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诗苑(2024)第050期 总第543期 十月编委专辑(本期主编:王建勤 编审:王建勤 赏析:冯继军 编辑:卢凤枝 熊稚玲 制刊:冯继军)
钟祥莫愁湖行吟
岑建德
秋暮悠游湖岸间,清澜渌水映遥天。
阳春台下斜晖耀,白雪楼前瑞霭旋。
柳隐栈桥闻浪涌,人临涯际赏涛传。
莫愁亦叹沧桑改,此世繁华换旧年。
赏析:这首诗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又略带感慨的意境。首联“秋暮悠游湖岸间,清澜渌水映遥天”,点明了游览的时间是秋暮,湖水清澈,清波绿水与遥远的天空相映,展现出莫愁湖的开阔与澄澈,奠定了全诗宁静的基调。颔联“阳春台下斜晖耀,白雪楼前瑞霭旋”,阳春台与白雪楼都是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点,斜晖照耀、瑞霭盘旋,给这些古迹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仿佛历史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颈联“柳隐栈桥闻浪涌,人临涯际赏涛传”,柳荫下的栈桥,人站在涯边听浪涛声,浪涌涛传,动静结合,既有视觉上的柳与栈桥,又有听觉上的浪涛,丰富了游览的感受。尾联“莫愁亦叹沧桑改,此世繁华换旧年”则是全诗的升华,诗人借莫愁女的视角感叹世事的沧桑变迁,如今的繁华与往昔已大不相同,在宁静的游览氛围中融入了对历史更迭、时代发展的思考,使诗的意境更显深邃,在对莫愁湖的景色描绘中融入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感和淡淡的世事无常的喟叹。
游开封府
姚泉名
巍煌临水古南衙,验票游人漠漠沙。
一府精魂铭戒石,满堂风日忆梅花。
虎头铡下心都悔,铁面官前鬼亦嗟。
莫笑黎元信公案,从来厌养黑乌雅。
赏析:这首诗开篇以“巍煌临水古南衙”描绘开封府的壮观与古老。“验票游人漠漠沙”写出游人如织的景象。“一府精魂铭戒石”体现开封府所蕴含的清正廉洁的精神内涵。“满堂风日忆梅花”则借梅花增添一种高洁的氛围。“虎头铡下心都悔,铁面官前鬼亦嗟”生动地写出开封府执法的公正威严。最后“莫笑黎元信公案,从来厌养黑乌雅”表明百姓对公案的信任,对丑恶的厌弃。全诗通过描写游览开封府的所见所感,在有限的篇幅里展现出开封府的风貌、文化底蕴以及公正廉明的象征意义。
颂红檵木
李秋堂
罗霄山脉一株红,红遍九州心共同。
同是春秋奇妙色,色成一品冠群英。
赏析:这首诗以红檵木为对象展开颂赞。首句“罗霄山脉一株红,红遍九州心共同”,起笔点明红檵木的发源地罗霄山脉,“一株红”既实写最初的那株红檵木,又象征着红檵木的独特性。“红遍九州”写出红檵木从地方走向全国,被大众所喜爱,“心共同”强调人们对红檵木的喜爱是共通的。“同是春秋奇妙色”,指出红檵木春秋之色独特奇妙,这是对红檵木本身色彩魅力的描写,无论是春季的生机之色还是秋季的别样色调,都充满吸引力。“色成一品冠群英”,将红檵木的色彩提升到“一品”的高度,“冠群英”表明在众多花卉植物之中,红檵木凭借其色彩脱颖而出。从整体上看,诗以小见大,从罗霄山脉的红檵木延伸到九州大地对它的喜爱,再到对红檵木独特色彩的赞美。短短几句诗,巧妙地将红檵木的地域起源、色彩特点、卓越地位表现出来,用词简洁明快,意象鲜明,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对红檵木进行了全方位的颂赞,展现出诗人对红檵木的喜爱与推崇之情。
寻桐柏山淮水源
杨采华
久闻淮渎出桐山,未识源头乱石间。
万壑千峰生紫雾,风吹雨送气流环。
涓涓乳汁朝宗处,漫漫清波汇海湾。
惟有神农耕作古,星图观象勒人寰。
注:观象石,最古老的石刻星象图,出土于桐柏山中,现陈列其间。
赏析:这首诗开篇点明淮水源头在桐柏山,“久闻”与“未识”的对比,引发读者对淮源的好奇。诗中“万壑千峰生紫雾,风吹雨送气流环”描绘出桐柏山的壮丽景色,壑峰间紫雾缭绕,风雨中气流回环,充满神秘色彩。“涓涓乳汁朝宗处,漫漫清波汇海湾”写出淮水源头涓涓细流,最终汇集成浩荡清波奔向海湾的过程。结尾提及桐柏山出土的古老石刻星象图,把桐柏山的自然景观与古老的人文历史相连,展现出此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全诗意境开阔,富有画面感。
解连环•青山公园访杜鹃
肖少平
一天云纸,看鸟书春霭,风追旖旎。水带油、倾泼葱蔚,染将绿浑凝,杜鹃花戏。客履声轻,怕惊动、合和桑梓。有郎携女伴,捉秀黏红,笑语霏娓。
数年未曾亲昵。叹尘羁滞足,多少闲事。而事达、事会无关,却诸事难为,老衰将至。也罢春醪,也摒绝、晚秋清醴。幸还有、识花投入,以情结缔。
赏析:此词上阕描绘青山公园的春日盛景,以“一天云纸”等新奇比喻写自然之美,“客履声轻”写出访客的小心翼翼。下阕转为抒情,感慨多年未亲近自然,被尘世琐事羁绊,“老衰将至”尽显沧桑。“也罢春醪”几句,表达对现实的无奈。但“幸还有、识花投入,以情结缔”又点明赏花寄情的解脱,全词景美情真,词风清新自然又含深沉情思。
杂 感
吴江涛
烟波指点欲何求?冉冉流光逐逝舟。
秋不能黄桑梓梦,冬真可白少年头。
南山怀抱滋幽意,笔墨生涯觅自由。
背负青天人未识,鲲鹏犹自笑蜩鸠。
赏析:此诗开篇以“烟波指点欲何求?冉冉流光逐逝舟”起兴,描绘出一种在时光流逝中的迷茫之感,“秋不能黄桑梓梦,冬真可白少年头”巧用秋梦、冬与少年头的关系,表达出岁月易逝而梦想难圆的惆怅。“南山怀抱滋幽意”则体现出对宁静、幽远意境的向往,“笔墨生涯觅自由”表明诗人在文字中寻求解脱与自在。最后“背负青天人未识,鲲鹏犹自笑蜩鸠”以鲲鹏与蜩鸠的对比,暗示自己的高远志向不被理解,充满一种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情感丰富,意境幽远深沉。
欢庆建国七十五周年
苏铮
建国欢呼七五年,雄鸡一唱艳阳天。
海疆航母风雷搏,浩宇神舟星月妍。
高铁丝绸行美亚,青山绿水景如仙。
外交奏响和谐曲,不忘初心梦可园。
赏析:这首诗洋溢着对建国七十五周年的喜悦与自豪之情。首联“建国欢呼七五年,雄鸡一唱艳阳天”,开门见山点明主题,“雄鸡”指代中国,展现新中国带来的希望曙光。颔联“海疆航母风雷搏,浩宇神舟星月妍”,通过航母在海疆守卫、神舟在宇宙探索,体现我国军事和航天领域的强大成就。颈联“高铁丝绸行美亚,青山绿水景如仙”,高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体现对外交流发展,“青山绿水”则强调国内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尾联“外交奏响和谐曲,不忘初心梦可园”,写出外交的和谐共处理念和坚守初心追逐梦想的信念。全诗以小见大,选取典型事例,高度概括了建国七十五年来各方面的辉煌成就。
税务干部风采(二首)
袁勤英
其一
为国聚财奔四方,坚持征管税收忙。
不言辛苦不言累,足迹如花路染香。
其二
征收税款拓财源,酷暑严寒敢为先。
国库充盈心血聚,永恒信念惜华年。
赏析:这两首诗生动地展现了税务干部的风采。在第一首诗中,“为国聚财奔四方”直接点明税务干部的使命,他们为了国家税收工作四处奔走。“坚持征管税收忙”描绘出日常征管工作的忙碌状态,而“不言辛苦不言累”则体现出税务干部默默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足迹如花路染香”富有诗意地将他们的足迹比喻成花朵,寓意着他们所到之处留下的积极影响,使税务工作充满美好的意义。第二首诗里,“征收税款拓财源”再次强调税务干部在增加财政收入方面的关键作用,“酷暑严寒敢为先”表现出他们不畏艰难环境的英勇态度。“国库充盈心血聚”深刻地表达出国库的充实是他们心血的凝聚,“永恒信念惜华年”彰显出他们怀着坚定信念珍惜时光,努力工作,两首诗从不同侧面塑造出令人钦佩的税务干部形象。
长相思•欢度国庆有感
王震
五星红,霓霞红,锦绣中华欣万重。而今雄踞东。
庶民勤,祉猷鸿,砥砺兴邦洪业功。腾神州巨龙。
赏析:此词上阕起笔“五星红,霓霞红”,以红色入词,“五星红”直接点明国旗颜色,象征国家,“霓霞红”描绘出国庆时天空中绚烂的色彩,渲染出喜庆氛围。“锦绣中华欣万重”展现出中华大地的繁荣昌盛令人欣喜万分,“而今雄踞东”则体现出中国如今在东方屹立的强大姿态。下阕“庶民勤,祉猷鸿”,指出民众的勤劳是国家发展的根基,“祉猷鸿”表示国家有宏大的福运和谋划。“砥砺兴邦洪业功”强调在不断磨砺奋斗中兴邦立业的伟大功绩。最后“腾神州巨龙”生动地比喻中国如巨龙腾飞,表达出对国家不断发展强大的自豪与自信,全词短小精悍,充满国庆佳节的喜悦和对国家的赞美之情。
贺朱老特雄九秩华诞
高德华
耆儒硕望负雄名,最爱清清雏凤声。
教学教研精口语,为师为范正身行。
问津江汉桑弧志,建业浠川家国情。
三立人生宜寿考,长看凰羽举鹏程。
注:凰羽,宋人王安石《思王逢原三首(其三)》,用“凰羽“喻贤能之士,这里喻朱老师的学子,照应开篇“雏凤”。
赏析:这首诗是对朱老九秩华诞的贺诗。首联以“耆儒硕望”点明朱老的德高望重,“最爱清清雏凤声”展现他对晚辈学子的喜爱与期许。颔联从教学教研和为师风范两方面着笔,体现朱老在专业领域的精通和身正为范的品质。颈联通过地域意象“江汉”“浠川”,表现朱老的志向与家国情怀。尾联“三立人生”总结朱老的品德成就,“长看凰羽举鹏程”表达对其学子发展的美好愿景,照应前文,结构严谨,用词凝练,深情地表达了对朱老的敬重与祝贺。
詹国林
今秋气候不寻常,变化无端未可量。
早上苍穹开笑靥,午时大地显忧伤。
寒侵夜半加棉被,日到天中换短装。
倘若风云人掌控,仙台尘世送安康。
赏析:这首《深秋天气有吟》生动地描绘出深秋天气的无常。首联“今秋气候不寻常,变化无端未可量”直接点题,点明今秋气候的特殊与难以捉摸,总领全诗。颔联“早上苍穹开笑靥,午时大地显忧伤”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早晨天空的晴朗和中午天气的变化对比呈现,“笑靥”与“忧伤”的对举,形象地写出天气的骤变。颈联“寒侵夜半加棉被,日到天中换短装”进一步从早晚温差大的角度细致描写,“加棉被”和“换短装”的细节很有生活气息。尾联“倘若风云人掌控,仙台尘世送安康”则是诗人的美好愿望,从天气的无常联想到如果能掌控风云,世间将充满安康,使诗歌在写实的基础上有了一种超拔的立意,也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秋 怀
王建勤
秋澄如水净如冰,月自晶莹水自凝。
气贯长虹抽短剑,时回短日系长绳。
先忧后乐何须责,左道旁门实可憎。
仰望九天搔白首,慨叹身弱老无能。
赏析:这首《秋怀》首联“秋澄如水净如冰,月自晶莹水自凝”,以秋景入诗,描绘出秋天澄澈、冰冷的氛围,秋水凝结、秋月晶莹,画面感极强,奠定了全诗清冷、孤高的基调。颔联“气贯长虹抽短剑,时回短日系长绳”,诗人以豪迈之笔写出心中的壮志豪情,气冲长虹拔剑欲有所为,又感慨时光飞逝想要系住长绳留住光阴,一放一收间,尽显诗人对理想的执着与对时光匆匆的无奈。颈联“先忧后乐何须责,左道旁门实可憎”,体现出诗人积极入世的儒家情怀,尊崇先忧后乐的高尚品德,同时对歪门邪道表示憎恶,表明自己坚守正道的决心。尾联“仰望九天搔白首,慨叹身弱老无能”,格调急转直下,诗人仰望天空,徒然搔首,感叹自己身体衰弱、老而无为,在壮志未酬的落寞中结束全诗。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秋景的细腻描写,又有对人生理想、品德坚守和暮年无奈的深刻表达,情感复杂而深沉,展现出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听《洪湖水浪打浪》歌(通韵)
聂泽光
悠扬楚调藕荷风,浪打洪湖连翠屏。
何处红霞停古岸,谁家白鹭落前庭。
依稀魂梦衣冠朴,似幻水乡箫鼓鸣。
歌罢只觉人语静,余音袅袅九天萦。
赏析:这首诗以听《洪湖水浪打浪》为契机,展开了一幅优美的洪湖画卷。首联“悠扬楚调藕荷风,浪打洪湖连翠屏”,“悠扬楚调”直接点明歌曲的曲调悠扬,如同带着藕荷清香的微风拂面。“浪打洪湖连翠屏”生动地描绘出洪湖的湖浪拍打着,与翠绿的湖岸相连,画面感极强。颔联“何处红霞停古岸,谁家白鹭落前庭”,诗人的视角从洪湖整体转向细节之处,红霞停在古岸,白鹭飞落前庭,一红一白,色彩对比鲜明,给洪湖增添了灵动的色彩与生机。颈联“依稀魂梦衣冠朴,似幻水乡箫鼓鸣”,则从现实的洪湖景色延伸到对洪湖人民质朴生活和水乡热闹氛围的想象。那质朴的衣冠仿佛在魂梦中出现,而箫鼓齐鸣又似幻似真,把洪湖的人文气息展现出来。尾联“歌罢只觉人语静,余音袅袅九天萦”,歌曲结束后人仿佛还沉浸其中,四周安静下来,只有那袅袅余音萦绕九天。既体现出歌曲的感染力,也给读者留下无尽的回味。整首诗将歌曲的美妙与洪湖的景色、风情完美融合,虚实相生,让人对洪湖充满向往。
啼 鸟
郑慎德
啼鸟清晨见,朝晖瘦柳头。
叽叽随啅雀,树树应咕鸠。
广野寒霜降,梧桐落叶稠。
深深作呼吸,老去愿迟秋。
赏析:《啼鸟》一诗描绘出一幅秋晨的生动景象。首联“啼鸟清晨见,朝晖瘦柳头”,清晨啼鸟与朝阳下的瘦柳相互映衬,点明时间与环境,“瘦”字写出秋意。颔联“叽叽随啅雀,树树应咕鸠”通过鸟雀的啼叫,展现出一片热闹氛围。颈联“广野寒霜降,梧桐落叶稠”转向描写广阔田野的寒霜与梧桐落叶,渲染秋的萧瑟。尾联“深深作呼吸,老去愿迟秋”,诗人在秋景中感叹,表达出对时光的珍惜,不愿老去之感。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秋景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思考。
观 霞
刘志澄
谁绣鸳鸯锦,铺天化彩霞?
金辉染环宇,落日恋峰崖。
举目山添色,回头水漾花。
人间多美景,夕照暮云华。
赏析:《观霞》一诗宛如一幅色彩绚烂的画卷。首联“谁绣鸳鸯锦,铺天化彩霞?”以问句开篇,充满奇思妙想,将彩霞比作绣制的鸳鸯锦,一个“铺”字形象地写出彩霞布满天空的壮观景象,引发读者对彩霞成因的好奇与对其美丽的惊叹。颔联“金辉染环宇,落日恋峰崖。”“金辉”点明霞的色彩,“染”字使金辉仿佛有了生命,主动地去晕染天地。“落日恋峰崖”则赋予落日情感,生动地描绘出落日在山峰间迟迟不肯落下的眷恋之态。颈联“举目山添色,回头水漾花。”从人的视角出发,人抬头看到山因霞而增添色彩,回头又看到水面上霞影波动如同花朵在荡漾,动静结合,让画面更富层次感。尾联“人间多美景,夕照暮云华。”在前面具体描绘观霞的美妙之后,升华主题,感慨人间有诸多如晚霞这般的美景。全诗用词精准,如“染”“恋”等字的运用,将晚霞的美与诗人观霞的情感完美融合,给读者带来无尽的美感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山居闲吟
张晏学
闲来踱步近林泉,往事依稀若逝烟。
喜听风中松竹调,爱寻篱畔菊兰鲜。
品茶深解炎凉意,望月忽明得失缘。
溪水情吟留客曲,余霞醉我伴山眠。
赏析:《山居闲吟》描绘出一幅闲适的山居生活画卷。首联“闲来踱步近林泉,往事依稀若逝烟”,“闲来”点明山居生活的悠闲,“往事如烟”则有一种对往昔的释然与旷达之感。颔联“喜听风中松竹调,爱寻篱畔菊兰鲜”,“松竹”象征着高洁坚韧,“菊兰”也是高雅品格的代表。诗人喜爱倾听松竹在风中奏响的自然之音,寻找篱畔新鲜的菊兰,体现出对高洁、清新之物的钟情,展现出远离尘嚣的高雅情趣。颈联“品茶深解炎凉意,望月忽明得失缘”,品茶时能深刻体会到炎凉变化,望月之际突然明白得失之缘。这是一种在宁静山居生活中的感悟,以小见大,将生活的哲理融入日常的品茶、望月之中。尾联“溪水情吟留客曲,余霞醉我伴山眠”,赋予溪水以情感,似在吟唱留客的曲子,余霞也仿佛能醉人,伴着诗人入眠。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写得充满温情,生动地烘托出山居生活的惬意自在,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山居生活的陶醉与享受。整首诗用词清新淡雅,意境悠然,通过对山居生活点滴的描写,表达了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喜爱以及超脱尘世的心境。
鹧鸪天•望 秋
陈水冰
一半残红一半藏,秋风吹皱小池塘。莲蓬着意莲心苦,碧叶随缘碧水凉。
山静美,水沧浪,朝云暮雨不彷徨。闲来独向黄昏立,寥廓江天染夕阳。
赏析:这首《鹧鸪天·望秋》勾勒出一幅凄美又不失宁静的秋景图。上阕中,“一半残红一半藏”生动地描绘出秋天百花凋零的景象,残红点点,有的隐匿不见,渲染出秋的萧瑟。“秋风吹皱小池塘”,一个“皱”字,化静为动,仿佛秋风是那只搅动池塘的手,让画面有了动态美。“莲蓬着意莲心苦,碧叶随缘碧水凉”,词人将莲蓬与莲心、碧叶与碧水相联系,不仅写出了秋天里植物的状态,更以莲心苦、碧水凉暗示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与清冷之感。下阕“山静美,水沧浪”,一静一动,展现出山与水的不同姿态,却又和谐共生。“朝云暮雨不彷徨”赋予自然景象一种坚定从容的气质。“闲来独向黄昏立,寥廓江天染夕阳”,“独”字体现出词人的孤寂,而黄昏下站在寥廓江天之间,看夕阳染遍天地,此景既壮阔又带有一种落寞。词人通过描写秋景,融入自己的情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有独自面对自然与生活的恬淡从容,情与景完美融合,用词精准而富有诗意,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出秋意的多重韵味。
松
葛开骥
苍松擎日月,霜雪裹青枝。
百木涛声壮,千株剑影奇。
凋身存本性,立节谱新词。
晚岁屯云冻,高风是我师。
赏析:这首诗开篇“苍松擎日月,霜雪裹青枝”,一个“擎”字写出松树的雄伟,即便霜雪加身,青枝依旧,展现其坚韧不拔。“百木涛声壮,千株剑影奇”描绘松林立的壮观景象,将松树比作剑,突出其刚直的姿态。“凋身存本性,立节谱新词”强调松即便面临凋零,本性不变,坚守节操。最后“晚岁屯云冻,高风是我师”点明在艰难环境下,松树的高风亮节值得学习。整首诗用词凝练,意象鲜明,通过对松的形态、品性的描写,托物言志,诗人借松表达对高尚品格的崇敬与追求,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出深远的精神内涵。
哨遍•甲辰秋兴
吕敬东
玉桂初舒,峦枫半赤,蓉菊秋英友。靓彩斑斓,润滩涂、凉霜吻波亲柳。阅鼎镇、群芳稍息,胜境留连,忘返黄昏后。伫瞰双江澄澈,涤朝云红日,晚霓芳洲。雁行聚散鹭鸥梭,谁主沉浮宄奸狩?怀敞情萌,半盏红茶,一盅清酒。
练达通明,谑翁偏好鸿词绣。文曲拥、从心随意,宪章苏辛雅骚讴。健步走。力行道义,诗话康同,笃学盟贤秀。热望山妍水馥,更毓华引凤,净化神州。汉风荆楚喜传扬,唐韵英豪乐持守。裁霞锦、剪虹妆岫。
赏析:此词开篇以玉桂、峦枫、蓉菊等秋景入笔,勾勒出一幅五彩斑斓的秋景图。“凉霜吻波亲柳”一句,将霜拟人化,生动形象。词人描绘秋景中的江景、雁鹭等,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词中“怀敞情萌”等句,展现出词人豁达的心境与对生活的热爱。在词的下阕,强调“通明练达”,词人钟情于诗词创作,遵循苏辛等大家的雅骚传统。“力行道义”等表达出对社会美好的期望,希望净化神州大地,传承汉风唐韵,整首词景情交融,富有感染力。
老同学欢聚纪念相逢一甲子
卢福武
雁唱枫林红似火,鹤楼篱菊又生香。
紫阳湖畔芳菲惜,高二一班情意长。
遥忆青春笑磨难,谁思华发醉斜阳?
愿君永驻桃花靥,开扇观余赠吉祥。
赏析:这首诗首联以秋景起兴,“雁唱枫林红似火,鹤楼篱菊又生香”描绘出绚烂的秋日景象,为欢聚营造氛围。颔联“紫阳湖畔芳菲惜,高二一班情意长”点明地点与主题,紫阳湖畔是回忆之所,同窗情谊绵长。颈联“遥忆青春笑磨难,谁思华发醉斜阳”,从青春到华发,感慨时光,笑对磨难的豁达和对往昔的追忆令人动容。尾联“愿君永驻桃花靥,开扇观余赠吉祥”则表达对老同学美好的祝愿,“桃花靥”形象地指代青春面容,“开扇观余赠吉祥”富有画面感。全诗语言典雅,情景交融,在回忆往昔、感慨今朝之中,深刻地传达出老同学间一甲子相逢的深厚情谊。
秋光(新韵)
任紫微
秋高八月爽初尝,万里江天绿染黄。
芦荡雁怀迁徙梦,林间蝉唱挽歌腔。
枫擎火矩三分暖,菊染蟾光一脉凉。
暮色芲茫覌野景,风吹稻浪散清香。
赏析:此诗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秋景图。首联点明时节,“秋高八月爽初尝”,八月的秋意初显。“万里江天绿染黄”巧妙地写出了秋天植被由绿转黄的渐变。颔联中,“芦荡雁怀迁徙梦”赋予雁以人的情感,“林间蝉唱挽歌腔”则写出蝉鸣的悲戚之感。颈联对仗工整,枫之暖与菊之凉对比鲜明。尾联以暮色下的田野风景收尾,“风吹稻浪散清香”,稻香四溢,充满生机,全诗动静结合,用词精准,通过多个意象传递出秋的韵味。
国庆感怀
常功贤
国旗灿灿百花盈,七十五秋吟盛荣。
踔厉兴邦赢伟业,辉煌铸剑赖精英。
昨朝喜接嫦娥讯,今夕欣收玉兔情。
纵使征途多变局,拨云驱雾路长明。
赏析:此诗首联描绘国庆时国旗飘扬、繁花盛开的盛景,“灿灿”“盈”等词渲染出喜庆氛围。颔联“踔厉兴邦”“辉煌铸剑”高度概括国家在建设、国防等方面的成就,强调精英的贡献。颈联以嫦娥、玉兔入诗,选取航天成果的典型意象,展现科技进步。尾联体现出尽管国际局势多变,但充满乐观积极的态度,相信国家能克服困难不断前行。全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意象选取极具代表性,爱国之情与对国家发展的自豪之感溢于言表。
离别难•听歌《探故知》有感
余建军
梦里最是缠绵。曾谁憧憬明天。可知春景里。绚丽千百媚。你来花失色,凤无言。如沐浴。霓裳曲。何能安静我心猿。
晖一束。流光促。徒自悲。情迷醉眼成诗。且把心中意。雁使离思寄。过南岭、又行西。云奋翼。东风急。英香吹晚莫愁凄。
赏析:此词开篇“梦里最是缠绵。曾谁憧憬明天”,直入主题,以梦起笔,将那种曾经充满憧憬的回忆和缠绵的情感牵出。“可知春景里。绚丽千百媚。你来花失色,凤无言”,用春景的绚丽衬托出“你”的独特魅力,花与凤在“你”面前都黯然失色,这种夸张的手法强化了对“你”的倾慕。下阕“晖一束。流光促。徒自悲。情迷醉眼成诗”,时光匆匆,悲从中来,却又因情迷而诗成,将复杂的情绪与诗意创作相联系。“且把心中意。雁使离思寄。过南岭、又行西”,借助大雁传书的意象,表达离思之情,大雁飞过的路线描绘出距离之远和思念之悠长。“云奋翼。东风急。英香吹晚莫愁凄”,以云、东风、英香等自然元素结尾,尽管有“莫要悲凄”之语,但整体的离情别绪依然浓厚。全词在情感表达上细腻且深沉,通过对往昔回忆、人物魅力、时光匆匆、离思寄情等多方面的描写,将听歌后的复杂感触融入词中,既有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又有对离别愁绪的抒发,词牌韵律与情感相得益彰,用词优美,意境幽远。
贺舍得之间诗社成立
毛声芝
中华华诞庆,舍得韵旗擎。
大展鲲鹏翅,高歌龙凤情。
诗词联绝唱,风雅颂经声。
艺苑推时誉,吟南社俊英。
赏析:这首诗以饱满的热情祝贺舍得之间诗社成立。首联“中华华诞庆,舍得韵旗擎”,将诗社成立与中华华诞相联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诗社扬起文化之旗,点明了诗社成立的意义与时代性。颔联“大展鲲鹏翅,高歌龙凤情”,用“鲲鹏翅”的意象,展现出诗社对未来发展的宏大抱负,“龙凤情”则蕴含着对中华传统文化中龙凤所代表的祥瑞与精神内涵的高歌。颈联“诗词联绝唱,风雅颂经声”强调诗社在诗词创作方面的追求,“绝唱”显示出对高水平创作的期许,而提及“风雅颂”则回归到《诗经》所代表的诗歌传统根源。尾联“艺苑推时誉,吟南社俊英”,表达对诗社在文艺界获得声誉的展望,且以历史上的南社作比,期许诗社能出现众多才俊。整首诗对仗较为工整,用典恰当,充满对诗社的美好祝愿。
鹧鸪天•观巴尔虎蒙古部落草原赛马表演
主卫平
草绿云轻涌碧涛。花香千里彩旗飘。马驰场内英姿展,歌震天边丽影摇。
人奋勇,技高超。套绳挥动乐逍遥。翻身跳跃腾飞起,骑手狂追赛大雕。
赏析:此词生动描绘草原赛马盛景。上阕“草绿云轻涌碧涛。花香千里彩旗飘”勾勒出草原的优美环境,以多彩的笔触渲染氛围。“马驰场内英姿展,歌震天边丽影摇”则将赛马的英姿与欢快歌声融合。下阕聚焦骑手,“人奋勇,技高超”直接点明骑手状态。“套绳挥动乐逍遥。翻身跳跃腾飞起,骑手狂追赛大雕”,通过描写骑手套绳、翻身跳跃等动作,展现高超技艺,“赛大雕”更是夸张地体现出骑手的勇猛与竞赛的激烈,用词豪放,画面感强,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热闹非凡的草原赛马表演现场,感受到浓郁的草原风情和赛马活动的激情活力。
赣南脐橙
李琳
许是花期逢暖春,青枝缀果报缘因。
芳心一捧酬知己,剔透灵犀甜可人。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韵味的笔触描绘出了赣南脐橙的独特魅力。诗的首句“许是花期逢暖春,青枝缀果报缘因”,通过推测脐橙结果的缘由,把花期与暖春相联系,既点明了脐橙生长的良好环境,又暗示出自然的馈赠背后有着适宜的天时。“青枝缀果”这一画面感极强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了翠绿枝头挂满果实的盛景。“芳心一捧酬知己,剔透灵犀甜可人”更是精彩。“芳心一捧”将脐橙拟人化,赋予其如同佳人捧出真心般的情感,把脐橙视为对人类的一种美好馈赠,仿佛它们是在以自身的美味酬谢喜爱它的人。“剔透灵犀”生动地描绘出脐橙果肉的晶莹剔透,从视觉到口感上都给人一种甜美的感觉,“甜可人”则直白地表达出脐橙味道的诱人。短短四句诗,从脐橙的生长环境到果实的外观与口感,再到一种人与自然的情感关联,层层递进,用词精巧,既写出了赣南脐橙的外在美和内在味,又融入了诗人对脐橙的喜爱与感激之情,让读者在领略赣南脐橙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诗歌的意趣。
〔仙吕•后庭花〕洪山公园秋韵
胡爱民
层林福塔重,公园秀色中。人醉秋光美,风薰桂气浓。客独钟,休闲徒步,斑斓幽径通。
赏析:此曲开篇以“洪山宝塔重,公园秀色中”点出地点,洪山宝塔的庄重与公园秀美的景色相映衬,一个“重”字写出宝塔的沉稳厚重之感。“人醉秋光美,风薰桂气浓”描绘出秋日公园的迷人之处,人陶醉于秋光,秋风中弥漫着浓郁的桂香,嗅觉与视觉的描写相结合。“客独钟,休闲徒步,斑斓幽径通”,写游客独爱在此休闲徒步,“斑斓”形容小径周围的景色,落叶缤纷等景象,幽径通幽之处充满诗意与惬意。整体上,小令用词简洁却生动地勾勒出洪山公园的秋韵,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闲适悠然的秋日氛围,给读者带来一幅有声有色、充满秋意的画卷。
满江红•福园巷子夜景
冯继军
初上华灯,福园里、霓虹璀璨。巷陌处、流光影动,逸情无限。石板铺街连古韵,灯笼高挂添奇幻。步其间、仿佛入仙乡,心悠远。
幽径曲,苔痕满。残垣在,时光转。看青苔斑驳,岁月相伴。往昔繁华虽已逝,今朝静谧尤堪恋。待明朝、重觅旧风情,情何限。
赏析:这首词生动地描绘出福园巷子的夜景之美。上阕开篇“初上华灯,福园里、霓虹璀璨”点明时间是夜晚华灯初上之时,福园巷子被霓虹灯光映照得璀璨夺目。“巷陌处、流光影动,逸情无限”细致地刻画巷子里光影流动的动态美,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闲适之情。“石板铺街连古韵,灯笼高挂添奇幻”,石板街透着古韵,高挂的灯笼又增添奇幻色彩,人行其间“仿佛入仙乡,心悠远”,从视觉感受上升到心灵体验。下阕“幽径曲,苔痕满。残垣在,时光转”,描绘出小径的幽曲和苔痕遍布、残垣犹存的景象,体现出时光的流转。“看青苔斑驳,岁月相伴”,青苔见证岁月,往昔的繁华虽已消逝,但如今的静谧更加让人留恋。“待明朝、重觅旧风情,情何限”,表达出对福园巷子的喜爱,期待再次感受它的风情,这种情感是没有尽头的。整首词用词精准,情景交融,将福园巷子的夜景之美与历史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也能感受到那份对福园巷子的特殊情感。
〔正宫•醉太平〕中秋有感
陈慧虹
长空月明,金桂香萦。银辉洒落鬓双星,风凉露冷。瞧碧荷翠减愁波涌,听促织凄切秋声哽,感今宵即纵事难恒,叹光阴不等。
赏析:这首散曲开篇描绘出中秋典型的景象,“长空月明,金桂香萦”,明月高悬,桂花飘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然而“银辉洒落鬓双星”则巧妙地将月光与自己的双鬓联系起来,暗示岁月在身上留下的痕迹,“风凉露冷”又添一抹秋夜的清冷寂寥。曲中的“瞧碧荷翠减愁波涌”一句很是精妙,从碧荷翠减的秋景中生出愁绪,以景衬情。“听促织凄切秋声哽”则从听觉角度写秋夜虫鸣带来的悲戚之感。“感今宵即纵事难恒,叹光阴不等”直接抒情,在中秋佳节感慨世事无常,光阴飞逝。整体来看,作者将中秋之景与人生之感紧密相连,用词精准且富有感染力,用短短几句就把秋夜的氛围、景色以及对时光的喟叹融合得恰到好处,让读者能深切体会到那种淡淡的忧愁与对时光匆匆的无奈。
山歌
吴辉
涟漪一点奏清波,晓月溪边美乐和。
送腊梅花红蕊叠,牵魂画舫绿江过。
洋洋盈耳余音绕,袅袅悠扬婉转搓。
高亢民谣讴妙曲,春风得意唱山歌。
赏析:这首《山歌》描绘出一幅充满诗意与生机的画面。首联“涟漪一点奏清波,晓月溪边美乐和”,以景起兴,将溪边清波与晓月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颔联的“送腊梅花红蕊叠,牵魂画舫绿江过”,腊梅与画舫动静结合,丰富了画面内容。颈联从视觉转到听觉,“洋洋盈耳余音绕,袅袅悠扬婉转搓”,生动地表现出山歌悠扬婉转的美妙。尾联“高亢民谣讴妙曲,春风得意唱山歌”点明主题,展现出人们在春风中唱山歌的欢快场景,整首诗用词优美,意境清新。
玫瑰花
郝勤
阆苑惊尘界,新花覆雨蒙。
天姿惊旭日,国艳喜薰风。
密意香云里,芳心满月中。
诚如存挚爱,慕景几番红。
赏析:此诗妙处颇多。首联“玫瑰花阆苑惊尘界,新花覆雨蒙”,描绘玫瑰于阆苑之惊艳,覆雨朦胧之态。颔联“天姿惊旭日,国艳喜薰风”,“惊”“喜”二字生动,写出玫瑰的卓绝天姿与国色,在旭日照耀和薰风轻拂下更显魅力。颈联“密意香云里,芳心满月中”,将玫瑰的内在情感与外在美融合于香云、满月的美好意象中。尾联“诚如存挚爱,慕景几番红”,升华情感,玫瑰似含挚爱,美景常新。全诗用词精美,从玫瑰的外在、内质深入挖掘,在有限的篇幅里构建出玫瑰的绝美形象,展现出诗人对玫瑰细致的观察与深切的喜爱。
咏银杏(三首)
王秋明
其一
千年一梦恒今古, 笑看江山易帝王。
历尽风霜情不改, 冬来依旧是金黄。
其二
纷纷落叶似摇钱, 点缀寒冬数百年。
雪拥秦关君独立, 骚人泼墨赋诗篇。
其三
千年一梦到而今,历尽沧桑任举沉。
阵阵西风霜夜起,枝头片片是黄金。
赏析:《咏银杏》组诗以银杏为主题,展现出银杏独特的神韵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一,“一千年一梦恒今古,笑看江山易帝王。”起句便以银杏的千年寿命,跨越古今,写出其岁月的悠长。它历经朝代更迭,却始终屹立,“笑看”二字赋予银杏一种超脱的姿态。“历尽风霜情不改,冬来依旧是金黄。”进一步强调银杏不畏风霜,坚守本心,金黄的色彩是它不变的情怀象征。其二,“纷纷落叶似摇钱,点缀寒冬数百年。”把银杏叶比作摇钱树的叶子,形象地写出落叶之美和银杏古老的存在,“雪拥秦关君独立,骚人泼墨赋诗篇。”描绘出银杏在寒冬雪景中的独立姿态,引发文人墨客的诗兴。其三,“千年一梦到而今,历尽沧桑任举沉。”重述银杏千年岁月与沧桑经历,“阵阵西风霜夜起,枝头片片是黄金。”写出银杏在霜夜西风下金黄灿烂的盛景,展现其顽强的生命力和耀眼的美。整体组诗托物言志,借银杏表达对坚韧、永恒品质的赞美。
重 阳
杨金松
节到登高独守家,庭墙黄菊未开花。
霜飞斜日雁声远,露滴晚烟枫叶华。
小酌溪流生碧雾,清吟竹影吐红霞。
陶潜韵律初挪用,细敲词源对月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独守家中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重阳节独自登高,家中庭院墙内黄菊未开的情境,奠定了一种略显寂寥的氛围。颔联“霜飞斜日雁声远,露滴晚烟枫叶华”,霜、斜日、雁声、晚烟、枫叶,意象叠加,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展现出秋日的萧索与绚烂,雁声远去更添孤寂之感。颈联“小酌溪流生碧雾,清吟竹影吐红霞”则转为细腻的生活画面,小酌溪边,竹影下吟诗,动静相宜,“碧雾”“红霞”给画面增添了色彩感。尾联提及陶潜,表达对陶潜诗韵的效仿,月下品茗细敲词源,流露出一种悠然的诗兴与文人雅趣,全诗在独守家中的寂寥中又透露出对诗意生活的追求。
习诗偶题
周建生
稀龄找乐种诗田,近视升高夜少眠。
才晓陶潜称靖节,方知李白号青莲。
遣词莫把平头写,造句休将摞眼填。
偶遇难题查百度,无须书店乱花钱。
赏析:这首《习诗偶题》以一种诙谐、质朴的笔调写出诗人习诗的体验。首句“稀龄找乐种诗田”点明在古稀之年以写诗为乐。“近视升高夜少眠”描绘出写诗时的投入,以致损害视力、睡眠减少。接着提到知晓陶渊明称靖节、李白号青莲,体现出在习诗过程中对文学知识的深入探究。“遣词莫把平头写,造句休将摞眼填”则涉及写诗的规则与讲究,注重诗的格律与形式美。最后说遇到难题查百度,幽默地反映现代借助网络学习的便捷,全诗浅白有趣地展现出一个习诗者的状态与感悟。
鹧鸪天•颂人民政协75周年
金炜
风雨并肩济世穷,擎旗会集众贤雄。箴言方略谋民祉,智慧之光硕果丰。
凝共识,践初衷。披肝沥胆友情浓,泱泱风范辉煌续,大道之行天下同。
赏析:这首词开篇“风雨并肩济世穷,擎旗会集众贤雄”,形象地描绘出人民政协在艰难历程中团结各界贤能共同济世的担当。“箴言方略谋民祉,智慧之光硕果丰”体现政协积极出谋划策,成果斐然造福民众。“凝共识,践初衷”准确概括政协的重要职能与使命坚守。“披肝沥胆友情浓”写出政协内部成员之间真诚的合作情谊。最后“泱泱风范辉煌续,大道之行天下同”展现政协的伟大风范将延续,还表达对美好大同社会的向往。全词用词凝练,以简洁而富有内涵的语句高度颂扬人民政协75周年的历程、贡献、内部氛围及其重要意义,情感饱满且充满正能量。
盐角儿•咏菊
张岚
金风赏悦。白霜赏悦。花中英杰。纯非在蕊,纯非在叶,魄心纯洁。
踏寒冰,迎寒月。羞惭野山花残缺。傲然立,芬芳艳丽,多彩竞妍浓郁。
赏析:此词开篇“金风赏悦。白霜赏悦。花中英杰”,以金风、白霜烘托菊之不凡,被两者所赏,点明菊为花中佼佼者。“纯非在蕊,纯非在叶,魄心纯洁”,强调菊的纯洁不在于某个局部,而在于整体的精魄心灵。下阕“踏寒冰,迎寒月”写出菊在寒境中的坚韧,“羞惭野山花残缺”对比中凸显菊之完美,“傲然立,芬芳艳丽,多彩竞妍浓郁”描绘出菊傲然挺立、芬芳多彩的姿态。全词用词精当,从不同角度写菊之高洁、坚韧与美丽。
依韵敬和陈水冰老师《鹧鸪天•望秋》
卢凤枝
几缕寒烟几缕霜,秋声潜入旧回廊。荻花瑟瑟愁难掩,桂影幽幽梦亦香。
林渐瘦,菊初黄,幽怀且付酒千觞。凭栏但看归鸿远,一抹霞辉映晚塘。
赏析:这首和词在依韵依意方面堪称绝妙。依韵上,遵循《鹧鸪天》词牌的韵律要求,读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与原词在韵脚的呼应上,如同对话般自然流畅,展现出和词的韵律之美。依意方面,首句“几缕寒烟几缕霜,秋声潜入旧回廊”渲染出秋的清冷氛围,寒烟与霜的意象,生动描绘秋景,与“望秋”主题相契,和意巧妙。“荻花瑟瑟愁难掩,桂影幽幽梦亦香”对仗工整,荻花瑟瑟传递出愁绪,而桂影幽幽又带有些许美好的梦境感,将秋的复杂情绪展现出来,既贴合秋景又能呼应原词对秋的感触。“林渐瘦,菊初黄”,简洁勾勒出秋的特征,树林因秋而萧索,菊花初绽金黄,以典型秋景进一步深入“望秋”内涵。“幽怀且付酒千觞”直抒胸臆,把内心幽思寄托于酒,和原词在情感表达上相承接,展现面对秋景时的感怀。最后“凭栏但看归鸿远,一抹霞辉映晚塘”画面感极强,凭栏远望归鸿,晚塘被霞光照耀,既写出秋的景色,又在这景色中蕴含着淡淡的怅惘与期许,与原词在意境营造和情感深度上达到和谐一致的和作效果。
秋之旅
熊稚玲
金风漫舞叶疏狂,雁字横天秋降霜。
携伴同游长岭下,持怀且醉稻村旁。
扎花浸染寻悠古,挖薯蒸糕撑布囊。
倍惜此时心境别,半塘芦絮入诗章。
赏析: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秋日之旅的种种情状,充满了浓郁的秋意与生活情趣。首联“金风漫舞叶疏狂,雁字横天秋降霜”,通过“金风”“叶疏狂”“雁字”“秋降霜”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典型的秋景图。秋风起,树叶飘舞,大雁南飞,秋霜降临,营造出一种开阔而略带萧瑟的氛围。颔联“携伴同游长岭下,持怀且醉稻村旁”,叙事感十足,写出了与友人相伴在长岭下游玩,在稻村旁饮酒沉醉的惬意场景,将人物融入秋景之中,人与景相谐。颈联“扎花浸染寻悠古,挖薯蒸糕撑布囊”则详细描写了旅途中的趣味活动,扎花、浸染、挖薯、蒸糕,这些活动富有乡村生活气息,体现出一种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亲近与热爱,且巧妙地借助“布囊”这一工具,画面感很强。尾联“倍惜此时心境别,半塘芦絮入诗章”,表达了对此时独特心境的珍惜,那半塘芦絮也成为了诗的素材,将情感与秋景再次融合,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秋日之旅中的闲适、愉悦与对秋景的眷恋。全诗语言平实却又生动地展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秋之旅。
三峡红枫
谭辉
春花夏菡已收装,三峡丹枫火满岗。
披挂霓霞双岸醉,燃烧赤焰半江芳。
总期风雨染华发,不变情怀焕靓妆。
借得几分红叶色,敢和山水弄秋光!
赏析:此诗开篇点明三峡红枫的登场,夏花夏荷已过,红枫登场,“火满岗”描绘出枫叶盛景。“披挂霓霞”与“燃烧赤焰”,从视觉角度写红枫的艳丽,仿佛令两岸沉醉,让半江芬芳。颈联笔锋一转,感慨岁月变迁,虽风雨染白头发,但情怀依旧,红枫年年焕新妆。尾联中诗人欲借红叶之色,与山水共展秋光之美,体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与对三峡红枫的热爱,以及与自然相融的情怀。全诗用词绚丽,意象丰富,通过红枫这一意象既写自然之美,又传达出生命的感悟。
采桑子•晒秋图
田月娥
谁将彩墨涂山野,一岭金黄。一幅秋光。果熟瓜鲜遍地香。
层林尽染枫如火,醉了心房。美了诗行。小曲哼支踏夕阳。
赏析:这首词宛如一幅灵动的秋日乡村画卷。上阕中“谁将彩墨涂山野”以问句起笔,充满诗意的想象,“一岭金黄。一幅秋光。果熟瓜鲜遍地香”,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晒秋时节山野色彩斑斓、果实丰硕的景象,视觉与嗅觉相结合。下阕“层林尽染枫如火”进一步渲染秋意浓情,“醉了心房。美了诗行”直抒胸臆,表达对秋景的陶醉。最后“小曲哼支踏夕阳”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在晒秋的喜悦氛围里,人景交融,充满生活情趣。
[双调•快活年]秋韵
洪晓岚
山中红叶灿如霞,庭前丹桂华。经霜菊蕊绽篱笆,头顶(柿如)灯笼挂。眼底(尽收)诗和画,(彩)蝶恋(芳)花。
赏析:这首小令生动地勾勒出秋日的韵致。起笔描绘山中红叶似霞、庭前丹桂吐华的绚丽景象,色彩鲜明。“经霜菊蕊绽篱笆”进一步丰富秋景,而“柿如灯笼挂”的比喻更是形象地写出柿子成熟的可爱模样。眼底尽收诗画,“彩蝶恋芳花”又添一份灵动与生机。全曲用词质朴却精准,通过对山中、庭前多种秋日典型景物的描写,从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秋意冲击,短短几句便将一幅充满生机与色彩的秋韵图展现在读者眼前,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趣味。
洪山老年大学"重阳雅韵 诗词传情"诗会有感
吴友仙
重阳诗会聚群芳,雅韵京腔绕学堂。
一曲髙歌声激越,几回吟咏语铿锵。
夺分当有飞花令,抢答焉无出彩章。
领导嘉宾评胜负,香囊作奖逸情长。
赏析:重阳之日,洪山老年大学的诗会宛如一场文化的盛宴。众多诗友齐聚一堂,就像群芳争艳。京腔雅韵在学堂里悠悠回荡,那一曲曲高亢的歌声振奋人心,而诗友们的吟咏也是语调铿锵有力。飞花令环节充满竞争,大家抢夺分数,而赏析点评环节的抢答也精彩不断,出彩的篇章频出。领导和嘉宾公正地评判胜负,最终香囊作为奖励,那一份逸情也在获奖者心中悠长绵延。这场诗会不仅是诗词的交流,更是老年朋友对生活热情的体现。
赏 菊
臧爱华
秋深游赏菊华鲜,细瓣柔丝韵万千。
似缕随风欣曼舞,如绸映日静幽眠。
仙妆傲立寒霜里,冷艳悄邻山径边。
寂寞独承萧瑟意,此花清绝度流年。
赏析:这首诗生动地描绘出菊的神韵。首联“秋深游赏菊华鲜,细瓣柔丝韵万千”点明赏菊的时节与菊花的鲜妍,花瓣如丝般细腻,韵味无尽。颔联“似缕随风欣曼舞,如绸映日静幽眠”将菊瓣比作缕、绸,动态写其随风舞动,静态写其映日幽眠,动静相宜。颈联“仙妆傲立寒霜里,冷艳悄邻山径边”突出菊在寒霜中的傲然与冷艳,以及生长在山径边的清幽。尾联“寂寞独承萧瑟意,此花清绝度流年”赋予菊寂寞、清绝的气质,表达对菊的赞美,菊在萧瑟中独自坚守,令人钦佩。
深秋
顾京
雁阵横空变字行,菊黄柿熟果花香。
枫红换彩山林秀,啄句挥毫写颂章。
赏析:这首诗宛如一幅深秋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首句“深秋雁阵横空变字行”,雁阵横空的景象点明了时节,富有动态美。“菊黄柿熟果花香”,以典型的深秋之物菊花、柿子等,描绘出色彩斑斓与香气弥漫的画面。“枫红换彩山林秀”进一步渲染秋意,枫叶变红让山林如换彩衣般秀丽。末句“啄句挥毫写颂章”则从写景转到抒情,诗人被这深秋美景打动,忍不住挥毫书写赞颂之章。全诗用词精准,如“黄”“熟”“红”等色彩词,使画面感十足,意境优美,饱含对深秋的喜爱与赞美。
行香子·霜降
熊淑君
霜降轻黄,正是加凉。丹枫尽染映斜阳。远山瘦水,陌上初荒。爱丛林寂,峰林险,石林梁。
秋风一刹,摇枝晃荡。独菊欢心桂添香。橙红橘绿,稻熟盈筐。庆丰归勤,颜归悦,粒归仓。
赏析:此词上阕描绘霜降之景。“霜降轻黄,正是加凉”点明节令与气候特点。“丹枫尽染映斜阳”色彩鲜明,“远山瘦水,陌上初荒”从大处勾勒出秋意渐深的萧索,而“爱丛林寂,峰林险,石林梁”则在荒凉中寻出独特景致。下阕转写秋意中的生机与喜悦。秋风虽摇枝晃荡,却有独菊盛开、桂香暗添。“橙红橘绿,稻熟盈筐”展现丰收景象,“庆丰归勤,颜归悦,粒归仓”以排比写出丰收背后的勤劳以及人们收获的喜悦,情感真挚且积极向上。全词情景交融,富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