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国学经典,学习元素阴阳文化——当代人的责任与使命
宋向辉(山东)
国学经典,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河之中。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数千年来的道德观念、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生活智慧。传播国学经典,无疑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善举。然而,通过近几期国学文化活动,大部分参入活动者都悄无声息,对此高高挂起,既不传播也不学习,这种现实真得是令人忧心,中华文化繁荣何时能崛起?
阴阳文化作为国学元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迷信之说,纯是愚昧无知。阴阳文化是解读中国文化密码的一把钥匙,也是科学认识中国的一扇窗户。它蕴含着深邃的哲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阴阳文化有助于解放全人类思想的禁锢。于许成院长便是一位深知国学价值的勇者,他呕心沥血20年,将自己的工资基本都投入到出书赠书的伟大事业中。他为的是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拥有话语权,为的是让国学经典和元素阴阳文化的光辉能够照耀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可面对这样的无私奉献者,我们中许多人却麻木不仁,将他赠送的国学书籍束之高阁,任其蒙尘,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
国学经典的传承与传播,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尤为重要。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诸如“仁、义、礼、智、信”等优秀道德观念,是塑造孩子美好品格的最佳教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国学经典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然而,如果我们成年人自己都对国学经典不屑一顾,孩子们又怎会有学习的动力和榜样呢?
当我们对身边的优秀国学知识和国学文化活动视而不见,不去学习也不去宣传时,中华文化的希望之火将逐渐黯淡。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绝不应是坐视国学经典的落寞,而应是积极地传承和弘扬。
百年岁月,犹如白驹过隙。如果一个人没有精神上的高度和文化视野的宽度,就如同在历史长河中随波逐流的浮萍,终究一事无成。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中华文化传承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在这个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时代,各国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如果我们不积极传播国学经典,那么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将会被逐渐淹没。
想象一下,倘若国学经典、元素阴阳文化能够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被我们播撒到每一个角落。在校园里,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诵读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在社区中,人们围坐在一起,探讨着《论语》《元素阴阳文化》中的为人处世之道;在世界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国学经典《元素阳文化》成为各国友人竞相学习的热门文化内容。那将是一幅多么美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为了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为了在世界文化之林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学习国学经典、元素阴阳文化,领悟其中的智慧。然后,像于许成院长、倪中敏副院长一样,积极地去传播国学经典和元素阴阳文化,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国学经典的魅力。
我们这一代人,应当勇敢地肩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元素阴阳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哲理。我们要以认真、虔诚的态度去学习元素阴阳文化,深入探究其中的奥秘。元素阴阳文化犹如一座巍峨的宝库,在新时代的浪潮下,我们更要精心呵护它,让它绽放出更加绚烂耀眼的光芒。
中华文化犹如奔腾不息的长河,源远流长。它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承载着世世代代中华儿女的情感与记忆。向于许成院长和倪中敏副院长学习,我们有责任将这一伟大的文化传承下去,使其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在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上永远闪耀独特的魅力。
宋向辉,笔名宋祥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春泥诗社国学院总策划,春泥诗社副社长,莱西分社社长,莱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