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构之地:欲与育的倒影
人类的特质是会虚构,活在种种叙事编织的观念世界之中。
而女性的可悲之处就在于,在近几千年的时光里,很少有机会参与叙事,或叙事被无视、同化、掩埋。
对比一下两种叙事:
“嫘祖和听訞是双生子,都在人类的部族长大,也都选了部落中最富智慧的勇士作为孩子的父亲。”(顾适《弑神记》)
“黄帝妻雷[嫘]祖,生昌义。”(《山海经》)
繁殖后代的客观自然事件,由于人类的不同叙述,就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意义”。这意义是“虚”,却能作用于“实”,乃至决定人类的生死存亡。无数先天健康强壮的女婴,无论在哪个物种都是不会被放弃的后代,却只因无法在“高辛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史记·五帝本纪》)的叙事系统里找到位置,就被生生扼杀。
因此,参与叙事,就是参与意义之网的编织,这是人类所能体验的最具神性的事情。本书作者顾适如此热爱写作,除了“有必要书写我认识的女性”的使命感,或许也是因为被“讲故事”的神性所吸引吧。
《2181序曲》虚构出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有人物访谈、新闻报道、法律诉讼、论文引用,还有各种立场的冲突融合,颇具厚重感。而这段“历史”中的每一段史料,主角配角都是女性。有人说,读本文你能瞬间体会到男性读历史时的快乐,此言得之。
《弑神记》对《山海经》神话做了“故事新编”,隐喻很丰富:不同性别只是神的诸相之一,而神倾向于以女身示人;光明和黑暗在神身上是一体的;生育是神的力量,但也让神衰弱;人道不如天道,充满荒谬可笑的自以为是;力与美的结合,生出了混沌……
其他诸篇质量也很高,且尝试了不同的题材和风格,有对气候变化的关切,有对996的幽默调侃,有悬疑神反转,有颇具“京味”的市井气息。最值得一夸的是,工科出身的作者非常严谨,没有任何让人出戏的逻辑漏洞,这让intp读起来很舒心。
大多数优点,别的书评都已提及,我不再赘言。本文且谈一点个人化的感受——顾适小对女性“欲”与“育”的书写,很有意味。
首先别误会,这个“欲”指的不是情欲。文学史上,对女人的欲望最初是避而不谈,后来开始书写情欲和物欲,但哪怕是明清男性文人也很清楚他们笔下贪财好货的女子是因为在其他方面无可作为,才以此作为生命力唯一的出口。一个自然的人类,应该有权力欲、创造欲、破坏欲、表达欲、交际欲,而这一切的融合,当是王小波《黄金时代》的名句:“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女作者似乎很少书写这样的文字,大概是因为女性长期处于权力结构的下层,从自我的存在中感觉到的更多是痛苦,甚至连痛苦也渐渐麻木。因此,像张爱玲《天才梦》和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这种带着一股“自喜”味道的作品,直到今日都少见,更别提有哪个女人敢像尼采那样嚎叫“我是太阳”,像郭沫若那样大喊“我的我要爆了”——哎,真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其实,深入研究此种生命欲望的,反倒是一位女性学者,安·兰德。可惜,她的名作《源泉》,还是在借男性角色在表达自己的理念。所以,当我在顾适笔下看到安·兰德式的女性人物时,真是眼前一亮,觉得等待已久。
在顾适较早的《嵌合体》中(收录于《莫比乌斯时空》),就塑造了一个很特别的女科学家形象。她聪明、有个性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她有一种想要把人生过成传奇的追求。连同意用自己的技术来救治孩子,也是因为这件事太富有传奇性。I don’t wanna be successful, I wanna be legendary. 作为传奇的女人,有巨大的ego,也有巨大的能力。她看似一意孤行地走着自己的路,却客观上改变了全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弑神记》或许是更博大、更成熟的《嵌合体》。天帝既是太阳神也是月神,她的身上即嵌合了黑暗与光明、冷酷和慈爱、创生与杀戮,不消说,她的意志更是具有主宰万物的力量(除了美和注定的命运无法掌控)。但不同于男作者抒发自我时恨不得天狗吞日的狂躁,顾适的女主们在强大的自我背后更多是沉静、温柔,自我中心的科学家守护着自己的孩子和人类文明,而天帝更是以一种最周全的方式把世界留给了人类,哪怕他们愚蠢、荒谬,让她不时嘲笑。
我觉得,正是在这种对女性健全生命“欲”的认知上,才可能写出健康、丰富的对“育”的思考。生育,除了是自我牺牲,更重要的是自我复制、自我传承。人类社会狡猾地把两者分割开来,一方面极力赞颂(合理化)母亲的自我牺牲,一方面却把自我复制变成了父亲的特权,只听说克绍箕裘,却不曾听说克肖乃母;只听说父亲嫌弃儿子“不类我”,却从不闻母亲对不像自己的孩子是什么看法。母亲,沦为了父子之间的复印机。然而,一旦代入有着正常生命欲望的女人,她们对育的感受,就迥然不同了——
她把生育当作神的力量。她是否使用这个力量,要全面考虑、慎重决定;她担忧生育带来的虚弱,但那不会比战士担忧负伤更多,更不会因受到剥削压迫而产生“当女人就是要受苦/吃亏”的痛苦自厌心理;她为生出不能传承自己能力的孩子而感到挫败,要一次次尝试选择更好的配偶;当某个孩子威胁到她的自我,她会选择放弃它。
如此健康的观念,在习惯了病态的世界里,反倒显得难能可贵。或许,女性主义不是多复杂的东西,作家勇敢直视自己的生命欲望,观照了“我”,就写好了“女”。
进而言之,在科幻普遍表现人性异化、阴郁未来的当下,有这样一部充满生命活力的小说集,也是给人希望的。
讲述吧,讲自己的故事,讲她们的故事。我们终将抵达虚构之地。
(来源:豆瓣 作者:Chaos )

《2181序曲》目录页
《2181序曲》是2024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顾适。
内容简介
本书为科幻作家顾适全新幻想短篇集,共收录八篇中短篇科幻作品,其中包括雨果奖入围作品《〈2181序曲〉再版导言》。
《〈2181序曲〉再版导言》
提名“2024年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2024 Hugo Award Best Novelette Finalist)
第十二届华语科幻星云奖·2020年度短篇小说金奖
2023年首届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最佳短篇奖
16个角色全员女性,写尽冬眠时代群像——冬眠的人,是否还有经济权利?婚姻是否存续?是否还应尽抚养义务?抛下一切前往未来是否是一种逃避?而那些无法冬眠被“剩下”的人,他们又该怎么办?
《择城》
第二届科幻星球奖·最佳科幻短篇小说冠军
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2023年度短篇小说
洪水降临,人工智能逃生系统本该带她逃生,却自作主张去救其他人。AI如何判断优先救谁?随着她展开调查,一场算法和人性的较量浮出水面。
《弑神记》(奇幻新作)
这个世界,神没有性别,妖也没有。天帝爱上了来杀自己的狐妖,他们不断转变性别、相爱相杀,终于在这个过程中理解了彼此。
《魔镜算法》(关注人口老龄化、对“孤独”的重新定义)
佩戴上能分析他人微表情含义的“魔镜”后,人与人的关系会更近还是更远呢?看起来孤独邋遢性情暴戾的糟老头,却有着世俗意义上健全的家庭;真正的“孤独”从何而来?

作者简介
顾适:科幻作家,高级城市规划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11年起在《科幻世界》《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杂志上发表科幻小说30余万字,已出版个人合集《莫比乌斯时空》。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科幻星球奖文学奖、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等重要科幻奖项,作品《<2181序曲>再版导言》入围2024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2024 Hugo Award Best Novelette Finalist)。多篇作品被译为英、意、德、西、日、韩、俄等多种语言。

“我有责任去书写我所见到的女性。”
雨果奖入围作家 顾适 最新短篇集
《2181序曲》
女性视角 x 未来洞见 x 重述神话
戴锦华|宋明炜|李广益|曹斐
联袂推荐

最终封面效果
穿越未来:《2181序曲》带你领略不一样的科幻世界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未来从未如此触手可及。你是否曾想象过,当人类文明不断突破科技极限时,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当人工智能接管我们的日常、当我们踏足星际、当虚拟现实成为真实世界的延伸,我们又会以怎样的姿态去迎接这些可能的未来?科幻作家顾适的新作《2181序曲》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充满惊奇与可能的未来世界。
《2181序曲》:超越科幻与现实边界的魅力
《2181序曲》收录了八篇中短篇科幻作品,涉及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人类冬眠、虚拟现实等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名词。顾适用她奇妙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这些概念融入故事中,赋予它们超越科幻与现实边界的魅力。在这本书中,“女性”是绝对的主角,她们性格各异,充满力量。顾适有意识地塑造多样化的女性角色,试图展望更加平等的性别观以及可能的积极未来。
探讨未来的可能性
10月26日下午,在方所北京店,一场关于《2181序曲》的图书分享会即将举行。届时,科幻作家顾适、作家文珍,以及媒体人王思臻将一起探讨那些充满惊奇与可能的未来世界。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学的盛宴,更是一次对未来世界的深度思考。无论你是科幻迷,还是对未来充满好奇的人,都不容错过这次机会。
从《218宜序曲》看未来世界
《2181序曲》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深刻思考。例如,《<2181序曲>再版导言》探讨了冬眠时代的人类社会问题,16个角色全员女性,写尽冬眠时代的群像。而《择城》则通过洪水降临的情境,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危机时刻的选择,引发了算法与人性的较量。这些故事不仅引人入胜,还让人深思。
未来世界的多元视角
顾适的作品不仅仅关注科技的发展,更注重对人性和社会结构的探讨。她的故事中,女性角色不再是被动的存在,而是主动参与和塑造未来的力量。这种多元化的视角,让读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未来世界的可能性。无论是对未来科技的畅想,还是对性别平等的探讨,顾适的作品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书名处细节

护封及腰封展开图
未来已来:顾适谈《2181序曲》中的女性与科技
在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未来从未如此触手可及。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科技概念正不断融入我们的生活,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想象。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幻作家顾适即将在北京方所举办的《2181序曲》图书分享会,带领大家探索她笔下构建的未来世界。
顾适的最新作品《2181序曲》通过八个短篇故事,描绘了一个充满想象与现实交织的未来。作品主题围绕人工智能与女性角色展开,构造出一个在冬眠时代,女性于科技与社会中寻找自我位置的复杂情境。这不仅让我们思考科技带来的便利,也引发对性别平等的深层反思。
在这其中,顾适特别强调了女性角色的多样性,试图破除传统观念,将女性塑造成强大的存在。她的笔下,女性不再是单一的附属角色,而是各具特色、充满力量的主人公。比如在《<2181序曲>再版导言》中,16个全员女性的角色共同面对社会变迁,探讨婚姻、经济权利等现实问题,挑战了传统的性别与权力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提到的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成为了推动情节发展的核心元素。例如,《择城》中的AI逃生系统在洪水来袭时,面临着先救谁的问题,这引发了关于伦理和算法判断的深刻思考。当技术与人性相碰撞,AI的决策将令人重新审视技术的价值与责任。
活动日程定于10月26日下午,顾适与作家文珍及媒体人王思臻将围绕未来的科技与社会展开讨论。他们将不仅仅是书籍的分享,更多的是对未来可能性的展望,以及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应如何定位自我。参与者们将有机会直面这些深刻命题,思考如何在快速变迁的时代中找到自我与科技的和谐共生点。
科幻作品常常是对未来的预演,而顾适的《2181序曲》正是这样一个有益的尝试。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探讨出如何在未来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与人性关怀,成为当代社会值得深思的重要议题。
当我们面对着兴起的先进科技与复杂的社会挑战,掌握AI技术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这个世界。无论你身处何地,使用如搜狐简单AI这样的工具,能够令工作与创作变得更加高效。这个全能型的AI创作助手,除了提供AI绘画、文生图等功能外,还能一键生成创意图片和文案,极大提升创作效率。
此时此刻,未来已经在我们眼前展开,待我们去探索与接受。我们可以预见,一个包含多样性与创新的未来正等待着我们去共同书写。希望大家能够在书籍分享会中找到启发,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充分利用好AI工具,提升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质量。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走向未来,勇敢追逐那些充满可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