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阳诗词通讯 第163期
淄川诗词学会主编 2024年10月22日
本期编辑 蒲先和 赵玉霞 吕学玲 孙立娟 翟丕万
本期内容
一、评诗
二、改诗
三、古贤遗作
编辑们在审阅诗友报《淄博诗词》作品时,发现部分作品存在一定的问题。今选择其中有代表性几首,加以点评,反馈给大家,以期对诗友们今后创作有所帮助。
一、评诗
孝水暑景
般阳晨晓沐,孝水折西掬。
蒲苇著衣青,浅汀飞鹭逐。
评析:这是一首押仄韵的古绝,押的是入声一屋。明显的不足在一二句。般阳,在“晨晓”的时候“沐”什么?(晨晓,二字意重复)孝水,折西也好,折东也好,与“暑”有什么关系?掬,两手捧——捧“孝水”又与“暑”有什么关系?
诗的语言要凝炼,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流畅,如果“凝炼”到别人看不懂,那就失去了意义。
北京游感(通韵)
家因喜事去京城,天子门前寻古风。
闹市繁华依旧在,大国气象正飞腾。
评析:第二句的“天子”,我们当然应当理解为古代的帝王。既然如此,那第三句的“依旧”指什么时候?
诗句,要前后照应,不能出现矛盾。
秋韵(通韵)
谁把南山草染黄,秋风吹过露成霜。
枫红菊灿公孙树,更有石榴苹果香。
评析:问题在第三句:秋天,枫叶红了,菊花开了,很好。接下来问题出现了:是公孙“树”了,还是树“公孙”了?(公孙树,即白果树,它的叶子到秋天呈金黄色,很美)
选中的“代言人”(杨逸明语)要用恰当的“关联语”连接到诗句中才能产生作用。
金秋登高有感
似浪群峰野树秾,山峦焕彩映湖丰。
登临小鲁千重目,阅尽寒霜柿叶彤。
评析:秾,花木茂盛;丰,丰富、丰满;目,眼睛;尽,完。金秋时节野树能“秾”吗?山峦映到湖里,会“丰”成个什么样子?毛泽东诗中有“喜看稻菽千重浪”句,“目”又怎么能“千重”?金秋的柿叶,能不能已经“阅尽”寒霜?
写诗,要字字斟酌,不能“凑合”上平仄、韵脚算完事。
贺全国文明村一赵瓦村文化周(通韵)
锦秋十月黄英绽,布谷轻歌啼语欢。
赵瓦即兴和雅韵,淄州酬唱醉骚坛。
吉时吉日红绸舞,好水好山锣鼓喧。
万丈诗情平地起,微风送爽妙无言。
评析:布谷鸟叫,是春末夏初,也正是农民播种的季节。布谷鸟是候鸟,秋天要南迁越冬。所以句中的“布谷轻歌”是不符合实际的。(从没见到古人诗中有用布谷鸣叫来描写秋天的)又:题目中的一字,似乎是破折号——少了一半。
写诗,可以浮想联翩,但不能脱离事实。
秋游(通韵)
重阳寒露紧相连,红叶黄花映满天。
奇彩缤纷山锦绣,异常景色水漪涟。
苍翁老妪将菊采,靓女帅哥折树攀。
人喜深秋清气爽,游山观景赛神仙。
评析:“奇彩缤纷”、“异常景色”是个什么样?谁能描绘出来?又:“折树攀”是不是攀折树木?如果是,没有批评或者谴责,是不适合写到诗中去的。
形象,是诗的基本要求。所谓形象,就是用笔可以将诗句的内容画出来,如诗中的“采菊”“折树”才好。
朱家体育公园(通韵)
彩虹何日落人间,旧月荒滩换秀颜。
阔阔绒巾临碧树,廊廊香道绕花鲜。
劲衣行者如脱兔,软手佳人静似磐。
缕缕清风留爽气,一轮初旭照云寰。
评析:彩虹,比喻公园中的什么?绒巾,比喻公园中的什么?香道,是什么?佳人怎么会“软手”?这些可能在诗人心中很明白,而在读者眼里,却是怎么也想像不出来。
比喻,是为了利用喻体使得读者对所比的事物(即本体)了解得更清晰,更深刻,否则,这比喻便不成功了。
清平乐•一带一路
古商再续,承载全民富。重起亚非欧贸路,再现中华不负。 丝绸之路丰碑,复兴丝路填辉。诚信文明不霸,共赢互利双飞。
评析:按平水韵,富、路、负属于《词林正韵》第四部鱼虞,续属第十六部屋沃,所以续字出韵;按《中华通韵》,富、路、负属五乌,续属六迂,仍然出韵。
韵脚字,至关重要,错了不好改。在写诗填词时,一定要利用工具书逐字对韵脚字核对清楚。
二、改诗
登高怀远
绝顶层云涌,登高望远思。
胸中怀壮志,脚下行天涯。
鸟起惊松影,泉流润石崖。
心追千壑外,万里梦佳期。
简评:“行天涯”三平尾。涯、崖,连韵。三平尾好改,连韵不好改。
修改:将第二联改为“胸中蕴磅礴,脚下走逶迤。”
三平尾、连韵,都解决了。
种地瓜(通韵)
夏日骄阳烤,蝉猴树上藏。
施肥撒地垄,挑水种苗秧。
绿叶爬波浪,锄头灭草荒。
风吹霜降到,收获美食尝。
简评:撒字,虽然经常当作平声用,但是有条件的。当用在“把颗粒状的东西分散着扔出去”的语境下,撒是读三声的。因此“撒地垄”是三仄尾。
修改:改做“基肥施地垄”即可。
山居自嘲(通韵)
古稀尤爱静,山里倍温馨。
弄墨涂鸭画,抚琴奏鸟音。
远观峰顶月,近看岭头云。
煮酒喜微醉,烹茶乐味新。
简评:抚,三声。此句孤平。
修改:抚字,改做弹或者鸣都可以。
机上随书(通韵)
驭风直上似神仙,万米高空看世间。
山岳连绵收险峻,江河澎湃展蜿蜒。
云蒸霞蔚逾千尺,堆雪瑶池景百般。
一叶孤舟浮玉海,幻觉如梦笔难言。
简评:第六句“堆雪瑶池”虽然很形象,但对“云蒸霞蔚”明显不工。又:诗句写的是在飞机上的真实感受,第八句说成是“幻觉如梦”也欠确切。
修改:将“堆雪瑶池”改做“风驰电掣”,将“幻觉如梦”改做“如真如幻”则工整、确切些。又:第三句中收字可改为观字。
重阳乡景
登高望远赏重阳,九月曦霞醉故乡。
俏媚山河呈锦绣,红黄枫菊竞新妆。
雁飞云岭阵容展,客借鸿声妙语昂。
送爽西风秋影度,寻词着韵赋诗彰。
简评:游人的话语,不可能凭借大雁的叫声显得更加昂扬。词虽然可“寻”,但韵不可“着”。彰,意为“明显”“表彰”,都不宜与“赋诗”连用。
修改:第六句改做“客借秋风妙语扬”;第七、八句改做“日暮归来短窗下,敲词琢句赋诗章”意思就比较贴切了。
三、古贤遗作
朝元歌 王 暏
年移岁移,岁月催人急。莺啼鸟啼,鸟语知春意。暖阁围炉,火红汤沸,这便是洞天福地。咱且装痴,麟阁云台在那里。清闲是便宜,奔忙待怎的。穿帘入袂风,透过梅香细细。
年来岁来,万象从新改。舒怀放怀,几客相嘲解。较短争长,论好说歹,徒惹的傍人闲怪。咱且装呆,说甚么谋王断国才。常酒瓮头酾,呼卢笑口开。优游自在,眼空那十千三界。
年征岁征,星斗回寅柄。花明柳明,海国宜春令。白雪低歌,金樽高捧,好把年华断送。屈指英雄,而今只馀丘垅平。鹤来松有情,云拖烟欲浓。随心适性,休负了诗怀酒兴。
年光岁光,何物司消长。山庄水庄,闲里堪来往。摆脱尘缘,断除妄想,收揽些烟霞色相。散步徜徉,笑听儿曹信口腔。衣沾花草香,尊浮椒柏汤。从吾疏放,销缴些闲愁闲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