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陆县砥柱之声朗诵社
周末朗诵沙龙活动【第三期】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朗诵盛宴
图/文:王辉
在深秋的10月26日周六,阳光温馨恬静,微风和煦轻柔,平陆县文化馆内却洋溢着热烈而激昂的氛围。张秀丽、陈淑荣、王夏梅、袁引变、李志刚、刘洁宇、员鸿鑫、曹金平、张爱珍、谭贻、吕淑丽、刘耀宁、张聪慧、令狐博、石少强、张国有、刘玉兰、傳中堂等十几位朗诵爱好者满怀热忱,齐聚于此,共同参与砥柱之声朗诵社周末朗诵沙龙活动的第三期——同题朗诵《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活动伊始,社长马景艳以其专业而精湛的朗诵技艺,率先登上舞台,为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绝伦的朗诵,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热情,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正式拉开了本次同题诵读的序幕。
紧接着,朗诵爱好者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地走上台,用他们饱含深情的声音,诉说着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他们的朗诵,或激昂澎湃,如辽沈战场的炮声隆隆,硝烟弥漫,让人们仿佛看到了英勇的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影;或娓娓道来,似那间低矮简陋的土坯房中,伟人伫立窗前,沉稳果敢地调兵遣将,笔下流淌的串串电波,化作道道撕裂黑夜的利剑。
在他们的朗诵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滚滚黄河之上,一叶扁舟劈波斩浪,在太行山东麓的平山县,铸就民族独立的钢铁巨舰,从此新中国从这里崛起,无数的红五星汇聚成浩浩星汉。我们铭记西柏坡槐树簇拥的老磨盘,每当晚霞满天,五大书记围着它,绘制未来中国的宏伟画卷;我们铭记那间低矮简陋的土坯房,一个伟岸的身影伫立窗前,他调兵遣将,沉稳果敢,笔下流淌的串串电波,像道道撕裂黑夜的利剑,引领千军万马,突破敌人的重重防线。
我们听到了辽沈战场的炮声隆隆,硝烟弥漫;看到了平津战役的英勇无畏,破敌攻坚;感受到了淮海大地,战火纷飞,凯歌高旋。三大战役,势如破竹,捷报频传,革命之火已然燎原。男人们肩挑背扛,输送战斗物资源源不断,女人们油灯下赶制军装,军民鱼水情,缝进一针一线。在那风云激荡的岁月里,铁骨铮铮的誓言回荡在耳畔。华北人民政府组建,让乡亲们信念如磐;全国土地会议,为农民的权益振臂呐喊;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壮志豪情直冲霄汉。西柏坡、洪子店,这些红色的大后方,是革命胜利的摇篮,红色地标化作希望的灯塔,驱散黑暗。
朗诵结束后,社长马景艳以其专业的水准和高情商的方式,对大家的朗诵进行了重点点评。她首先对每一位参与者的热情和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强调了大家在朗诵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情感投入。她细致地分析了每一位朗诵者的优点,比如有的朗诵者在声音的表现力上非常出色,能够通过语调的变化生动地展现出战争的激烈与残酷;有的朗诵者在情感的传递上十分到位,让听众深切感受到了军民鱼水情的深厚。同时,她也委婉地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的方向,鼓励大家在今后的朗诵中更加注重节奏的把握、气息的运用以及与观众的眼神交流等方面,使朗诵更加完美。她的点评不仅让大家受益匪浅,更让大家感受到了她对朗诵艺术的热爱和对每一位成员的关心与支持,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朗诵的热情和对提升自身朗诵水平的决心。
此次砥柱之声朗诵社的周末朗诵沙龙活动,不仅是一场朗诵的盛宴,更是一次对历史的缅怀和对革命精神的传承。通过同题朗诵《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继续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砥柱之声朗诵社会继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为平陆县的文化事业增添更加绚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