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沉吟
文/李建州(甘肃)
没有秋天所催生不了的情愫,宛若自然的阴晴圆缺一般,亦如人生的悲欢离合之状,那恰是情感世界中的悲喜迭替。
——题记
云翳轻逸,如薄纱一层,似晴非晴,似阴非阴,却怎么也遮掩不住那一轮圆月的灼灼光泽。月光悄然穿透云层,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这黑夜恰似历史长河中沉淀的诗词歌赋,隐匿着岁月的厚重,悄然唤起心底那一抹淡淡的思念。
天上人间,灯火交相辉映。昏黄的灯光,在夜色中悠悠摇曳,仿若一位孤独的守望者,执着而坚定。暗黑的角落,幽深至极,宛如神秘的秘境。在这静谧的秋夜,思绪恰似雨后秋叶,随风轻轻飘摇,又寂静无声。沉浸于回忆的浩渺海洋,那抹忧伤,分明是深秋冰凉的雨滴,轻柔地拍打着心房,抚慰着每一寸独酌的寂寞。在这悠长的秋夜,时光放慢了脚步,让沉思者在思索中细细品味过往,在斑驳的月色下,寻觅那曾经熟悉的温暖。
凋零的叶,在风中肆意翻飞,似是难以忍受这无情的别离,缓缓向湿润的大地飘落,又似在深情地挥手吻别那阴冷的低空。每一片落叶,都仿佛承载着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一段关于生命轮回的无奈诉说。乍晴后雨,淅淅沥沥,在这悠长的秋夜,落叶与雨滴相伴,轻舞着生命的最后华章。
曾经淘气的孩童,早已遗失了夏日玩过的石头。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如匆匆流水般一去不返,留下的唯有回忆中那难以抹去的纯真,在这秋的世界里,迷茫而彷徨。荒芜与深沉笼罩着大地,让人已难以辨清折返的路径。生命之旅,没有返程;人生之程,没有驿站。那曾经的欢乐与纯真,仿佛被这秋雨洗去,前无明径,后无来路。
那声声高亢的秋歌,从遥远的北方呼啸而来,带着豪迈与苍凉。在这秋夜的深邃中,高飞的鸿雁似乎成了寂寞的使者,吟唱着属于这个季节特有的旋律,如同命运交响曲中跳跃的音符,勾起了心中那一丝对远方的无尽向往。
红嘴雁呀,莫要飞回芦苇荡。待我整理这一地的繁杂思绪,将那纷繁的情愫一一梳理。希冀能捎寄一笺文字,寄托于卿,远走高飞,带着我的梦想与希望,在温暖的南都,抒写相思的绵绵语絮。遥望那南方的星空,颗颗繁星闪烁,如同希望的灯火,照亮着前行的道路。心中那份牵挂,亦如这秋夜的雨,绵延不绝。愿时光的指针,缓缓抚平岁月的印痕,让曾经一段江南的萍水相逢,在数年之后还能在彼此的思念中相依相偎。
满树的枝丫,光秃地挺立,挂不住倾诉者满腹的偈语。而那倾听者,曾是热情似火的少女,如今却在岁月的洗礼下,变得沉默寡言,内心深处藏着无尽的心语。秋夜守护不住逝去的温度,回忆也温暖不了心灵的过往。时光的河流,带走了热烈,静谧的秋夜,孤独成了唯一的伴侣。触摸着时光的脉络,摊晾诸多尘封的琐记,倘若时光学会穿越,我定会在异域的春天里,与伊人共租一把耒耜,躬身耕耘,悠然望见南山。
相思如雨,思念如藤。雨依旧,风仍存,藤蔓缠绕,爬上心墙,那一抹晨光,可否将我挂上晶莹霜凌的思念,点点融落?
作者简介:李建州,甘肃合水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协会员,高级教师。发表作品四百余篇,散见于《未来导报》《读友报》《甘肃工人报》及地方期刊杂志,部分作品发表于中国作家网、都市头条、书香神州、陇东黄土地文学、塞北文学、兰苑文学、九州作家、西部风微刊、蒙东作家等网络平台,2017年8月参与合水县县委、政府组织的《合水旅游概览》一书编辑,并担任副主编,2018年8月承担合水县县委、政府组织的《合水八大文化》之《秦直道文化》部分编写任务。2017年出版散文集《生命的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