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运,边国玺校长把“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三标课堂”引进了学校,创始人孟国泰先生亲临课堂指导。在聆听孟先生“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三标课堂”的观念时,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做中学,教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三标课堂”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领悟。课堂上,我践行着“做中学,教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对子、小组帮扶、角色扮演、实地观察等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语文的魅力。我发现学生们亲身参与到活动中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探索、发现、理解和运用知识。
记得那堂课“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学生们自行设计、自行安排、自行组织、自行展示,惊艳了我。课堂的本真应该是这样的,这课堂哪有打盹瞌睡的?哪有袖手做观众的?他们全部就是课堂的主人,就连“潜能生”的表达也不再吭巴,孩子们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看得出那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我在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从个体出发新教育”使我们更加了解个体,帮助个体,再通过“做中学,教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不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吗?这怎能不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呢?
“三标课堂”之“做中学,教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让我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伙伴,我和学生一起探索,一起发现,一起成长。“三标课堂”让我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我们师生关系也更加亲密。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在“三标课堂”上坚持贯彻“做中学,教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学生一起探索语文的奥秘,共同成长。同时,我也会将“三标课堂”于生活中实践起来,在实践中完善升华。
感恩孟先生的一路引领和督促,他对教育的那种情怀像号角唤醒了我,点燃了我投身教育的激情。再一次轻轻地道一声谢谢!
作者:赵建英(实达中学大先生)
责编:华新