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簇野菊花》
作者:碑林路人
秦岭的秋天,山高云淡,水低风疏,处处展现出一种成熟与大气的美。 站在山脚下远远望去,一座座的山连成一片,似一排绿色的屏障,横亘gèn在眼前,让人有一种马上想融化在里面的欲望。走在山里仿佛行进在画中,瞬间远离了红尘,远离了喧嚣。 山里的天,蓝的透明,蓝的纯净,山里的空气,有着久违的泥土的芳香和野草的清爽。穿行在山谷里,可以看见对面山坡上那一棵棵红透了的枫树,在被绿色簇绕着的山梁间,那么醉人,那么耀眼。 微风吹过,路边的芦苇便不停地招摇着,向过路的人点头、微笑,好似山里好客的主人。 沿着山路一路前行,总有溪水在哗哗哗地流着,静静的山谷因了那水声便有了灵气。我不知道有山的地方是不是必定有水,但我相信山一定给予了水无私的胸怀,水也一定是山的灵魂在歌唱。 在晚秋满是枯草与落叶的路边,突然看见有一簇野菊花正幽幽地开着,不由地在心底有了一丝感动。这小小的淡淡的菊花就这样寂寞地开放在路边,给这即将枯败的山野,给这丰收后的大地留下了最后的一片斑斓。 我伏下身静静地看着路边的那簇野菊,那淡淡的黄色的花瓣,在晚霞中孤傲地舒张着一条条小小的叶片,那花儿小巧而精致、随意而朴素。我被它骨子里那种清高和雅致而感动。 这些野菊花默默地生长在田野里,土路边,没有一丝妖娆,没有一丝娇媚。它们顽强而执着地开放着,不会张扬,不会招摇,不需要赞美,不需要喝彩。它们远离了尘世的纷扰,用自己最绚丽的颜色无悔地点缀着贫瘠的山梁。它们在岩缝中寻找着最微小的生机,在平淡中孕育着最平凡的生命。 我开始喜欢秋天的山,喜欢秋天山涧里流过的溪水,喜欢秋天阳光下灿烂地绽放着的那些野菊花。 总以为自己走了很多的路,经历了很多的人情世故,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但是,当我站在山顶向下眺望时,才发现阡陌依旧,不变的是永恒的自然,而时时躁动的却是那颗不安定的心。 总是在问自己何为快乐?何为悲伤?何为名利?何为淡泊? 看见淡然于秋色中的那山、那水和那傲然开放在风中的野菊花。无论喜悲,无论成败,无论世事如何地变迁,总会在日落日出时默默地伫立着,默默地看人世间的悲欢喜怒,默默地承受着大自然的凄风冷雨,默默地点缀着秀美的河川山色。 我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总是想亲近自然,为什么我们又总是想逃避繁华与喧嚣,也许被浑浊的空气侵蚀已久的心,是该在清澈的山与水中沐浴洗涤了。
作者:碑林路人,微信公众号 碑林路人(beilin11)。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文章散见于报纸、杂志,经常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方广播电台播出。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外阅读训练范本,和全国高校教师语文培训写作课程国家精品课程教材。文章深受各年龄段朗诵爱好者喜爱并传诵。已出版个人文集《禅花如雪》《掌灯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