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一犁秋垄处,此情唯有凉风知

摄影 赵霜洗
【编者按】
秋收过后垄田宽,
播种牛耕入眼帘。
稻穗金黄曾有韵,
黑泥翻卷盼丰年。
这幅《秋后牛耕图》照片,是摄影家赵霜洗先生早年作品。一田一牛一犁一人一秋阳,农人扶犁扬鞭,叱牛秋播,携带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呈现上世纪农民秋收后牛耕和秋播的场景。此情此景,如今现实中很少可见。虽如此,今见旧图,仍引人怀念、思索与回味。新洲诗人们诗情泉涌,拈字赋诗,佳作频出,现将这些诗歌作品编辑刊发,以飨读者。(王腊波)
【读图入诗阵者】王腊波(4首) 李少华( 2 首) 严辉文(2首) 张彩雯(2首) 小昭君( 2 首) 程刚齐(3首) 江冬生(1首) 梅四平(10首) 张 英(2首) 王半壶(2首) 陈满红( 2 首) 汪义丽(1首) 刘和平(1首)(按收稿先后顺序排列)

秋 后
文/王腊波
一牛一犁一人一影
他慢腾腾地,犁田
他犁的田,前人犁过吗
前人的田,开垦前是一片荒原吗
荒原前,是一处战场吗
如果他犁的时候
正好犁出一片瓦砾
犁出一截剑鞘
这瓦砾是哪个先人的遗物
这剑鞘主人是哪个朝代的英雄
他犁的田
地面已看不到先民和将军身影
看到的,只是辽阔田野
牛犁过处,泥土翻动
他翻出先人踩过的足迹
他一脚一脚跟上这些足迹
把自己的足迹重叠了上去
2024年10月17日

黄土
文/王腊波
去年秋天我见你犁田
今天是掠过我眼中的一幅画
我在故土百里外看你
大地上全是秋收后的黄土
你说过爱土地,我跟你说过
那土饿了,那地瘦了,那黄土会埋你
你的犁呢?牛呢?不要抹眼泪
这块田的那头竖着好几座坟头
2024年10月18日

犁 铧
文/王腊波
犁铧尖利
梯田像子孙辈分向下排列
父亲踩着牛蹄慢走
这一切有秋风
的金黄涂抹过
父亲与牛的脚步声
在一锅糜子面馒头上得到回响
糜子面馒头蘸了秋风
午后的牛耕在任何时代
都像一场午睡
牛鞭假寐,停在半空
牛鞭的轻鼾,让季节慢走
但村庄的真正玄秘在于,假寐醒了
犁铧切入泥土的力量有多沉重
糜子面的味道就有多沉重
2024年10月22日

牛拉父亲走
文/王腊波
牛拉着父亲向前走
田埂随之向前走
田里的电线杆在转身
身边的秋风,跟着走
远处的村庄,不得不向前走
天上的太阳,走累了
大口喘气,喷了一地金黄
等牛走到地头
父亲的一生也走到了头
2024年10月22日

秋 后
文/李少华
向上开花的,向下生根的
经不住秋风来回几番收割
苍凉和阳光散落一地
仓廪收纳了果实
也收纳了喧嚣和繁华
低矮了一截的田野
更抵近蚯蚓的灵魂
一切归于宁静
种子即将冬眠
犁铧循着箴言
蜿蜒而来,绵亘渐远
秋在刻画冬的模样
农人在刻画
孩子的
模样
2024年10月18日

吃饭了
文/李少华
完成了又一季收割
横跨稻田,回家的路并不远
母亲端上来的
大多时,饭就是菜,菜就是饭
桌子上两个人头埋进碗里
父亲往一边扒米粒′
我往一边扒老南瓜
扒在一边的
米粒到我碗里
老南瓜到父亲碗里
而母亲的碗在黑黝黝的厨房
甚至没有发出一点响声
稀薄的阳光照进草屋
挑食的筷子紧紧偎在一起
2024年10月20日

犁田原理
文/严辉文
更远的时候
事情一定是这样的
人们握着树枝
从地球上颤巍巍站立起来
不知历经几世几劫
终于发明了犁
实现了肉、木、土地
与铁的连接
终老我才会想起
父亲扶犁斜切入土的角度上
诞生过最恒久的原理
金木水火土……
2024年10月17日

画面之外
文/严辉文
画面之外不是黑暗
也不是空无的溢出。
牛的同伙们懒洋洋地
衰老或者繁殖
更多的土地朝向天空
摇曳低微的生命
蓝色的小河甩掉古老的生活
访问异乡
丰收和饥馑的年轮交替奔跑。
画面之外,仍是太阳底下伟大的日常。
多余的人和铁,摞成历史
地球的卫星时或闪耀。
2024年10月18日

父亲的犁
文/张彩雯
一人一牛一地
这画面那么遥远
却又这么熟悉
画面一直存在记忆里
夕阳拉长了父亲的影子
也染红了父亲耕好的土地
深浅不一的犁耕线
说明父亲扶犁的技术
远不如乡亲
毕竟挥鞭的手
多半时候拿的是教鞭
如今
父亲的犁早已退休
父亲也早不是那个
半农半师的半边户了
2024年10月17日

画面之外——父亲的鞭子
文/张彩雯
画面之外
是我拖着羸弱的身体
在镇上的教室里挑灯夜读
父亲抽打耕牛的鞭子
同时抽打着我
他试图用这条鞭子
将我赶出那片枯黄的土地
我跃出农门的理想
掺和了父母太多的汗水
我象那头终日无休的牛
不停地负重前行
有一天终于轰然地倒地时
我的世界也瞬间倾覆
是父亲扶起了我
他用一只手将我托举
另一只手上的鞭子
依旧高高扬起
那摔鞭的声响依然洪亮无比
2024年10月17日

画 圆
文/小昭君
以秋天为半径
在方田里画圆
执拗的人以直线的方式完成圆形的一生
像一棵挺拔的树
年复一年印刻出一圈圈年轮
每天都在努力圆梦
劳作后的父亲们围坐一圈
总结他们的人生
从母亲的肚子到另一个母亲的肚子
人从人肚子出来
牛从牛肚子出来
犁从犁肚子出来
一切归圆
2024年10月17日

大地之恋
文/小昭君
金色是秋天最醒目的底色
蕴藏着荣耀的秘密
犁耕的曲线丰腴又感性
饱满的心跳青春永无荒原
和多情的土壤相爱
沉甸甸的海誓山盟
直到地老天荒
2024年10月18日

午 后
文/程刚齐
午后,阳光歪过来
我们扛起犁铧,光脚
趟过层层田埂
大雪会来,春天也会来。此刻,
竹蓝里滚烫,茶水正温
老收音机播放《牛郎织女》
西风从银河系抽出往事
你还会找准春天的切口
我还在田埂陪你
菜花最好浪一样开
2024年10月17日

哦,父亲母亲
文/程刚齐
始终被轭头套牢的日子
有无数山丘堵塞寒门,大地远离天空
生活缠住腿
四月,秧插过;七月,秧插过
秋到头,我们的粮仓仍一无所有
哦,父亲母亲,请不要这样羞愧
老牛也还能哼哧哼哧
犁铧仍能从泥土里杀过
故乡不远,却始终压在心头
有万吨辽阔
2024年10月17日

父亲的光学原理
文/程刚齐
父亲扶犁站在莽原上
莽原就一片金黄
刚收过的稻子也金黄
土地红与植物绿或可合成这种黄
但父亲明显不是
他应该用远祖与土地熬出的红
以及他收养的漫山遍野的绿
可是,原野现在是空的,金黄的空
父亲站在那里,阳光就站在那里
阳光金黄:可分解灶膛红,井壁绿
他行走起来,在水深火热里
既不能成为光,也不能杀死光
但光追着他,他紧握扶手无法奔逃
哎!他完全沦陷在这该死的日子里
看起来还浑身发光
2024年10月20日

父亲与犁
文/江冬生
扬了一辈子的鞭
脚步,忽左忽右地蹒跚
每一声吆喝
奋蹄的牛,就拉紧了轭
土地翻出黑色的思想
终究解不开,犁铧与土块的方程式
春时洒汗水,秋后收荒年
父亲扶犁的身影
在秋风中摇曳
像稻穗一样摇着躬卑
2024年10月17日

中国黄
文/梅四平
黄土地
黄皮肤
还有老黄牛,发出
先民厚重的喘息
从炎帝黄帝
到黄土高原
黄山、黄河
染黄皇帝的龙袍
史记和资治通鉴
书写历史黄页
五千年农耕图腾
黄稻田
黄麦浪
还有父亲不够金黄的牙齿
构成大美中国黄
2024年10月17日

梯 田
文/梅四平
梯田层层叠叠
把我的年龄
一岁一岁
叠到老年
春种的作物
少年的遥望
都已收割
一阵秋风
吹过梯田
黄了阳光
白了头发
家乡的梯田
如螺旋
时时在心中盘旋
2024年10月17日

观《秋后牛耕图》随想
文/梅四平
一、卧龙
你是南阳卧龙先生
一千八百年后
躬耕于我眼前金黄的图上
二、犁具
犁是你的凶器
你对土地行凶,土地
不言不语,为你育苗
三、足迹
你写一部自传
一张黄色土纸上
每一个足迹,都是书写的文字
四、翻找
你在翻找什么
低着头,破开土
是袓祖辈辈的期望
五、长鞭
你长鞭一挥
驱赶太阳
从地东头赶到地西头
六、大姐
身旁那位大姐
为来陪你
递给你一片白云擦汗
七、村庄
光影如此亲切
看到你,就看到
童年的村庄
八、黄金
这幅画金黄金黄
再过百年,将成为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黄金
2024年10月19日

秋 后
文/张 英
金黄
是秋天最高贵的底色
虚化了很多秘密
被犁耕得忐忑又坚定的曲线
是不是你密而不宣的
心跳的样子
在这静谧的午后
只愿意,对我一个人
窃窃私语
2024年10月17日

回 望
文/张 英
悲伤无需昭告天下
你只顾低头犁耕
老牛是你的依傍
春种秋收
你不断翻起
又不断踩实的
是你对土地的希望与
失望
我无法赞美
土地被犁耕后才有的曲线的美丽
我想和着你的心跳
问,我该如何
回望
你的悲伤
2024年10月20日

土地、铁犁与牛
文/王半壶
看着图
我突然想起苏格拉底的麦田
想到温特*刚刚调出了麦色的黄
周易说“金生于土”
铁的物质却撕破了土
又与火一样的秋相生相克
一头牛,一个人,一把铁犁
一张纸,一支笔,一颗种子
相克相生
* 温特 英国画家,代表作《麦田》 113x163.8cm 布油彩

刍 狗
文/王半壶
阳光是“潘多拉”
他把他的盒子每天打开一次
像是在展开一幅画
黄牛和铁犁踩着彼此的影子
农夫紧跟其后,无法懈怠
麦子和豆子还没来得及播种
铁犁首先就把自己种进了土壤里
日头在当午步步紧逼
刍狗们扶老,携幼
只能各自播下各自的种
待来年再生长出
一幅《黄牛,铁犁和农夫》图
黄土地,黑土地
默默撕开新的伤口
2024年10月21日

看《秋后牛耕图》想起《活着》里的福贵
文/陈满红
送走了父母
送走了儿子
送走了妻子
送走了女儿
送走了女婿
送走了8岁的外孙
直到在集市上
倾尽所有
买下一头将死的老牛
命名"福贵"
才刹住了厄运的齿轮
没能留住亲人的性命
却留住了一头牛的命
一把犁 一头牛 一个人 一方地
排列组合出
一串千年不变的生存密码
两个苦命的福贵
终于活成了两个老不死
2024年10月18日

秋后算账
文/陈满红
是耕耘大于收获
还是收获大于耕耘
算来算去
从前的结果
总会八九不离十地
等于脚踏实地的生活
而今
农耕年华的记忆淡去
金色的滤镜褪色后
犁铧走进了废品站
耕牛也走进了屠宰场
有些账不忍细算
但还是要好好地算一算
比如 满目被辜负的土地
荒芜的心灵 以及
扶犁人的命运
2024年10月18日

犁铧说
文/汪义丽
犁铧说,我怎辛苦又悲伤
太阳说,我给你温暖
大地说,我披上金黄抚慰亲人
草帽说,我想止住汗水
牛说,我更勤劳
收成说,我怎么没跟上
父亲说
我听不见
2024年10月21日

梯田滋养了我们
文/刘和平
深秋的阳光洒在男耕女播的梯田
不见秋风摇舞金色的稻浪
也不见弯腰弓背收割时,父辈汗湿衣衫
秋稻已在肩挑背扛中归仓
那男耕者如我爹,女播者像我娘
在秋天,他们也象春天播种希望
那辈父母二十余年在责任田精耕细作
供子女吃饱穿暖,供念小学中学乃至大学
他们就有达成所愿的满足
可现在,放目四野
梯田去哪儿了
田间耕作的父母还有子女们呢
2024年10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