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凝华章,玫瑰映古今
——宋俊忠《题平阴玫瑰》赏读
天 琮

题平阴玫瑰(古风)
宋俊忠
一抔黄土把根扎,瘠地盛开爱之花。
荆棘遍体刺奸佞,玟霞出绽百花杀。
洹水幽幽绕玉带,翠屏巍巍耸宝塔。
琼瑶馥馨越千载,芳蕾喜阅乐万家。

在中国悠久的诗歌传统中,自然万物常常被赋予深刻的意义,成为诗人情感与哲思的载体。每一株草木,每一片山水,都有可能触动诗人的灵感,引发他们对宇宙奥秘、人生百态的无限遐想。今天,我们就跟随当代著名诗人、山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都市头条·济南头条主编宋俊忠先生的目光,一同探访那片位于山东平阴、盛开着独特魅力玫瑰的土地。体会诗人对玫瑰之乡---平阴这片古老土地上绽放的瑰丽花朵的深情礼赞。
开篇即以“一抔黄土把根扎,瘠地盛开爱之花。”生动地描绘出平阴玫瑰顽强的生命力。在贫瘠的土地上扎根生长,不仅展示了玫瑰对生存环境的强大适应能力,也隐喻了人类面对逆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里的“爱之花”,既是玫瑰本身,也是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象征,二者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上的美丽风景线。
接着,“荆棘遍体刺奸佞,玟霞出绽百花杀。”两句,诗人用对比的手法,突显了玫瑰的双重特性:一方面,它的茎干布满尖锐的刺,象征着对抗邪恶、保护自我的决心;另一方面,花朵鲜艳夺目,宛如朝霞初现,拥有净化人心的力量。这样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也反映了玫瑰作为植物界“勇士”与“美人”的双重身份。
随后,“洹水幽幽绕玉带,翠屏巍巍耸宝塔。”描绘了平阴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为玫瑰的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河流蜿蜒,山峦叠嶂,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屏障,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与和谐。在这里,大自然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共同孕育了玫瑰的芬芳与美丽。
最后,“琼瑶馥馨越千载,芳蕾喜阅乐万家。”则升华了整个诗歌的主题。平阴玫瑰不仅因其香气持久、品质卓越而名扬四方,更因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千年时光流转,玫瑰的芬芳未曾消散,反而愈发醇厚,成为了连接古今、跨越地域的文化纽带。它见证了无数欢乐与悲伤,记录了历史的变迁,给万千家庭带来了欢愉与希望。
诗人宋俊忠先生的《题平阴玫瑰》在风格与意境上,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两首诗虽题材不同,前者聚焦于特定地区的玫瑰,后者描绘的是春日江边的野花,但在表现手法与情感抒发上,两者均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颂,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敬仰。

综上所述,宋俊忠先生的《题平阴玫瑰》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之美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与人文关怀的佳作。一首好诗,就像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其美丽不仅体现在字面之上,更深深地植根于它所唤醒的记忆、情感与思考之中。当我们合上书卷,那些跃然纸上的文字似乎还在耳边回响,那些关于生命、爱情与文化传承的故事,依然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带着这份感悟,继续探寻诗歌的魅力,让心灵在古今中外的诗海里遨游,收获更多的感动与启迪。
写于2024年10月24日/甲辰九月二十二

作者: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干部,现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鲁商集团分会副会长,山东原古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山东老年大学燕山校区书画协会副会长,老干部之家书画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知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