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车(知青·短篇小说)
文/魏少华 诵/梦锁清秋
第一章
快过年了,当知青后回家过春节还是第一次,特地筹办了一些过年货: 十斤糯米,生产队分的;5斤干面,用白米换的;一袋罗卜干、一袋红苕干,乡亲们送的;一袋鲫魚干,自已钓来晾晒的;一块腊肉,去老乡家里买的;还有些自已当口粮的绿豆、碗豆等等,滿满装了一背兜,背在背上也不觉沉重,心里美滋兹的!就凭这些年货,就会让全家人高高兴兴津津乐道一个春节;就会让那个全然看不起知青的邻居心怀艳羡、说不定会惊掉他的下巴。
起了个大早,紧赶慢走三十余里山路,仅歇气两次就到了梁平县大河坝汽车站候车室。全身已是大汗淋漓,坐在长条椅上喘口气,看那墙上的挂钟,正好十一点半。
候车室门外,卖梁平柚子的商贩排了一长串,各商家将黄橙橙的抽子在地下、在台面上堆叠成金字塔形状,不停地叫卖: 正宗”金带贡柚“,口味纯甜。因金带这地方古时产柚进贡而闻名,其实他们卖力地叫卖声也不如柚子本身散发出的香味诱人。
最大号的扁平如鼓的金带贡柚,被剥去了金黄色的外壳,将里面柔软如白棉花般的内瓤也清理得干干净净,露出清晰如肱二头肌般的肉瓣,蜜甜清润的香味阵阵袭人,我们两人只花了四毛钱选了两个最大的剥皮金带抽子,剥离出肉粒咬一口,滿口喷香、甜汁透心,又解渴又充饥。每人吃完了一整个抽子,完全饱了,打个嗝都带有抽子的香甜味。
在候车室休息吃午饭是最佳地点,里面有厕所可解内急;有免费的开水供应;人少时,还可将长条椅当板床睡觉。进入候车室,我们并不是来购买汽车票的,而口袋里也根本就没有够买车票的钱。
我们每次回家,都是把这里当成了“庇护所”,根据候车室墙上的挂钟,看准午后一点钟,我们便会背起背兜快速地离开,赶往前去三里多路的大陡坡道公路旁,静候载我们回家的“专车”。
这处弯道陡坡,长达两公里多,是从县里拉载粮食回万县市区的必返之路,也是回家之路。这段路有多处弯道,又是坑坑洼洼的泥夾石路面,车速特慢。这一段路就成了万县市到梁平落户的知青们回家爬大货车免费乘车的“专享”之地,被知青们戏称为到“陡坡候车室”爬乘“专车”回家。
在这里主要是选择爬运粮车或运百货的车辆。凡是满载的运粮车,连十四、五岁的小女生也能爬进车厢里去。但是,不是所有的司机都那么好心,任随你爬车,很多司机凶巴巴的一张脸,瞪着牛卵子大的眼睛朝你大声喝吼“给我下去!再不下车,信不信老子把你连人连东西丢下车去!”这种情况下也只好下车,等机会更爬第二辆,第三辆。如果运气不好,一连几天数次爬车也遇不上一个顺便“免费”捎带你回家的司机。
我们今天的策略是,选择带拖斗的运粮大货车,在汽车拐弯时,从司机的视觉盲区爬上拖斗。
但是白白等了两个多小时,一辆运粮食的货车也没有,倒是过了几辆敝蓬的运竹、木的货车,竹木都用绳子捆在货厢上堆码如山,根本无法载人。而运粮车,货厢内空间大,三面都有帆布车蓬,能挡风遮雨,躺在装粮食的麻布口袋上硬软适度如绷子床,睡一觉就到家了,多么惬意哟!
天空开始飘洒雨丝,山风像毛刺一样钻进汗湿的背脊,感觉到隆冬的阵阵透骨凉寒。我们俩还不得不脱下外衣罩在背兜上,虽然浑身有些瑟瑟发抖,但如果淋湿了背兜里的粮食,那将是前功尽弃。
一位公路道班回家路过的老乡,知道我们的处境后告诉我们: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敬灶王菩萨的吉日,运粮车上午就过完了,你们算是白等了。我俩虽很懊恼,但想到赶不上车还可返回候车室去睡长条椅过夜,心中就多了一分安慰。(待读)
2024.10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魏少华,铁路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和看书,好运动和涂鸦,也喜欢写几句顺口溜自娱。
主编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联墨双修副总编;《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今日头条》认证编辑。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2022年10月荣获国际中文朗诵《金梅花奖》三等奖,有百余篇散文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三千余首;配音秀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