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龙年霜降
一叶知秋草木衰,
甲辰霜降十月来。
秋霜浸染秋告白,
昼夜温差冬徘徊。
疏松冰晶梨花开,
草木黄落春再来。
豺乃祭兽备寒载,
蜇虫咸俯洞藏在。
秋收冬藏有依赖,
万物生灵有未来。
甲辰霜降望丰年,
春夏秋冬四季菜。
科学技术硕果开,
神州大地春常在。
2024年10月23日于锡林浩特
这首诗以甲辰龙年的霜降节气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来反映季节更替,并寄托了对未来丰收和科技进步的美好祝愿。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要赏析:
首句“一叶知秋草木衰”,直接点出了秋天的特点,即随着一片叶子的落下,人们便能感知到整个自然界从盛夏走向了秋季,草木开始逐渐凋零。
接下来,“甲辰霜降十月来”交代了具体的时令,说明现在是农历十月,正值霜降时节。
“秋霜浸染秋告白,昼夜温差冬徘徊。”这两句形象地描述了霜降时分的气候特征:夜晚气温骤降,早晨地面覆盖了一层薄霜,而日间的温度则相对较高,这种明显的温差预示着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疏松冰晶梨花开,草木黄落春再来。”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凝结在植物上的霜花比作梨花绽放,同时表达了即使草木枯萎,春天终将再次来临的生命循环之美。
随后的几句“豺乃祭兽备寒载,蜇虫咸俯洞藏在。秋收冬藏有依赖,万物生灵有未来。”引用了古代对于霜降时节动物行为变化的传统说法,如豺狼捕猎准备过冬的食物,以及昆虫进入休眠状态。这些都体现了大自然中的生命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所做出的生存策略,同时也象征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最后两联“甲辰霜降望丰年,春夏秋冬四季菜。科学技术硕果开,神州大地春常在。”则是对现代生活的赞美,表达了即便是在寒冷的霜降时节,人们依然可以通过科技的力量实现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保证一年四季都有丰富的食物供应。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于国家持续繁荣发展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歌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还融入了对社会进步和个人生活的深刻思考。
主播铁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