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访谈》暨弘华书画院一行走进美丽的松原、古朴的扶余之三
作者:青波 编辑:李诗音
(接昨天)此次我的公众平台《青波访谈》暨吉林省弘华书画院一行7人,从省城长春驱车来到美丽的松原、古朴的扶余市,这是继今年3月9日松原、扶余之行后,再次来到这里,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考察访问、学习交流、现场笔会、深化友谊、促进合作等。
我和我的团队一行7人前往,他们分别是弘华书画院常务院长、长春市交通局原局长、著名书法家邵永全;弘华书画院常务执行院长、吉林省老研会副会长、著名书画家石瑞臣;弘华书画院艺术顾问、德惠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画家张德君;弘华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长春市市直机关书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晏明华;弘华书画院副院长、吉林省水文局纪检原副书记、著名书法家刘永新,弘华书画院副院长、长影原宣传部长(工会主席)、著名书法家李迎春6位书画艺术家。
此次前往,我们一行主要是走进扶余市这座古老的小城市。如前所述,扶余市位于吉林省北部、松原市东北部,地处嫩江、松花江的冲击平原上,总面积4658平方千米。扶余市下辖5个街道、12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另辖2个乡级单位,共有383个行政村。
从历史沿革上看,扶余市因是古代夫余国的发源地而得名。夫余国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494年的扶余人政权,前期王城在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扶余县于民国三年(1914年)设立,1992年改为松原市扶余区,2013年撤县设市。
扶余这座古称泗沘的小城,曾是百济国的国都遗址。在唐朝苏定方灭亡百济后,这里设立了熊津都督府,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据有关资料介绍,漫步在扶余的街头,你会发现这座城市小巧而精致。各景点间距离不远,步行即可轻松到达。从市场到教堂,从明伦堂到郡县衙门遗址,每一处都充满了历史的韵味。
叙述到这里,我们不妨在此再介绍一下松原市的基本情况。
松原市,别称“伯都讷、新城”,是吉林省辖地级市,吉林省西部中心城市、国家能源战略基地、东北冰雪旅游名城、吉林向西开放门户城市。全市下辖1个区、2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幅员面积2.2万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宁江区、前郭县)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据了解,截至2022年,松原市常住人口216.07万人,城镇常住人口103.56万人,城镇化率47.93%。市人民政府驻宁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