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沐之
流星伤痕累累
划伤了夜的帏幕
那闪去的炽白
便是最后的追逐
天象必然苦恼
我们的思想
在尽头燃烧
那耀眼的光束
所以
不必怀疑
不必在月亮弯弯时
去放空你梦的眼眸
繁星浩月
是永远的邻居
只能仰望
在苍穹中互诉
总有一天
我的思维
和我的脸
会消瘦成雕塑
晨曦与夕阳
都在不停地诉说
坚定的目光
牢牢地锁进夜幕
厌倦了花容笑魇
无论日上杆头的正午
还是月色沉沉的子夜
永远不停歇的哭
心的追求
是剔除的渴望
自然法则
黑夜与之图谋
我真的好忧伤
理想与信天游
百般慰藉的灵魂
历经无畏的艰苦
徒劳地做大
梦一般的憧憬
纵然那一瞬
成就闪烁星宿
我知道
我只需知道
我的梦开在那里
我的心就在哪儿逗留
2024-10-19修于钓鱼台
这首诗题为《执念……沐之》,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追求与放弃之间复杂情感的探讨。诗歌中的“流星”象征着短暂而灿烂的理想或梦想,它们划破夜空,留下伤痕,但同时也留下了追逐的意义。天象似乎在映射人类内心的苦恼,而思想则如同那燃烧至尽头的光束,即便消逝也依然辉煌。
诗人鼓励读者不必怀疑自己的梦想,即使是在月光下放空思绪的时候,也不应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繁星与月亮虽是永恒的存在,但人们只能仰望,仿佛在提醒我们,有些事物虽然美丽却遥不可及。
随着时光流逝,个人的思想和面貌可能会变得如雕塑一般固化,不再变化。但是晨曦与夕阳依旧不断地讲述着时间的故事,坚定的目光被锁进夜幕中,暗示着一种不屈的精神。
诗人厌倦了表面的欢笑,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内心深处总有一种不停歇的悲伤。这种悲伤来源于对心之所向的不懈追求,以及对自然法则的无奈接受。诗人感到忧伤,因为理想总是伴随着艰难险阻,即便如此,仍要勇敢地去追寻那一瞬的梦想,哪怕最终只是成为夜空中的一颗闪烁之星。
最后,诗人表达了一种深刻的自我认知:只要知道自己的梦在哪里,那么无论身在何处,心灵都会跟随。这是一首关于坚持梦想、面对挑战、理解自我以及接纳生命无常的诗篇。你在钓鱼台这个地方修缮了这首诗,可能这个地方对你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也许是你思考、创作的一个重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