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诗歌《聂鲁达的铜像》赏析
诗评/刘树仁
聂鲁达的铜像
文/莫言
从贝壳雕成的酒杯里
看见你年轻时的倒影
听你的情歌,识你的情人
想那些滚烫的岁月
寒流袭来
巨大的冰块里
有颤抖的玫瑰
云雀尸体
贝多芬的耳朵
肖邦双手
玛丽莲·梦露的红唇
一个来自东方的女孩
在马丘比丘高峰上
用汉语朗诵你的诗
驼羊的眼睛
为陌生的音节而亮
石头的城堡
嵌入古老的文字
组成华丽的篇章
在我的祖国
你曾经是传奇
你在中国旅行的时候
还没有我啊
但我仿佛为此而生
站在你的床边
想象你沉重的呼吸
和老年人的气味
烟草、酒精、磨损的牙齿
你床头的裸女见过
你的裸体
壁上的图画
窗外的茫茫大海
沙滩上的仙人掌
都如我梦中所见
没有白帆从海上来
但曾经来过,曾经
那个羚羊般的女人
明天也许就来,希望
如同一包晚到了六十年的礼物
液凝成晶,晶化为尘埃
大海是人民的,因此
鱼与盐也属于人民
革命让女人变成
革命的女人
革了男人命的女人
与革了女人命的男人
聚在这里饮酒、写诗、恋爱
生出革命或反革命的后代
在这座黑色的岛上
黑色的别墅里
洋溢着革命气息
和爱情的黑色泡沫
只有这种地方
才能安顿你的,也是我的
嚣张的灵魂
玫瑰的花瓣泡在酒里
鱼在盘中战栗
我对你的烟斗与酒杯起誓:
我会想你,想你的
鸭舌帽与硕大的鼻子
我猜想你是
歪着头接吻的情种
现在是半夜
京师学堂里悄无声息
窗外的鹊巢里
喜鹊在呓语
我用沾了清水的绒布
擦拭你的铜像
鼻子眼窝与耳轮
月光如水
送来美洲的孤独与记忆
弯腰时我听你冷笑
抬头时你面带微笑
仿佛我是铜像,而你是
铸造铜像的匠人
不是我擦拭你的脸
而是你点燃我的心
诗评如下:
这首《聂鲁达的铜像》,是作家莫言 在半夜时分的京师学堂里,面对聂鲁达的铜像而发出的心声,情真意切,深深表达着对聂鲁达的怀念与崇敬。
聂鲁达是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904——1973),他以其深刻的政治见解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著称。聂鲁达的铜像于2018年10月30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揭幕,这是中智两国友好关系的象征。铜像由智利进步社捐赠。
作家莫言深夜独自面对聂鲁达的铜像,在沉思,在遐想,在用“沾了清水的绒布擦拭你(他)的铜像”,“鼻子眼窝与耳轮”,一个个小小部位都擦拭到,可见诗人对聂鲁达崇敬之深。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聂鲁达的政治见解影响了诗人,像诗中写到的,“大海是人民的,鱼与盐也属于人民”,而且人民面对不合时宜的社会现象,有着“革命”的行为:“革了男人命的女人”,“革了女人命的男人”,有着这样革命行为的人,必然会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看来诗人对聂鲁达的政治主张是很赞同的。
其次是诗人对聂鲁达诗歌情感的表达是很欣赏的,如诗中写到的,“听你的情歌,识你的情人,想那滚烫的岁月”,诗歌中能听到“贝多芬”的音乐被玛丽莲.梦露“红唇”唱的那么动听,而且“肖邦的双手”在打着拍子。这样的诗歌情感能不感动着我吗?不能。在聂鲁达的诗歌中,“古老的文字组成华丽的篇章”,“在我的祖国”已成“传奇”。这样一位写出美丽诗篇的智利诗人,我能不顶礼膜拜吗?“站在你的床头”,仿佛听见你在“呼吸”,那美丽“裸体”,已经凝成“晶”玉,你的气息,你的形象,已经让“我的灵魂嚣张”,我爱你,我敬慕你,已经到了爱你的“鸭舌帽与硕大的鼻子”。知道吗诗人聂鲁达,我对你的崇拜,都是你精湛的诗艺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影响的我呀!
2024.10.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