谢诗歌!

刘芳菲老师在诗会上发言
此时,十月中旬,美丽江南依然葱茏青碧锦绣如画。西子湖畔杨柳依依,翠荷亭亭莲叶田田。
诗会在大家的连绵掌声和依依不舍中结束。我们衷心期待下次的再相逢再相聚。那么,让我在此以刘年老师的这首《离别辞》结束本篇吧。
《离别辞》
白岩寺空着两亩水,
你若去了,请种上藕,
我会经常来,
有时看莲,有时看你。
我不带琴来,雨水那么多,
我不带伞来,荷叶那么大。
附: 刘年先生简介:
张家界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出版随笔集《不要怕》,诗集《世间所有的秘密》《远》、《为何生命苍凉如水》
本名刘代福,1974年生,湘西永顺人,曾担任《诗刊》编辑。喜欢落日、荒原和雪。主张诗人应当站在弱者一方。曾获人民文学年度诗歌奖、华语青年诗人奖、红高粱诗歌奖、《芳草》双年十佳诗人奖、刘章诗歌奖等。

诗会结束后,参会者全体合影留念。

作者简介:
秋凝浅浅,又名水漾紫晶,本名王宏彦,有多篇散文、小说、诗歌见诸报刊。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读书村》《江南诗苑》专栏作家。作品见《当代诗人》《江南游报》《西湖作家》《浅海文苑》等纸媒、网媒。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李锐先生(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曾就水漾紫晶三百多篇文字作品著文《喧嚣世界中的精神守望者 —— 评水漾紫晶的文学创作》登载报刊。
现任中国雨巷文学社文艺部副主任、杭州文学研究院研究员。

投稿须知:
1.文本、2.作者简介
3.朗诵者简介、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杭州文学研究院
首席顾问:黄健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责任编辑:陈继业
2024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