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家石林)
【画家石林简介】
石林,1984年特招入伍,当代著名画家, 师承著名山水画大家王文芳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美国);美国加州阳光教育集团艺术顾问;山西师范大学书画研究所客座教授。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中国画高研班、北京画院中国画研究班。
作品参加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
2000年全国书画家新作展
同理---保护世界遗产国际中国画展
纪念“讲话”60周年全国美展
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十七次全国新人新作展
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西部风韵”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优秀奖
第十三届中国当代花鸟画邀请展优秀奖
纪念李苦禅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第五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叶浅予百年诞辰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纪念黄道周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第四届中国西部大地情画展
第十四届中国当代花鸟画邀请展
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第六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回顾印象---中国画学术邀请展
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翰墨飘香---十八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首届中国美术家提名展
“爱我中华”优秀书画作品展
201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中国画名家四条屏画展
第七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先后在山西、天津、北京、石家庄、兰州、威海、成都、包头、潍坊、北海、烟台、瑞典、日本等地举办个展及联展。众多作品在专业媒体发表,并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国家文物局、天津民俗博物馆、深圳画院、西安亮宝楼等海内外有关机构及藏家广泛收藏。2002年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参加“真情无限”栏目录制,作品现场拍卖所得人民币11800元,全部捐献给国家的环保事业。2008年被评为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潜力的百杰画家;2011年被推荐为最受藏家关注的中国画名家。出版画集多种。

↑(画家石林戎装照)

致敬参战老兵
——画家石林激情创作《热血颂》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兵第十四团参谋长李启峰观赏评语:石林创作的《热血颂》,把《再见吧妈妈》《血染的风采》《望星空》《小草》几首歌,以笔刻石,配以官兵身躯和硝烟的图腾,还原了血与火的战场氛围,艺术的再现了军人报效国家的情怀。仔细看了石林发表的《热血颂》,深感艺术的魅力。石林一定是对当年守卫南疆官兵的心境,做了仔细探究。画作达到了真实还原的境界。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工兵
第十四团参谋长李启峰)
血染的风采
文/李启峰
在麻栗坡县城,在部队驻地,经常可以听到董文体《血染的风采》,李双江的《再见吧,妈妈》。这两首歌曲创作于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之后,是对浴血沙场的勇士们的歌颂,展现视死如归的心境。对1981年以来参加对越防御作战的几十万官兵,起到了直接的激励作用。因为,在老山战区南温河以南,每个地方都可能遭到越军的炮火袭击。在前沿阵地和浅纵深,敌人的炮火袭击非常频繁,不少官兵牺牲负伤。最为壮烈的是几个步兵团拔点作战付出的牺牲。
第一次拔点作战是416团10月14日的“蓝剑行动〞。从老山主峰阵地出发,攻克越军盘踞的968高地,十几名官兵壮烈殉国。
以后,又有61师182团的10月19日,139师421团、417团1987年的15、17拔点作战,都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很多年轻官兵的鲜血抛洒在南疆的土地上。
一天晚上,我坐在老山主峰北侧的一块石头上休息,听到一顶帐篷里有个战士在唱《血染的风采》,歌声是那么的沉重,还带着些许凄凉。我想,他肯定是含着泪水倾吐着那股悲情的。我团6名烈士的容貌立刻浮现在眼前,薄薄的一层泪也不由得糊住了眼睛。我抬起头,看到了北方天际的星空,那首《望星空》的旋律又在耳边响起,不由得思念远方的亲人。更想到,烈士的亲人还在盼望着他们团聚呀!
可以说,处在那个环境里的军人,哪个不是经常在脑海里演绎着既把牺牲置之度外,又向往着平安归去;既勇于献身,又思亲不已的夙望呢?哪个家里的亲人不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翘首以盼呢?
在前线,每听到有人唱起那些歌,我总觉得比听董文华、李双江的磁带更能引起共鸣。因为,他们是带着脑际里影像唱的。那影像,是真正的倒下,真正的鲜红的血,真正的一双双再也不能睁开或者瞪得大大的眼睛;他们是带着肺腑里的味道唱的。那味道,是焦土,是血腥,是永远沉淀在心田的那股硝烟的沁香。在小坪寨,看到茶花盛开,就联想到两段歌词:“当我从战场上凯旋归来,再来看望亲爱的妈妈,我为妈妈擦去泪花”,“假如我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你会看到美丽的茶花,山茶花会陪伴着妈妈”。哪一段,将会是自己的写照呢?
回想当年,我们痛吗?悔吗?
我,痛过,但无悔。
因为那时候,我们自己说:祖国在我心中!
后方的人说:你们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