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姐
吕莹
她今天终于忍痛不舍地变卖了老家长沙最后的老底一一烈士公园旁的住宅,背井离乡远赴大洋南岸的它国,准备与女儿一家一起生活,在那里安度晚年。每每一想起她去那么远的地方生活,与我们再难已相见,我眼泪总会像断了线的珠子不停滚落下来,我心中有许多的不舍。都说是睹物思人,可她的房子已是换了物主,想到这里我有太多的感慨…
她是我的二姐,姓周,随母亲姓,我姓吕随父姓。这是因为小时候幼儿园阿姨与母亲同事,便将母亲的姓一直这样叫她。二姐比我大两岁多,可她比我可能干多了,是我崇拜的偶像,是我的保护神。二姐吹拉弹唱,绘画体育无所不能。小时候她是孩子王,无处不呵护着我。
读小学时,记得一次有一群小混混在烈士公园小水潭边欲欺负我,她一个健步冲上去大喝一声:谁敢动!吓得那几个小混混顿时散开逃跑了,还以为是来了一个女大侠!
读初中时,我俩进了同一个学校,她是学校篮球队员,每天早上六点半就要去学校训练,她很刻苦,从不迟到,我就每天绐她送早餐,70年代初,家庭都不太富裕,饭也是定量,她正处在长身体时,20来斤一个月的粮票,根本不够她吃,妈妈就把饭煮得稀稀的,显得挺多,可消化也快呀,不过她也从来沒有抱怨过。这样一来她的球技也越练越好,为她今后谋出路打好了基础。她很疼爱我这个妹妹,她比我高一个年级,见到她认识的同学总是很骄傲地介绍:这是我妹妹!所以学校许多人都认识我。她游泳也挺厉害,曾经参加过长沙游泳体校的比赛,第一个到达了终点,但是因沒经过正规顺练,她游到了别人的泳道,成绩不算,可体校觉得她是一个可塑之才,还是打算录取她。可惜的是,当年的政策是初中毕业凡满16岁,都不能升高中,71年她初中毕业了,录取通知书发到学校时,学校的回复是:该生已毕业离校。这样,二姐与体校之缘便擦肩而过了。
初中毕业后,二姐到了长沙东区的一个学校当了代课老师,既教音乐,又教体育,干得有声有色,她辅导学生的文艺节目还在区比赛中获奖。这些知识都是她边干边学而来的。可见她的聪明能干。可是好景不长,政策规定:凡满16岁的知青,都必须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街道天天上门催,二姐只好随教育系统到定点乡下白泥湖农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那里,她分在蔬菜班,天天挑粪桶,挖菜地,劳动中她拼命干,苦和累从不叫声苦,直至把腰都累闪了,农场小报也报道了她的事迹。在农场她从未向家里透露过一声苦,相反她经常向家里报的是喜,在农场她的画又登在了小报上了,她的书法又获得了好评,篮球比赛她们又比了第一名…
二姐就是这样一位能吃苦耐劳,乐观自信的人。
1976年随着回城潮,她终于凭借会打篮球的特长,被长沙二轻属下的一工厂看中,成了这个厂的篮球队主力。当时她1米7O,在这个厂个子是算矮的,其他球员都是1米75以上,可她就是凭着过硬的技术以及拼劲,扛起了中锋的大旗。她们厂队有了她之后,几乎场场都能胜,直至打到整系统都无对手的境地。二姐不仅球打得好,画画写字也是一把好手,厂里的黑版报都出自她的手。这样能干的人自然领导也喜欢,很怏她就被提升为副厂长。可好景不长,86年开始许多厂都关停并转,她们厂也被友华收购,她到友华后分管后勒,至直退休还留用了两年。
二姐无论干哪一行都是很出色的,拼命三郎的本色从未改变。
二姐一直都很照顾我,我结婚生下宝宝满月后,她接我到她那住了一阵子,照顾我的起居,传授一些带孩子的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也得到了精神上的许多安慰。她在管理家庭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做菜是我们几兄妹中做得最好吃的,我经常想,老天有时不够公平,这么优秀的一个人,被那个年代耽误了,埋没了,可惜了!若是她能读上高中考上大学绝对是不成问题,她的前途该是多么美好呀!
我就比她幸运多了,没下农村,在我们家族中是第一个入党的,先进了工厂后又考大学成了一名人民教师,还调到了广州至今。因此在二姐眼里我是幸运儿,也是她的骄傲,遇到她同事,她总是得意地介绍,这是我广州的老妹…
我到广州后不久,她就搬到了烈士公园对面的一个小区。201O年我父母双双去逝,二姐家就成了我回老家长沙的居住地,每次回长沙我和二姐都会促膝长谈,谈事业,谈家庭,交流思想,她总是绐我许多有益建议,使我能鼓足勇气迎接工作和生活的各种挑战,二姐的家就像是我精神生活中的一个可依靠的港湾,今天没有了它,似乎我心中空荡荡的,这里有我太多的回忆,有太多的不舍。可是,人生不可以重来,今后的人生路只能独自行走了…
此时,我想对二姐说: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爱护,我也会把这些记忆好好珍藏。再见了,
二姐,希望你在异国它乡平安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