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张万立
作者:时兆娟
(三)
一九八七年,他辞掉了很多农村人羡慕的民办教师工作,一百二十块钱卖掉了家里唯一的肉猪,一辆架子车,拉着行李被窝和孩子老婆,来到了县城小铁道旁,用一个月十五块的房租,开办起了“蓝天法律服务所”。
七十块钱的一张床占据了房间大部,办公桌椅、厨用铝锅都是借的。睡着的儿子被放在箩筐摇篮里,塞在办公桌下。隔三岔五还要骑着一辆旧自行车三个多小时跑回老家种地。
遇上阴天下雨,还要忧心老家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以至于一九九五年有一次在狂风骤雨中回家看望老母亲时,差点被尹店漫水桥处打过来的浪头卷走……
即便条件如此艰巨,张万立也没有动摇和放弃过。他的法律服务所,他的门前常常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找他咨询的,写诉状的,委托代理打官司的……陋室的墙上挂满了群众感谢的锦旗,中央电视台、南阳日报等新闻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
他抱着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合法权益、向往公平正义的远大理想和浩然正气,毅然决然的走在建设“法治中国”道路上。他写过这样的一首诗:“棒击奸妖胜悟空,助国横扫五蠹虫。俯视天下冤枉事,上报玉皇鸣不平”,其中赤子情怀,浩然正气,读来让人击节长叹。
时光流转,办公桌箩筐摇篮里长大的儿子明主、女儿明星相继考上了大学,攻读法律本科,又都成为律师。当他们如春芽出长,如春阳出生,严父张万立和慈母“小九儿”,用所有的力量,把两个孩子托举在肩上,让他们看到更远更美的风景。
迄今,张万立已经退休。从八七年奔赴县城从事法律服务工作,已经过去了三十七个春秋,家庭幸福,经济富裕,也算社会给这位好学的老者发了丰厚的“奖学金”吧。
本该颐养天年,畅游四海,看尽天下风景。可是张万立还有圆他魂牵梦萦又一生遗憾的教师梦。他创办了中国社会义务教育网络大学,响应国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学习型国家”的号召,热心地广纳人才,汇集文学、书法、医学、法律等高端人才担任教师,通过微信网络传播,撰写诗词歌赋,歌颂党的领导、国家繁荣昌盛、祖国河山风景,激励学习奋进,总结朝代经验,以史为鉴,催人奋进。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的网络大学,和现实中的学校一样,有着隆重的开学和散学典礼;有精细而明确的课程分工……
此录张万立自费出版送我的《张万立诗词三百首》里边的一首诗歌《裕州赋》,以飨读者,以示敬意:
巍巍伏牛山,灵气裕州诞。襄汉垭口,三龙戏城珠。奋笔泼墨,描绘蓝图。北峰南阔,钟灵毓秀。史载人文七千秋,丝绸之路源裕州……。
作者︱时兆娟:方城县作协副主席,南阳市作协会员、二月河文化研究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南阳市“三八”红旗手,南阳市十佳书香个人,方城县第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方城县“红色特别连”队员,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南阳市作文教学优秀教师,现任教方城县第七小学,微信号:1319383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