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父亲(连载四)
作者:叶玉林
岳父回家我开车去送,父母亲依依不舍,相送在院中,父亲又寒喧的说:“把你叔害的花钱,给我买了一条子好烟,这实在是要不得,不该花这么多钱…”
岳父接过话茬道:“我说话不怕你‘犯病’哩,可能就这一回了。”当时我听了很吃惊!似乎感到有点诧异,岳父咋能这样说话呢?但仔细一想,又不觉得有啥不妥的地方。我是这样理解的,两位父亲年龄都大了,岳父长一岁,那是一语双关,大概表述的意思是“我买也是这一回,你抽也是这一回吧!象这样机会今后不多了”。岳父的对话既风趣又实在,可谁知道这样的对话,竞然成了“亲家俩”最后的一次对话!最后的一次送别!最后的一次留言!给人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思念……
刚过半月,岳父突然去世,父亲闻讯异常悲哀,不顾儿女们阻拦,冒着大雨,在安葬的头一天,专门前去吊唁,陪岳父的遗体坐到天黑。岳父的去世,对父亲的精神压力影响不小。
屋漏偏遇连阴雨,时隔35天,即农历8月28父亲的妹妹我的姑姑也去世了。噩耗传来,这对于父亲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头一棒。父亲姊妹九个,就剩他和姑姑还健在,姑姑年龄最小,这下姑姑一走,姊妹伙里就丢他孤身一人,这对他的心理打击很大。
身边的亲人们,接二连三的离去,明显感觉到父亲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直开明贤达的思想,变得固步自封,沉默寡言,心事重重,多愁善感,吃饭不同桌,儿女子孙想和他坐在一块说说话、拉拉家常,他好像有意在回避。常常一个人坐在炕沿子上,低头弯腰没精神,生活失去了往日的自信,感情脆弱,怀旧悲伤肯流眼泪。在我心中无比坚强的父亲,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闷闷不乐。
农历九月初二安葬了姑姑 。第二天,我回到了老家,当面向父亲详细说了安葬姑姑的整个情况。貌似坚強的父亲有些情不自禁,如今兄妹阴阳之隔再难相见,他颇有感慨的说:“你姑姑的寿材是我一手给做的,我就把她‘恳牵’咋啦!”
接着他“唉”了一声,感慨地说:“你为你姑尽了不少的孝心。那一年腊月,你把你姑接过来还过了个年,接来送去的。你姑在商洛医院看病,你知道后就去看她,出院时又专程开车送她回家。今年年哈你又去看她,给她拜年又买东西又给钱。这次你姑病重,头一天给你一说,第二天你俩口子就去看了她。你发的照片和视频我都把你姑见了,你姑对你好!这下你娃也心甘了!你姑‘老了’她就不装鳖受罪了......”
话说远了,这时我打断父亲的话匣子,说我姑的后亊办的好着哩!我的感受很深,“子孝孙贤、恩重如山,感天动地、孙子更比儿女悲”。 凡是去的亲戚都有共同感。大家一直在担心,洛南塬上的黄泥土路,遇到了连阴雨的天气,害怕送葬的路上不好走。可奇怪的是出殡的时候,突然雨住了,我们从坟上回来就没坐席,害怕垧乎再下雨,回来路不好走,就直接回城里了。说也怪,刚到城里一时,天又开始下起了雨,我们自感很庆幸。临走的时候,您的两个外甥孝敬您,套娃给了一佰元 ,玉良叫我给您捎回来二佰元。
此时,我将三佰元钱亲手交给了父亲,细心的父亲,接过钱放在盒子里,从抽屉中取出一个发黄的笔记本,把玉良的手机号码记在上面,他还说随后要给外甥打个电话,当天晚上打没打我不晓得。但是,第二天父亲就上城住院了,就再也没有机会回来打电话了。
那天、哥和大妹子也回来了,说是接父亲去城里住院。父亲这次主动的提出要去住院看病,当然我们儿女们很高兴,不管是因何原故,能让父亲的思想有所转变,那都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亊。
这天是礼拜五,父亲给我们说;“我瞎好去医院里再给我看一回,省得你们都操心,明天是星期六,我就到县医院看,前头两次住院都是在那里嘞,毕竟情况能熟悉些”。
后来听母亲讲,父亲提前在家都准备好了,等我们回来,给小妹家里帮忙的时候,再给我们说上城去住院的事,晚上我们都住在老家。
第二天是小妹夫建造福宅动工的“皇道吉日”,早晨我们一块上去帮忙,按照“风水先生”讲的,属相喜的“狗”和“虎”,我和哥哥符合条件。按照时辰,在鞭炮声中进行了破土动工。就这样动工仪式结束后,父亲在大妹的陪同下,哥哥开车拉着父亲进城看病去了。当天父亲就住进了商州区医院,大妹妹一直在医院侍候着。
我在老家呆了一天,谈不上专门回去帮忙,顶多算个滥竽充数,脱离体力劳动多年,早已变修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给小妹说说宽心话。
小妹夫是2020年因病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为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欠下了一屁股外债,病情仍然不见好转,曾救治于西安交大医院也无良方。
在百般无奈之下,农村的好心人,就动起了“老祖宗”留下的迷信思想,请来“阴阳大师” 给瞧病,叫早早给箍墓,大动土木建阴宅,来冲冲晦气,希望病人身体能夠康复。
象这样的荒唐亊,在农村很常见,虽然举动很可笑,愚昧无知,自欺欺人,但现实生活中,迷信也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強心剂。象生活在农村这样的家庭,不被生活所打倒,就得想方设法来寻求精神支撑,给予生活下去的一线希望,求得心理上一时的平静和坚強,托起疲倦的躯身,苦熬时间,换取生存空间,盼望奇迹的出现,重新激起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作者简介】叶玉林、男、1963年生人,在职大学文化,中共党员,退休干部。曾长期在基层担任过乡武装部长、乡镇长、乡镇党委书记、副局长等职务。平日喜爱文学、笛琴书画等,创作有《回味人生》《贩药材》《治黄河》《我的父亲》《一封家书,》等各类体裁作品约20多万字。《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