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沦陷纪**
文/刘林
昔者,岁在戊寅,时维孟冬,十有二月之二十五,日薄西山之时,倭寇之铁蹄践我武汉。斯地也,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长江、汉水交汇其间,平汉、粤汉之铁路交错,实乃中原之腹地,南北东西水陆之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倭寇觊觎已久,必欲得之而后快。自卢沟桥事起,倭寇全面侵华,中原板荡,生灵涂炭。未几,南京失守,武汉遂成全国抗战之中心,亦中日双方攻守之焦点。倭寇为实现其控制中原、迫使国民政府屈服、进而鲸吞华夏之野心,将武汉定为首要战略进攻目标。自戊寅之夏六月,倭寇调集精兵四十余万,实施所谓“长江跃进”之策,分兵水陆空三路,全力围攻武汉。我军将士浴血奋战,誓死保卫大武汉,虽迟滞其进攻速度,然倭寇之残暴,犹未稍减。自夏末至秋初,倭寇飞机频繁轰炸武汉,规模之大,密度之密,前所未有。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皆成焦土。民众死伤枕藉,房屋焚毁无数。尤以八月十一日夜,倭寇六十三架飞机夜袭武汉,武昌、汉阳两地伤亡逾千人。其后数月,轰炸不绝,武汉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
至是年十月二十五日,倭寇先头部队突入汉口城区,武汉遂告沦陷。吾华夏儿女,痛失河山,悲愤填膺。然亦知,国破家亡之际,唯有奋勇抗争,方能复我河山,雪我国耻。今者,自甲子之秋八月始,武汉市政府定十月二十五日为武汉抗日战争沦陷纪念日,每至是日,则试鸣防空警报,以警醒世人,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吾辈当知,和平来之不易,当倍加珍惜。亦当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亦是最好的清醒剂。唯有铭记历史,方能以史为鉴,自省自强,接续奋斗。
吾辈生于和平年代,当居安思危,勿忘先烈之遗志,勿失民族之精神。当以史明智,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吾辈亦当以和平为己任,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筑和平之基,同谋发展之路,共创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美好未来。
嗟乎!武汉沦陷之日,实乃我华夏民族之痛史。然亦当知,历史之潮流不可阻挡,民族复兴之伟业必将实现。吾辈当以此纪念日为契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共铸辉煌。个人简介:刘 林,亦名仁林,号流宁。一九七五年九月一日生(阴历七月二十七,即乙卯年甲申月辛亥日),盘龙城刘新集刘家老湾人,二零零八年七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武汉市黄陂区诗词楹联学会、武汉市黄陂区木兰文化研究会会员。《题丰荷山鸡公庙联》《辛亥元勋黎元洪》《世说新语》《玉树第一时间》《少年游·咏黎黄陂大总统》《建党九十周年感赋》等,分别被《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志》、《黎元洪诗集》、《黄陂诗联》和宝岛湖北文献等书刊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