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脉,连结青海东北与甘肃西部边境,是中国西部主要山脉之一。狭义的“祁连山”指河西走廊南部山地最北的一支山岭,叫南山。广义的“祁连山”指甘肃西部和青海东北部边境山地的总称。东起乌鞘岭之松山,西至星星峡,北临河西走廊,南靠柴达木盆地。地跨天祝、肃南、古浪、凉州、永昌、山丹、民乐、甘州八县,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
“祁连”是匈奴语“天”的意思。祁连山因此命名。祁连山北麓辽阔壮美的草原,是月氏、匈奴、柔然等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家乡;祁连山南麓青海湖畔,是羌、吐谷浑和吐蕃等民族繁衍生息的乐土。
黄河之西,祁连山北侧与合黎山、龙首山之间一条宛如走廊的连珠绿洲把北面的巴丹吉林沙漠、西面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面的柴达木沙漠连成一片,形成中国历史、地理上一条迈向西域的桥梁,史称“河西走廊”。从河西走廊向南延伸,群山连峰叠嶂,直插云霄,烟岚缭缈,苍莽辽阔,广袤荒凉。
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汉使张骞穿越秦陇大地出使西域荒漠,居住在这里的匈奴人拘张骞留居十年之久;汉武帝元朔初年(公元前128年—公元前123年),卫青率汉军发动河南、漠南之战,匈奴败北;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18岁的霍去病率八百骑兵长途奔袭,追击匈奴单于叔父所部,“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西、过焉支山二千余里,击杀匈奴折兰王,斩卢胡王,俘虏浑邪王子,缴获休屠王祭天金人,斩首八千余级,于谷地始创马场牧马,是为山丹军马场。汉武帝迁浑邪王至长安,其部众唱着悲伤的歌:“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于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之外游牧,称“五属国”;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为“河西四郡”;汉武帝命河西四郡为“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武威”,武乃武功,威乃军威;张掖,则“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卫青与霍去病与匈奴决战漠北,霍去病军“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至贝加尔湖后班师回朝,从此结束了匈奴百余年抢掠历史,“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汉朝北境再无边患。
隋炀帝发动“覆袁川之战”,设立四郡——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唐代“诗仙”李白赋《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高适任职河西幕府,随唐军铁骑驰骋战场,登上祁连山赋《登百丈峰》曰: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唐天宝年间,送友人颜真卿出塞,岑参着歌伎吹奏胡笳写下《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曰: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回望祁连巍巍,横亘天际,千岩竞秀,弱水奔流。走廊茫茫,苍穹雪线之下,沙砾荒滩之旁便是绿茵如毯的天然牧场,白雪映照、青草覆盖,弱水流涟,羊群如云,胡杨洒金,居延映霞,好一片山河,振奋昂扬。
祁连山下、河西走廊,铁马金戈纵横疆场,商队驼铃逶迤胡杨,英雄封山勒石,诗人挥笔墨赋诗,一座祁连山,半部征战史;一条河西走廊,千年风云画卷。于是赋曰:(待下页续之)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