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情,很多时候都败给了“我以为”
文/张野鬼
生活在这个世间,我们常常怀揣着一颗真心,满溢着真情,去拥抱这个世界,去拥抱那些我们以为会永恒的关系。然而,无数次,当夜幕降临,当喧嚣退去,我们却在寂静中黯然神伤,只因为那伤人至深的三个字——“我以为”。
“我以为”,这看似简单的三个字,却如同隐形的利刃,一次次割破了真情编织的美好画卷。在当下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功利化的价值取向,让人们的内心变得浮躁。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们往往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漩涡,过于关注自身的感受和预期,从而忽略了他人的真实需求和情感变化。这种思维模式的形成,既有社会竞争带来的压力所致,也有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引导的因素。
在亲情的温暖港湾里,小时候,我们总是“我以为”父母会永远陪伴在身边,永远有无限的耐心和包容。于是,我们任性地哭闹,肆意地索取。还记得那次,父亲在外面辛苦忙碌了一整天,疲惫不堪地回到家。我却因为他忘记给我买期待已久的玩具,就不管不顾地大发脾气,又哭又闹,根本没有留意到他脸上深深的倦意和眼中的无奈。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他们的鬓角已染霜华,背影已显佝偻,才惊觉时光的无情。那些曾经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关爱,在无数个“我以为”中悄然流逝,留下的是无尽的悔恨和自责。
友情的世界里,也常常被“我以为”所侵蚀。曾经以为,那个与自己勾肩搭背、无话不谈的挚友,会永远在自己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然而,岁月流转,生活的琐碎和距离的遥远渐渐拉开了彼此的距离。有一回,朋友因为家庭突发变故,心情极度低落。而我却“我以为”他只是暂时的情绪不好,过几天就会好起来,没有及时给予关心和陪伴。当我后来满心欢喜地拨通那个熟悉的号码,却在几句寒暄后陷入尴尬的沉默,才明白,原来那些曾经以为坚不可摧的友情,在“我以为”的幻觉中早已变得脆弱不堪。
而爱情,更是在“我以为”的魔咒下伤痕累累。在爱情的最初,我们“我以为”彼此的眼神交汇便是永恒的承诺,“我以为”那心跳加速的瞬间便是一生的相依。于是,我们忽略了相处中的细节,忘记了沟通的重要,任由猜疑和误解在心中生根发芽。比如那次激烈的争吵,我“我以为”她会理解我的苦衷,会明白我这么做是有苦衷的。然而,我却不曾想她需要的只是我的一个解释和安慰。直到有一天,那个曾经深爱的人转身离去,留下的只有无尽的伤痛和那句“我以为你懂我”的无奈叹息。
“我以为”,它是我们内心的自负,是我们对世界的一厢情愿。它让我们活在自己构建的理想世界里,拒绝面对现实的复杂和多变。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读他人的行为,去期待事情的发展,却忘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选择,世界也不会按照我们的意愿去运转。
那究竟怎样才能挣脱“我以为”的束缚,拯救我们珍贵的真情呢?首先呀,咱们得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瞧一瞧、想一想。比如说,当朋友情绪低落时,别再想当然地认为没什么大不了,而是设身处地去感受他的痛苦,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其次呢,要保持一颗谦逊的心,别总觉得自己啥都懂、啥都对。要怀着一颗好奇和敬畏的心,去倾听他人的想法和意见。再者,一定要加强沟通,别把话都憋在心里。开心了,就和对方分享;难过了,就找对方倾诉。遇到问题,别藏着掖着,及时把心里的疙瘩解开。最后,要学会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别总是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真情流露的瞬间,把那些美好的时刻深深地印在心底。
真情,本应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藏,却因为“我以为”而变得黯淡无光。它让我们错过了许多表达爱的机会,误解了许多真心的付出,伤害了许多在乎我们的人。我们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总是在伤痛中才学会反思。然而,只要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努力改变,就一定能够打破“我以为”的枷锁,让真情重新绽放出它最绚烂的光芒,照亮我们生命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用真心去感受,用理解去包容,用行动去珍惜,让真情不再败给“我以为”,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温暖与美好。
作者简介:张野鬼,本名张庆雄,1981年出生于云南镇雄,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2000年开始写诗。现代诗,旧体诗,新韵,短篇小说,散文,议论文,杂文,在各平台、刊物、诗社均有发表。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