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书院及其它(三首)雪非
数千年的往事,不用道白
悠然天地之间,谁还站在讲台①
煮一壶嵩山茶,漫话江山
舀一杯叠溪水,净化尘埃
讲经传道编史,该是风流
霓裳羽衣②,点缀着色彩
风花雪月,演绎匆匆的日子
那一只白狐③,还一直守护着你的院子
听着你读书的声音,等冬去春来
启母阙,还一直在沉睡
万岁峰上的山花,已灿然盛开
风声雨声读书声,依旧声声入耳
风虎云龙,当是英雄气概
若听不懂历史的声音
就问问唐碑上的文字
任何诠释都会显得苍白
雄心勃勃的史记
是行行何曲盘④的登攀
是挥手之间的云开雾散,涤荡阴霾
院子里的两棵树,是文化的符号
仰天长啸和低头致敬,都是生活的颜色
高傲而独立的,是一种精神
包容而谦和的,是一种姿态
诗和远方,就是从这里启航
嵩山在上,峻极于天⑤
我们踩着山巅的云朵
看万千意象,纷至沓来
注:
①嵩阳书院,又名嵩阳宫、嵩阳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北的嵩山南麓峻极峰下。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初名嵩阳寺。北魏时为嵩阳宫,隋唐时名嵩阳观。唐高宗曾以嵩阳观为行宫。五代后周名太乙书院,宋至道三年赐名太室书院。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理学大师程颐、程颢曾在此聚生徒数百人讲学。宋景祐二年 (1035年)重修,并赐名嵩阳书院,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嵩阳、白鹿洞、岳麓、睢阳)之一。院内有古柏3株,汉武帝 (公元前110年)游嵩山,见三柏高大茂盛,封为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今尚存2株,受封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一株周长6米,另一株周身竟达15米,为我国现存古柏中最古老者。院外尚有唐天宝三年立冕的“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高8米,为嵩山最期大的石碑。
②传说唐玄宗有一次在嵩阳书院梦游月宫,听到一首很美的曲子《霓裳羽衣曲》醒后,就让人记录并编曲,这就是霓裳羽衣曲。
③范仲淹在嵩阳书院讲学期间,常有一只白狐出现在讲堂附近。
④欧阳修《登太室中峰》:“望望不可到,行行何曲盘。 一迳林杪出,千崖云下看。 烟岚半明灭,落照在峰端。”
⑤这句话的意思是:巍峨的山峰以四岳为尊长,四岳之高峻可达九天之上!出处:《诗经·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
02
天上的鱼
白云是大海的浪,汹涌澎湃
在无尽的天边,膨胀出一堆堆泡沫
此时,天上有鱼,一双孤独的翅膀
在暮色苍茫中,拍打着一轮落日
向夜晚,安然而去
那是你幻化成一片片白云,或者
天上那一尾孤独的鱼,呈现出孤独的绚丽
而我,应是那云中的高山,以及高山上的树
并以风的名义,把你轻轻托起
所有人都不再关心粮食和蔬菜
所有人都没有伤痛,也没有泪滴
用鲜花搭建一座诗歌之塔
用灵魂做筋骨,用韵角做羽衣
就让它浑然一体,无与伦比
还未与春天海誓山盟
还来不及玩一场轰轰烈烈的游戏
应该相信,雪花是蝴蝶的梦
那一朵朵花开,正打开春天的大门
应该相信,蓝天是一片海
那一尾尾游鱼,在自由的世界游弋
03
读梵高《星空》
这就是我们的星空
星光明争暗斗,弱肉强食
有暗流漩涡,有银河茫茫
星空也有争吵和战争
一颗流星瞬间划过天际
预示着一颗星球的灭亡
这里有我们的村庄
夏夜,我们在门前的大树下
分享快乐,聊着家常
也许,如你想像
我们会坐在树下面仰望星空
村庄应该就象天空一样
恬淡、和谐、宁静、安祥
读懂梵高的星空,便会看到
我们这个世界的模样
就有些星神一直在炫耀伟大
四处招摇,装模作样
搅起一团又一团漩涡
翻起一团又一团波浪
以自我为中心
排斥、打压、攻击、诽谤
你看那流星拖着尾巴一闪即失
无情的鼓噪和冒险
制造出一地悲凉
是的,你不应该错误地解读
这个星空的宁静和安祥
梵高的星空并非简单直白如
一个婴儿的思想
那些光圈,那些火焰
是一场场战争的滚滚浓烟
是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人群
是失落的家园
是被战火燃烧的村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