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贤者同行 与思者共进
——喜迎刘春华女士回故园秦安探亲侧记
作者:王琴敏
人间忽已暮,山河正晚秋。岁次甲辰清秋,一个细雨蒙蒙的日子,空气中弥漫着冷清的味道,落叶也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虽然天气有点冷,但我们的心情是高涨的。今天是一个特别值得高兴的日子,我的班主任刘春华老师应邀要回秦安和喜欢她作品《不堪回首》的读者见面了,这也是老师期待已久的心愿,今天我终于帮她实现了。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所有秋天的斑斓正唯美着秋的况味,让这场秋天里的遇见,盛满每一位热爱文学的老师心中。正如我在今天聚会的开场白中所言:“人间最美是清秋,在这个绚烂的金秋时节,我们相聚在一起,共话友情,畅谈文学,举杯同贺,相互问安,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相逢是人与人的会聚,更是心与心的交融;文学作品像一条坚韧的纽带,让我们紧密相联,是老师优秀的作品让更多的师友们油然而生敬意。
一直以来,刘老师也有个愿望,想来老家看一看,会一会在座的各位老师,我们的老师们也想见一见他们心中仰慕已久的刘老师。文字是有灵魂的,也是相通的,所有的心领神会都是不约而合,所有的美好都恰逢其时。

时光走笔,岁月悠悠,唯有爱与温暖,方能穿越岁月的长河;唯有友情的温馨,才能让我们心有所想,梦有所成!遍地蕙兰思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致敬我们尊敬的刘春华老师,欢迎您回娘家了。”
在我们大家热情的目光中,年逾古稀的刘老师在她女儿韩怡的搀扶下缓缓步入酒店,一到现场她就热情和老师们相互问安、握手,亲切交流,顿时一副融洽和美的温馨画面,暖暖地氤氲了整个会场,让人心生暖意,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人间秋色美如画,满目落叶胜春花。虽然是“人间至此秋将尽,万千玉露始凝露”的暮秋时节,但今天鸿儒雅集、高朋满座,诗词歌赋、小曲助兴,所有的人间盛况都在这里酝酿发酵,这些环环相扣的美好,让文字在这一刻熠熠生辉,让诗意在每一位老师的心中渐次萌发。八十二岁高龄的我县诗词泰斗薛方晴老师首发其冲,精神矍铄,随即赋诗一首:
相见欢、喜迎刘春华女士回故园秦安探亲
(今声今韵)
欢声笑语喧天,兴浓酣。
往事《不堪回首》,
并非烟。
娘家路,是情愫、化诗笺。
文友宴府迎应,续文缘。

薛老师群情激扬的朗读,才思敏捷的做诗速度,还有她对我们所有文学新人的寄语,引得现场掌声不断,这赋予今天活动主题的应和,踏实在字里行间的温暖,让我们所有在场的老师拍手叫好,也让我们的灵魂在诗意盎然的意趣中得到熏陶。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言:“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与贤者同行,所遇皆美好。我们的诗词高手付福运老师、李雁斌老师、姬蔚凌主席、李江平老师,书画爱好者管惠琴老师,作家董文婷、刘涵、安俊维、赵克明、何增福、孟东花、姚老师、桑老师等也写诗写文祝贺,还有因为有事未能参加活动的赵洁、王小恒、刘红亮诗友等也发来他们的诗作,诗友赵洁作诗表达未能到场的遗憾,她在诗中写到:遗憾相邀未能至,诗文唱和各纷呈。隔屏看尽良朋会,友谊声传故里情。这些暖暖的友情,是寻常里的美好,是诗词里的遇见,也是这个暮秋最暖的一次幸会,平凡却不乏光芒,高雅而不失雅趣,气氛中溢满文字的味道,从容着岁月,优雅着未来。

曾记得作家马德在他的文中《这个世界,所有的付出都不会多余》文中所言:“前行路上亮起的每一盏绿灯,其实都是对她自身人格的认领;看起来像岁月的恩赐,实际上是生活的报答。这个世界所有的补偿都没有额外的,就像你所有的付出都不会是多余一样。”深以为然!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虽然我不是老师最优秀的学生,但我对所有老师的尊敬是真诚的。今天,在我的老家秦安,我用自己的努力,在各位喜欢文学、喜欢刘老师作品老师的友情助力下,我圆满完成了老师的心愿,帮她在有生之年和多位喜欢她作品的老师们欢聚一堂,相互交流,共享文学盛宴,共品诗词歌赋,以诗词做东,小曲助兴,喜迎她的归来,这是何其让人喜悦的相逢。活动现场文风优雅,气氛热烈,刘老师女儿韩怡妹妹的一首她写给母亲的《回乡》诗,声情并茂,感情满满,尤其当她读到:金叶遍地/烟雨卦台/凤山绵延/秦女归乡/都说一层秋雨一层凉/可成纪的树在这一刻/却有点暖/桃李秦安的母亲/回娘家来了/娘家/不再只是根/是爱的传承/是文化的传承/娘家走出了货郎担/娘家走出了作家/缘分在这一刻/欢快而喜悦/文坛的聚会/古略阳的春天/文坛聚文缘/盛世书太平/文字千卷万卷。”她饱含深情的朗诵,真挚情感的流露,让我们也潸然泪下,我们眼含热泪,鼓掌叫好。

岁月缱绻,葳蕤生香;妙笔慢书,春华秋实。刘春华老师的一部《不堪回首》让多少人潸然泪下,回味无穷。而最主要的是今天参加活动的几位德高望重、知识渊博、修养兼容、温和谦逊老师带给我们的精神分享,更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从她们身上学到了生活中风雨兼程后的勇毅、笔耕不辍的坚持,还有与人为善的修为。这是我们这次活动带给我们最大的收获和感悟,与贤者同行,与思者共进,这场精神领域里的盛会是这个秋天恩赐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姚常德夫妇的小曲助兴把我们的聚会又一次推向了高潮。姚老师那酣畅淋漓、浑厚有力的唱腔,蔡爱琴老师婉转清脆、犹如银铃般的嗓音,真的是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作家迟子建文中的话语:“我之所以喜欢回到故乡,就是因为在这里,我的眼睛、心灵和双足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

人生不长,每天都是限量版。在年迈的老师眼里,故乡很远,也很近,在她的脑海里、在心里,在她魂牵梦绕的梦里,也在她的书里面。今天,成纪大地的儿女们,她的书粉们,用最热烈的欢迎方式喜迎您回娘家了,这是您圆梦的喜事,也是喜欢您作品老师的幸事。时光知味,岁月留香,愿所有深淀在平凡日子里的回忆,都有岁月可回首;愿今天的相逢也会成为我们心中最美的回味。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若有缘我们还会再见。今天的雅聚在薛方晴老师领唱的《友谊天长地久》中缓缓落下帷幕,激情高涨的歌声如秋水秋云秋意般绵长悠远,久久回荡在每一位老师的耳边,回荡在我们的心中……
作者简介:

王琴敏,网名云淡风轻,甘肃省秦安县人。天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秦安县诗词楹联协会会员,《神州文艺》签约作家。爱好阅读、写作,近几年来,有上百篇散文,诗歌发表于地方刊物和各大网络平台,并有征稿散文、报道屡次获奖。一杯清茶,慢煮岁月,愿在平凡的日子里用文字书写多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