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恋歌 ——龚文瑞先生《人文赣县》读后随感
甘爱莲
不知不觉认识龚文瑞先生已经近三年了,而在三年不到的功夫他就有两本书出版,包括学术性著作《人文赣县》,散文集《繁花深处》,还有两本书待出版,这不禁让我甚为诧异,原来听他说他因为长期伏案写作,笔耕不辍,视力弱化,眼力劲已经大不如前。由此可见他对文学的钟情,对文化的热爱非同一般,真可谓用生命在写作。
近日 听闻先生出了新书《人文赣县》,忍不住讨要了一本,收到之后发现装帧精美,很有质感,淡黄色的封面透出一股古朴典雅的风味,让人爱不释手。这里写自己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我在赣州定居近二十年了,对赣县的山水也涉足过一些,我去过马祖岩感悟过登山运动的快慰,登上尘外亭观赣州城风光之旖旎的雅趣;我数次登上杨仙岭眺望贡江似练和赣县的万家灯火,也曾在赣县樱花公园留连徘徊,看粉白樱花朵朵开;也曾去储潭大湖江荡漾碧波,去桃花岛观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香,也曾去白鹭古村品尝过真正乡土味的让人吃了还想吃的番薯和芋头……论自然风景,赣县确实是个好地方。
而在文瑞先生的《人文赣县》里则让山水中的赣县氤氲出文化的味道而更显意味深长。通过阅读,原来马祖岩不仅风景优美,更需要参悟什么叫做“平常心是道”;原来杨筠松不仅会看风水,也曾参与赣县城区建设规划;原来阳明先生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与赣县有如此深的机缘;原来夏府村也曾是赣县的一幅“清明上河图”…….当下大家都爱旅游,文化旅游成了热门,有山有水有人文的地方,魅力才能永存。正所谓山水之美,有“文”则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瑞先生写山水中的人文,人文中的山水,对赣县人民来说是功德无量,可以彪炳史册的。
看文化类著作当然没有看小说快餐式书籍那么轻松,需要费些脑筋,费些精气神,恰如看现代文没有文言文那样有嚼劲,但是认真看进去了,那营养则会不知不觉到达人类思想的根部,做最深层的滋养,所以多花些时间,多花点精力去看看是值得的。何况文瑞先生的文笔,也是行云流水,恰如习习谷风,他以散文化的笔触来写学术著作,让我们读过之后一点不觉得累,有时还妙趣横生呢。学术的谨严厚重,散文的流畅笔法,体现了文瑞先生的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扎实的学术修养,想必一定会让您在阅读中能获得一种别样的体验。
文瑞先生在创作《人文赣县》时,参看了《赣州府志》《赣县志》《资治通鉴》《山海经》《太平寰宇记》《晋书》《赣县乡土志》等数十部文献,前后耗时近半年,才奉献了这部文化精品。书本中作者关于赣县的人文掌故信手拈来,文化遗产如数家珍,山水风景浓墨重彩,前世今生生动再现。《人文赣县》确实是一部地方文化的佳作。它凝聚了文瑞先生的切实的生活体验,朴素纯正的乡土情怀,深刻的人文洞察,文以化人的传承使命。先生在赣县生活过,工作过,考察过,赣县承载了他的喜怒哀乐、初心与梦想,先生年过花甲仍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仍孜孜以求,着实可圈可点,可敬可叹!
文瑞先生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声名自传于后想必那是一定的;而传承文化,恋于乡土则是当下的切实的责任感,为此对先生深表敬意,祝贺!
(注: 甘爱莲,高中语文教师,赣州市作协会员,曾有《书卷多情似故人》读后随笔,《诗意、文化与烟火的赣州古城》读评发表于赣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