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情
文/李学蛟(山东临沂)
也许是见识不广,也许是具有禁锢思想,就是在年轻时也没有什么狂热的远大抱负和志向,用我中学的一位恩师的话说:山沟里的孩子没有出息,也太容易满足了,鼠目寸光!
也许是命运不错,上个世纪的一九七零到七四年的中学阶段(初高中各是学制两年),初高中都是应试入学择优录取,更是扎扎实实的学了四年。
也许是命运不济,高中毕业后只能回乡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当时废除了高考制度)。倒也收获满满,深刻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
也许是命运不错,一九七六年的十月份竟然毫无征兆的突然让我去联中(几个村庄联合创办的初中学校)任初中化学老师(后来听说是村里的乡亲举荐的)。热情似火,干劲冲天,使出浑身解数的“蛮干”,没人教我如何备课上课,只是凭着自己的良心和“责任心”,自以为是的干着干着,竟然得到了那帮农家子弟的认可(几十年后学生透给我的信息)。天天和学生玩的“嗨”着呢!
也许是命运真的不错,一九七七年国家又恢复了高考制度,
“科学的春天”光照神州。恩师极力鼓励我考大学,可我偏偏蒙上了县里的师范中专学校(平生第一次没听老师的话)。结果又被老师说了一通:“山里娃没出息”。
后来的后来,没有志向没有出息的我竟然混进了县城重点中学,擦了几十年的黑板,吸了数不清的粉尘,摔坏了多支教鞭,到最后赚的了“一身傻气两袖清风”。
不懂世俗,难言财富。只是结交了诸多诸多的弟子。不是高官,又不是高管,没当上经理,又没当上老板,一生只为“教书匠”,自觉欣然。
欣慰的是,游离外乡数年,偶回故乡,必有学生相伴,约我酒局,陪我“掼蛋”(一种扑克游戏)。谈笑风生之间,忆当年校园生活,把没有出息的我称赞。看今天师生生活幸福,似蜜甘甜。
身为高官老板的弟子们频频把酒杯高端:“老师,感谢您的教诲,祝您永远幸福康健”。
此等享受此等待遇,我感觉我太……!
师生情,纯无限,剪不断。没有利益的取舍,没有财富的羁绊,没有小人的算计,没有互相的比攀。只有那份永远的思念和眷恋!恰似一杯醇酿的酒,年代越久越味甘,年代越久越是让人流连忘返!
说句没有出息的话:若是有来生,没有出息的我若能选择,我仍然选择当个擦黑板的“教书匠”,你信不?!
20241023与学生通话后而随笔于济南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作者简介:李学蛟,山东临沂人,中学高级教师,退休后现居济南。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沭县作协副主席,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